五年级科学复习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54164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复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复习题一、填空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同时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变)。2、观察物体的沉浮有两种方法:(把物体放在水面)和(把物体放在水底)。3、潜艇是根据(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理制造的。4、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5、铁块在水中是下沉的,钢铁造的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因为轮船(排开的水量)很大。6、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7、上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拉力);下沉的物体:浮力=(重力-拉力)8、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9、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

2、,应用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10、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11、不知名的液体(不能)随便尝。12、死海是一个含盐量很高的(咸水湖),不是海。13、铜砝码能够在(水银)中上浮。14、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船身将会(上浮)。15、热是一种(能量)。16、冷水加热变成热水后,(体积)变大,(重量)不变,所以能够上浮。17、使用天平时,应在(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18、空气的热胀冷缩要比水更(明显)。19、(锑)和(铋)两种金属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它们是冷胀热缩的。(锑)曾被用在印刷上。20、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不是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例如水在(4)以

3、下时具有冷胀热缩的性质。2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2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23、不同的金属导热性能不同,下面三种金属导热性能的排序是:铜、铝、钢。24、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水也是热的(不良)导体。25、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2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27、钟表是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的,钟表上的(秒针)每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28、如果用走路的方法来计时,迈的步子越(均匀),计时越准确。29、人在做不同的事情时感觉时间的快慢(不同

4、),在做快乐的事的时候感觉(时间快),在做不爱做的事情的时候,感觉(时间慢),而实际上时间的快慢是(不变)的。30、古时候,人们把(太阳升起)作为白天的开始,把(太阳落山)作为白天的结束。(太阳落山)也是夜晚的开始,(太阳升起)也是夜晚的结束。3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太阳)来计时。32、(昼夜交替)自然而然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33、(古埃及)人把白天和夜晚都定为(12)个小时,一天有(24)小时。34、古人发明的利用日影长短度计时的工具是(圭表),利用日影方向变化来计时的工具是(日晷)。35、我国古代把一昼一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36、水钟在

5、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37、我国古代的水钟包括(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38、要想增加水钟的计时长度,可以减慢(流水速度),从而延长流水时间。39、(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40、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秒钟摆动(1)次。41、单摆包括(支点)、(摆绳)、(摆锤)三部分。4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动幅度)和(摆锤重量)无关。43、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4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摆长是指从(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45、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

6、。46、哥白尼是(波兰)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出版了(天体运行论)。47、(“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48、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自转周期是(24)小时。自转可以形成(昼夜交替)。49、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就相差(1)小时。50、北京属于东(八)区,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51、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

7、。公转可以形成(四季)和(极昼极夜)。52、地球在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保持不变。二、名词解释1、排开的水量: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浮力: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3、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4、热胀冷缩: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5、热传递: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不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6、热的良导体: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

8、称为热的良导体。7、热的不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8、摆的等时性:同一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相同的,这就是单摆所具有的等时性。9、摆长:是指从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10、恒星周年视差: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叫做恒星周年视差。三、举例1、获得热量的方法:(1)摩擦、(2)跑步、(3)燃烧、(4)吃东西、(5)晒太阳、(6)打球。2、热胀冷缩的应用:(1)水泥路面要做成一块一块的;(2)铁路上的每根铁轨之间都要留有一定的间隙;(3)夏天架电线,不能绷的太紧;(4)夏天车胎的气不能打太足。(5)瓶装饮料不能装太满;3、热的良

9、导体的应用:(1)锅是用铁做的;(2)暖气片是用铁做的;(3)做水的壶是铝制的;(4)炉子的外壁是铁做的;(5)电磁炉的炉面是陶瓷做的。4、热的不良导体的应用:(1)用布做衣服;(2)冬天给小树缠麻绳;(3)锅柄是木制的;(4)勺子是塑料做的;(5)热水袋是塑料做的;(6)杯子垫是木制的。5、估计一分钟有多长的方法:(1)数脉搏、(2)打节拍、(3)走路、(4)写字、(5)读书、(6)数数。6、古代的计时工具有:日晷、圭表、水钟、燃油钟、沙漏、蜡烛钟、香炷等。7、关于形成昼夜交替的四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

10、时地球自转。8、船的发展史: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轮、航空母舰。四、问答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量不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不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2、潜艇为什么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答: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3、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物体和液体的轻重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

11、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4、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它的作用是什么?答: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衣服的作用是保温,它可以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6、为什么烧开水时,水壶中的水不要装得太满?答:因为水加太满,在加热过程中,水的体积膨胀就会溢出来,容易发生危险。7、摸栏杆会感觉很凉,摸木头扶手感觉不太凉,你能解释其中的原

12、因吗?答:因为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人摸木头时,手上的热量不会很快传给木头,所以感觉不太凉。而铁是热的良导体,人摸栏杆时,铁栏杆会很快把手上的热量带走,所以感觉很凉。8、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答:(1)只能在白天使用,不能在夜晚使用;(2)阴天时无法使用;(3)准确度不够;(4)不方便,不灵活。9、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答:(1)盛水容器的形状;(2)滴水的速度10、“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1)相同点:地球是球形的。(2)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围绕太阳运动,所以它不处

13、于宇宙中心。11、傅科摆是一个摆长为60余米、摆锤重27千克的摆,你知道他的设计理由吗?答:摆绳长,摆动时间长;摆锤重,防止气流等外力对实验的影响。12、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什么?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13、四季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答: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有关。14、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答: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五、实验1、热传递的模拟实验(P39)(1)实验名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2)实验材料:铁丝、铁架台、火柴、酒精

14、灯、蜡烛。(3)实验过程: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4)实验现象:火柴从靠近酒精灯的一端依次落下来。(5)实验结论: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2、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P15)(1)实验名称: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2)实验材料:水槽、水、弹簧测力计、钩码、线(3)实验过程:先测出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再把线的一端系在钩码上,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用重力减拉力就等于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4)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3、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P19)(1)实验名称: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2)实验材料:浓盐水和清水各1杯、天平、量筒(3)实验过程:先把马铃薯放入清水中,通过排开的水量得知马铃薯的体积,取与马铃薯体积相同的浓盐水和清水,分别用天平称出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并进行比较。(4)实验现象:马铃薯比清水重,比浓盐水轻。(5)实验结论: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4、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P63)(1)实验名称:摆长与摆动快慢的关系(2)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绳、30厘米长的木条、金属圆片、秒表(3)实验过程:用细绳把木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把金属圆片固定在木条上,用秒表计时,分别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