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53998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校2023学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蒸发皿、药匙提纯粗盐B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C烧杯、玻璃棒、药匙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D烧杯、玻璃棒回收过氧化氢溶液中的M

2、nO2AABBCCD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粮食酿酒C纺纱织布D用石块堆砌墙壁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A红磷:大量白雾B木炭:白色浑浊C铁丝:火星四射D硫粉:淡蓝色火焰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操作是A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B实验所用的固体氢氧化钠已在空气中久置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前,天平未调平,指针向右倾斜D取已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5生活中常用的下列液体,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矿泉水C蒸馏水D食醋.6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

3、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染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7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K2CO3CCO(NH2)2DCa(H2PO4)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只能表现出一种化合价B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C拉瓦锡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种类要远远多于非金属元素的种类9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

4、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N2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0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D生石灰能吸收水分作干燥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H2_ Cu2+_ _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五氧化二磷_硝酸银_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

5、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Vc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_;Vc的化学式为_;小辉妈妈每天服用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一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CuZn合金和CuAg合金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你认为能测出合金_(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取上述(1)中的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69.8g求:产生氢气的质量;_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14使用

6、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农作物生长的方法结果期常使用磷矿粉Ca3(PO4)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洗涤油污的方法有多种,如可利用洗洁精,也可以利用汽油,二者的区别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室保存有一瓶淡黄色固体药品,标签上的药品名称为“过氧化钠(Na1O1),但是已经过了保质期。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知道这瓶固体究竟含有哪些物质。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兴趣小组的下列实验报告。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潜艇中制造氧气。其原理是:1Na1O1+1CO11Na1CO3+O1 1Na1O1+1H1O4NaOH+O1常温常压下,O1和C

7、O1的密度分别为1.3g/L、1.8g/L。该小组同学认为,不用做实验,仅由查得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就可推断该固体一定含有Na1O1理由是_。进一步对固体成分提出以下猜想:只有Na1O1;含有Na1O1和Na1CO3两种物质;含有_两种物质;含有_。首先按如图连接好装置。用电子秤称取 1.00g 固体样品置于干燥的仪器 X 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仪器X的名称是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蒸馏水加入仪器X中。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注射器内收集到80.0mL气体,说明样品中含有_g Na1O1(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更换注射器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X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中出

8、现气泡,最终注射器内收集气体的质量为 0.11g。由此可知,样品中含有_,该物质的质量为_(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_是正确的(填序号)。16某同学在复习中和反应知识时思考,除了通过酚酞变色说明氧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还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同学们讨论后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方案一:测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前后的pH。(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pH=1(得出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且该反应中_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交流讨论)乙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 pH

9、=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 pH=2同学们认为该数据也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方案二:小林同学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所示。同学们认为根据该图象也能判断出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是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大约_秒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思质疑)小涛同学通过测定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拓展)化

10、学实验中还有很多物质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证明反应可以发生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液面上升,同学们认为该现象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你的改进方法是_,请你再设计出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_。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答案解析】A、粗盐提纯的实验,在溶解、过滤和蒸发三步骤中所需实验器材有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滤纸、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含铁圈)、坩埚钳和石棉网等,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不符合题意;B、首先

11、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后温度的变化可用于鉴别这两种物质,需要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药匙,符合题意;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回收,所需实验器材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台(含铁圈)等,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不符合题意。故选C。2、B【答案解析】A、在甲骨上刻文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粮

12、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纺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石块堆砌墙壁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点睛】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C【答案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

13、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C【答案解析】A、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实验所用的固体氢氧化钠已在空气中久置,会生成杂质碳酸钠,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使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前,天平未调平,指针向右倾斜,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则使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D、取已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

14、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5、C【答案解析】A. 牛奶由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B. 矿泉水由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组成,是混合物;C. 蒸馏水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D. 食醋由水、醋酸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选C。6、D【答案解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 H2CO2。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A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B错误;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C错误;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D正确。故选D。7、A【答案解析】A、KNO3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此项正确。B、K2CO3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此项不正确。C、CO(NH2)2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