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培养.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53552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它应以承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关于一种职业能否称为专业,并不仅仅以学历或对业务提出一定的要求为标准。它是由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决定的。教师专业化是当代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已经体现在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中。2001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它强调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等职业一样,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就能做好的。那么这样就要求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

2、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教育,这个事业在21世纪,将对人类、社会、时代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由于它要求从业人员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尤其要求教师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 所谓明晰,是指教师有自觉的理念意识和具体见解;所谓正确,是指教师具有的理念要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特征,正确体现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特殊要求。教育是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新世纪对中国来说绝不只具有时间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义。20世纪末,中国人民将最终拋掉近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国耻、贫穷、落后三顶沉重的帽

3、子,挺直腰杆,大步迈入新世纪,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历史。教育现代化蓝图的构建、对今日实践的积极改革,是这宏伟新篇章中的基石部分。近年来随着对基础教育新的质量要求与目标的明晰,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国内有关教师及教师教育的研究也日趋活跃。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集中讨论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中小学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数量最大,对新一代的发展具有最广泛影响的人物,是21世纪基础教育实现新的高质量的支柱,他们与民族未来的希望直接相关。21世纪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倡导的观

4、念和教师自身内在的观念,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或不适应,是当前教师的普遍困惑。教学之初老师要找到自己教学的优势,找寻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或调整学科)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对于这样的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并且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我在刚踏上讲台时就有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

5、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九十年代学校推行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用小黑板出示或用投影仪投出目标,那时教学设备落后,我们的经典语言就是:“抬头看投影,看不清楚我读读”,机械、肤浅的照搬、模仿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与经验,没有自己的内容,不切实际,只凭一腔热情。学生苦老师累,教学成绩很不理想,学生怨声载道。一年后,我开始注重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结合当时思品教学的特性,逐步形成了自己“激情、高效”的教学风格,在思品教学园地异花独放。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自己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教学风格的。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教学特色进

6、行深挖、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势。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

7、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在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实现新的突破。有很多教师从教几十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停滞不前阶段,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专业理论包括有关专业的认识、科学知识与基础理论。因此,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任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教育,他们应知晓自己职业行为的理论依据,而且还承担发展专业理论的任务。显然在对从

8、业人员的业务要求上,与那些只需要短期技能性训练就能胜任工作的非专业性职业明显不同。同时,每一个专业还必须有与其它专业相区别的专业要求,方能具有独立专业的资格。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落实到行动中。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成型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鲜明地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教师从中积累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重点打造提升,推广宣传,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效教学效果,力求使

9、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具有教育智能,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它既是上述诸方面专业要求在教师身上实现综合的结果,又是教师长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所付出的心血之结晶。教师的教育智能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能使他的工作呈现出自如的状态、和谐的美,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