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知识手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52444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管理知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医疗管理知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医疗管理知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医疗管理知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医疗管理知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管理知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管理知识手册(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管理学问手册一、“三基三严”的定义?“ 三基”指基础理论、基础学问、基本技能;“三严”指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看法。二、医疗平安不良事务的报告制度及流程?医疗平安不良事务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苦痛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平安的因素和事务。不良事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务,即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挡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害;另一类是不行预防的不良事务,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行预防的损害。依据不良事务发生后果的严峻程度分为级、级、级、级四级。不会引发医患纠纷的、级不良事务,在事务

2、发生后48h内,当事人或其他发觉人员依据要求网上填写医疗平安(不良)事务报告表,同时书面报告质量管理办公室;级、级和可能快速引发纠纷紧急状况的、级不良事务应在处理事务的同时,先电话上报质管办,并随后履行书面和网上补报。夜间及节假日应统一先上报医院行政总值班人员。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疗事故是如何划分等级的?答:依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峻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四、患者平安十

3、大目标内容(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二)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三)强化手术平安核查制度(四)削减医院相关感染。(五)(确保)用药平安;(六)落实临床“紧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削减意外损害(八)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平安管理;(九)主动报告医疗平安(不良)事务;(十)激励患者参与医疗平安。患者十大平安目标巧记口诀:“两查(查对、手术核查)两防(防跌倒坠床、防压疮)两特殊(特殊状况下医务人员沟通、特殊药物管理),执行卫生(手卫生)报紧急(紧急值),不良事务要报告,患者家属要参与。”五、患者平安目标及措施(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1.医院住院患者的唯一标识是住院号,运用住院号可

4、以获得精确的患者信息。2.在执行下列操作时,住院病人需同时运用姓名、床号两种方式,门急诊病人运用姓名、就诊卡号核对患者身份。(1)有创诊疗和操作前;(2)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时;(3)在转接患者时。3.在转接患者时,除了要核对患者身份还要进行登记。转出、转入科室完整填写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4.在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运用腕带作为核对患者身份的辨识工具。对语种不同或语言沟通障碍患者运用腕带作为辨识工具。(二)确立在特殊状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1.新入院病人、转科、手术后病人的医嘱应在病人到达病房后尽快开出,急诊病人、危重病人一般要求在30分钟内开出。

5、2.下达医嘱的时间要精确到分,特殊状况须要对医嘱进行补充说明的。3.医生开出医嘱后要自查一遍,确认无错误、遗漏、重复,且保证医嘱能被他人清楚理解。 口头医嘱处理流程:1.运用范围:只有在抢救、手术等紧急状况下医生可以下达口头医嘱,其中在某些特殊紧急状况下,当医生不能够马上到达现场而又须要马上处理时,可以运用电话医嘱,其他状况下不准运用口头医嘱。2.流程: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接收口头医嘱护士予以记录,并即刻复诵医嘱内容,开立医嘱医生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下达口头医嘱的医生应在6小时内补开口头医嘱,在特殊紧急且人手惊慌的状况下,护士记录口头医嘱会影响到病人抢救时,可先按要求下达口头医嘱,保留好全部

6、药物安瓿,事后补记医嘱内容。(三)确立手术平安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1.手术平安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巡回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起先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2.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住院患者佩戴腕带)以便核查。3.手术平安核查由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平安核查表。4.实施手术平安核查的内容及流程:(1)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主持,三方按手术平安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状况、手术部位

7、与标识、麻醉平安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打算、静脉通道建立状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状况、假体及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2)手术起先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无麻醉的仍由手术医师主持核对,麻醉医生栏内容由手术医生完成并签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打算状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

8、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4)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平安核查表上签名。5. 手术平安核查必需依据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6.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依据状况须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四)手术风险评估内容及分级?(一)术前24h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依据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 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由手术医师依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评估内容 如下: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依据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

9、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 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 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 手术的患者。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簇新且不干净的伤口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 ; 手术中需实行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峻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P1 :正常的患者;P2 :患者有稍微的临床症状;P3 :患者有

10、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 : 患者有稍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 :假如不手术的患者将不能存活;P6 : 脑死亡的患者。3、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依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属急诊手术的需注明。4、手术类别:浅层组织手术;深部组织手术;器官手术;腔隙手术。5、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状况在患者出院后24h内由主管医生填写。分级:手术风险分为NNIS O级、NNIS 1级、NNIS 2级和NNIS 3级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1、 1级,2分为NNIS-2级,3分为NNIS-3级分值安排表分值手术切口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0分I类切口、II类切口P1、P2未超出3小时1分III类切口、IV类切口P3、P4、P5超出3小时时(五)、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流程?为了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确保医疗质量,保证手术患者平安,防止医疗不良事务发生,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 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 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其次条 临床医师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探讨制度及手术平安核查制度,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第三条 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

12、到手术室前,必需做好识别标识。经治医师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对患者手术部位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作识别标识时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蓝色腕带,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第四条 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接病人时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 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第五条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起先前和手术起先前,严格依据手术安 全核査制度进行三方核对,特殊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 标识。经反复核对后,方可起先麻醉、手术。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

13、际手术方式是 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起先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平安核査。(六)、临床“紧急值”报告制度紧急值通常指某项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经处于危急边缘。此时,若临床医师能刚好得到检查信息,快速赐予有效地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峻后果,危及患者平安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平安或生命的检查结果称为紧急值。1、医技科报告流程当检查出现紧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和检查过程是否规范(若有疑问马上复核),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样的状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紧急值报告必需马上电话通知病区、门急诊或体检

14、中心的主管医生或护士,同时报告检查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登记工作。紧急值报告接收人需在网络系统查看结果,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并签姓名。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责任到人。检查科室除完成与住院病人检查紧急值报告的相关报告、记录及必要的复检外,还应在检查报告上作明显的标记。2、病区报告处理流程:检查结果出现紧急值后,通过电话和电脑系统向病区进行报告,接收者必需规范、完整的记录检查报告结果和报告者的科室、姓名、时间,进行复述确认并刚好通知临床医生,以30分钟内便快速赐予患者有效地干预措施或治疗。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紧急值后,应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检查等状况是否正常,假

15、如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实行标本送检进行复查。检查科室必需重新向临床报告紧急值。主管医生应刚好记录紧急值状况和相应的诊疗措施,若因抢救急危重患者不能刚好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在病程录中记录接收到的紧急值检验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3、门急诊报告流程:检查结果出现紧急值后,先电话报告,在电脑系统中向门急诊显示报告结果。门急诊医生或护士接收后马上通知该病人速来诊室接受紧急诊治,必要时门急诊工作人员应帮助找寻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向医院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 七、 患者参与医疗平安1.医务人员应利用入院宣扬、病情告知等多种方式向患者或家属供应相关健康学问宣扬,帮助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2.实施任何操作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确认,尤其在特殊治疗、创伤性诊治活动前须要患者怜悯同意签字确认,确保医疗行为顺当进行。3.为患者供应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含手术、放疗、化疗、介入、分子靶向治疗、中医治疗等),并进行相关健康教化,是患者理解不同方案的利弊,供其选择。4.标本采集、输血、药物运用等各类诊疗活动时,请患者自报姓名,医患双方主动查对患者诊疗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