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49177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文言文阅读期中复习一、马说(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114题(13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

2、,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注: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 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 _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_ _(3)策之不以其道 策: (4)冀北之野 野: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 翻译:_(2)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翻译:_13、读甲文,说说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2分)_ _ 14、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看的?(3分) (二)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15用现代

3、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食马者 ( ) 策之不以其道( )才美不外见( ) 执策而临之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819题。(共5分)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行)之而后艰(知道艰难),乌有(哪有)不行而知者乎?披(阅)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攀登);谈沧溟(海洋)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商贩)之一瞥;观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吃)。(魏源海国图志)18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短文阐

4、述的道理。(2分)19“知山”“知海”“知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请各用原文中的1个字回答。(3分)(1)“知山”在于( );(2)“知海”在于( );(3)“知味”在于( )。(四)(06年泰州A)(10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介:披上

5、战甲。 褫(ch):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分)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68、(舟山)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且欲与常马等不

6、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二)(9分)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注林琴南孝廉纾(sh):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亟:急忙。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呼备:叫人准备。赍(j):携带。23.解

7、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从师读()以袜实米()负以致师()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二、陋室铭1.本文开头用类比方法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描写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列举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引用孔子的话回应_,点明全文主旨并含蓄作结的句子是_。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 3.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答: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 8.本文意在说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三)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座右铭,完成1519题。(共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