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487378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爱我中华教案2爱我中华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与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2、课文中六次出现了“爱我中华”,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教学准备:爱我中华的课件。教学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2、课文中六次出现了“爱我中华”,引导学生交流朗读感想。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问:同学们,喜欢唱歌吗答:喜欢,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和歌曲有关的课文,确切的说,它是一首歌词,大家想不想听呢答:想。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由乔羽创作的歌曲爱我中华。(播放歌

2、曲视频)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介绍课文背景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检查初学成果,扫除字词障碍。在课文中圈一圈,画一画,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摘抄下来。三、精读赏析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将56个民族分别比做什么这样写你感觉到了什么“爱我中华”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里你觉得有什么作用2、师生共议,明确:(1)课文中分别将56个民族比作“星座”、“鲜花”、“兄弟姐妹”,语言朴实,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2)课文中六次出现“爱我中华”。第一次出现在第一节的末尾,说明56个民族的人们像一片星空下的56个星座,像同一个大花园里的56朵鲜花,是亲如一

3、家的兄弟姐妹,在他们的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是完全一样的;第二,三、四次出现是在第二节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儿女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在运动场上,在各行各业中忘我的工作,无私奉献。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歌词结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将作品的爱国情感推向高潮。四、研读、感悟。1、指导有感情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像那感人的场面,小组内联系实际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可联系刚结束的奥运会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可让学生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3)“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可让学生想想是谁

4、雄姿英发生:lt;http:/.17xxw.“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我仿佛看到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情形。生:当我国的运动健儿夺得金牌为国争光,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的内心非常激动。生:“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我理解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建设我们的国家。生:有建筑高楼的工人叔叔,辛勤耕耘的农民伯伯,还有守卫边疆的解放军战士,白衣天使生: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保护环境的环卫工人,都在建设我们的国家。2、组织讨论:在朗读歌词中,哪句话让你充满激情试着给大家朗读一下。3、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读“爱我中华”,其余生读。4、讨论: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仿照这三句话自己写一到

5、两句。全班交流。五、升华情感,结束课文。这么美丽的歌词,配上昂扬的旋律,更能表达人们的爱国情感,就让我们载歌载舞再一次听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吧。(播放歌曲,结束全文)六、板书设计爱我中华乔羽民族情-星座、鲜花、兄弟姐妹爱国心-奋起步伐建设国家雄姿英发课后反思我所在的学校是城镇和农村的结合部,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学生虽然没有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但是对待学习和生活,他们有认真的态度,有朴实的情感。他们想像力丰富,口头表达欲望很强烈,学习兴趣浓厚,所以在教学中能自始至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和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志,使文中的事与物活化。如在理解课文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读,同桌读,小组读,师生对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的民族情,爱国情。通过欣赏歌曲、课件图片等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实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