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46026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我看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名: 郝玲 学号: 0913001266173 学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01月26日目 录一、 “顽主”形象概说1二、 “顽主”形象分析3三、 “顽主”形象意义7注释10参考文献10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王朔用一支赋予了“别样人生”意义的笔开辟了市井平民文化中的一片新天地-顽主文学.在这片文学的新天地中,一个个主人公以异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为人处事哲学形成一个五彩缤纷而又别具一格的顽主世界,顽主文学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中一道新景观。王朔现象作为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学及社会

2、现象,主要表现在其小说创造上,尤其是他在小说中塑造出的一批顽主形象。王朔小说常被人以“痞子文学”。一言蔽之,“顽主”形象是王朔提供给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系列。王朔笔下的顽主们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内心却充满烦躁与悲哀;看起来游戏人生、潇洒快意,实际上内心大多充满焦灼、苦闷与空虚。这一形象的出现与作者、时代都有密切关系,同时对作者、文学史和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关键词】:王朔、痞子、顽主、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浅析一、“顽主”形象概说顽主形象背后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以改革开放的积极姿态代替以往的闭关自守政策,尤其是1985年前后的

3、体制改革引发了社会结构多方位的实质性变化。在这之中,很值得注意的就是个人利益被重新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压抑多年的人欲物欲复苏,而自由被压制太久,一旦获得被释放的机会,反而以百倍的速度滋长,甚至疯狂扭曲,为了追求物质、利益、金钱而不择手段的金钱至上的观念出现了。如浮出水面中的刘华玲,“过去是个胆怯、漂亮的女孩子”,现在却以结婚离婚的形式从老外那“获得一笔赡养费悠闲度日”;橡皮人中自称是“合资企业副经理”的李白玲,为了经济利益,能向“一脸生相、透着没文化”的老邱献上肉体;杨金丽则以卖淫为生,还说是“凭本事吃饭”。而男的,如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的张明、方方等也是敲诈勒索,无所不

4、为。为了个人利益,他们甚至不惜出卖友情。橡皮人中“我”正在做着发财的美梦时,却遭到徐光涛的“暗算”,张燕生及时揭穿了徐光涛的把戏。张燕生并非有多么高尚,只不过是为了把老蒋的公款移入自己的户头。李白玲暗中策划,用尽手段,可谓机关算尽。为了独自欺骗侵吞一笔公款,他们互相出卖,互相欺骗,互相争斗,犹如一群饥饿的虎狼,互相觊觎、咬噬,一副血淋淋的惨淡景象。“贫困的生活真的能把一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人变得禽兽不如”,杨金丽这句浅薄的调侃真是一语中的。顽主们的这些所作所为与当时社会、时代的变迁密不可分,是这个时代精神面貌的真实反映。顽主诞生的文化背景王朔构建的小说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纷至沓来,各行各业、三

5、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们或游戏人生,或厌倦世俗,无奇不有,大大出乎人们的想象之外。然而,最引人注意,也是王朔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笔下的“顽主”形象了。王朔是靠言情小说起家的,所以顽主形象首先出现在他的言情小说中。王朔的言情小说里总是有一个没心没肺的男主人公,直白点说就是痞子。如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的张明;永失我爱中的何雷;浮出水面中的石岜;空中小姐中的“我”。在言情小说中,作者否定了童话中的王子公主式的爱情模式,也否定了传统小说中才子佳人式和英雄美女式的爱情模型,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爱情模式,即“痞子与纯情少女”式的爱情模式。在这种爱情模式中,女孩都是深深的爱着作品中的痞子男主人公,而痞子

6、们又由于种种原因,抛弃了深爱着他的纯情少女,使作品出现了悲剧,悲剧出现在女孩子身上。这时候只有这时候,痞子才意识到自己对女孩的辜负及深爱,从而陷入了深深的罪与深深的爱中。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张明费尽心思地把吴迪抢到了手,而当吴迪真的爱上了自己以后,又找出种种理由,做出种种对不起吴迪的事,和吴迪分手。分手后的吴迪自甘堕落,甚至为张明而殉情。永失我爱中的何雷,知道自己身患“肌无力性疾病”,几乎无治愈的可能后,毅然隐瞒真相,使用各种手段迫使他的未婚妻石静离开自己,与别人结婚,伤透了石静的心。空中小姐中优秀的女主人公死心塌地的爱着男主人公,默默忍受着他的种种无理要求和蛮横,但是男主人公还是离开了她

7、。王朔以这种崭新的人物形象和崭新的爱情模式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顽主形象在王朔的调侃小说中日趋成熟。 作者在调侃小说的代表动物凶猛里写了一群坏孩子,他们大家斗殴、泡女孩,无恶不作,所谓血色青春。他们不仅坏,而且坏得洋洋得意神气活现。正如王朔所写到的,他们在交通指挥台前眉飞色舞地抽着烟,一副“豪踞街头顾盼自雄的倜傥劲儿”,“目光充满冷漠和轻蔑”,令那些在老师带领下排队经过这里的“规矩的同龄人很有些自惭和惴惴不安”。在这里,作者用调侃的语言将“顽主”们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王朔调侃小说里的顽主系列中的马青、杨重、于观等他们都有许多共同点,都是一些在社会上面没有

8、固定职业、成天游手好闲的人。这些人往往因为其游手好闲导致无事生非,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甚至是法律体系的事情。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描写的就是一些利用色情服务的空隙进行敲诈的人;橡皮人中则写了一群违背法律走私倒卖的社会底层人;浮出水面中的石岜也是终日无正当职业,靠四处接洽空头生意过活;空中小姐中的男主人公也同样是无所事事,整天沉浸在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中。至于后面“顽主”系列中的马青、杨重、于观、丁小鲁他们一帮人更是没事找事的。他们成立所谓“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从事似乎帮人、实则讽刺的“工作”,如为不知名的作家宝康颁发“三T”奖,把咸菜坛子当成奖杯发给“得奖作家”。在一点正

9、经没有中,则由原来“三T”公司老班子改组为“海马创作中心”,提出“为工农兵玩文学”的怪论。还有你不是一个俗人,居然又创立一个“逮谁捧谁”、“让万相吹捧蔚然成风”的三好协会。他们把“论文集征订才七本”的关汉雄捧为难得一得的人才、学者之一;把没有片约的“迟暮美男”徐达非说成是连阿兰德龙也无法媲美的大明星;甚至想方设法满足赵老师想扮装“盖世太保”的欲望“顽主”们在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助人”行动中忙忙碌碌,甚至因操劳过度,于观“昏倒在捧人的岗位上了”。王朔在后期的创作中开始关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先前那种一味调侃、玩世不恭的风格有所收敛。可以说他是抓住这一时期的人的精神特质从而展现了在这种精神特质

10、下所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通过对马林生、马锐父子间荒唐而又令人心悸的矛盾冲突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生活中关于子女教育及两代人沟通问题的沉思。中篇小说无人喝彩和过把瘾就死则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及家庭纠葛的叙述,揭示了现代都市人家庭生活中潜在的危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使王朔这一时期的作品变得比较深沉起来。二、“顽主”形象分析“顽主”之所以被称为顽主,“痞子”之所以被称为痞子,是因为他们有许多特殊之处。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和自在。王朔的作品里没有空洞、虚伪的说教,也没有高高在上的伟大人物形象,更没有平常所谓的“榜样”或“典范”。王朔作品里有的只是平常的甚至

11、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不谈理想,想的只是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轻松的生活。正像浮出水面中于晶对石岜说的“我喜欢你,是因为和你在一起可以不谈人生大道理,我感到轻松”。顽主中当方言被一群学生拉去作演讲时所说的要是不真诚,早跟他们谈理想了。他们无视传统的伦理道德,任意调侃,但却从没有虚假的山盟海誓,他们追求的是最实际的东西。石岜被车撞伤了腿时,于晶和石岜的谈话:“你就是锯了那条腿,我也不在乎。你要是沦落成我这样,我就在乎。如果你破了相,一文不名,我就毫不犹豫地抛弃你,不管有多少道德先生站出来谴责” 这是浮出水面中石岜对于晶的态度,是最好的证明。王朔笔下的这些“顽主”们所作出的事情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

12、往往使人觉得他们就是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因为从表面上看他们确实具有地痞流氓的一些表现和形象特征。如在作品顽主中马青兴冲冲对行人挥舞拳头地叫嚷:“谁他妈敢惹我?”一个五大三粗穿工作服的汉子走近他,低声说:“我敢惹你”,他一愣,然后得意洋洋地四顾大叫:“谁他妈敢惹咱俩?”,这确实像是一个地痞流氓的所作所为。在感情问题上,他们虽然也是肆无忌惮的揶揄和调侃,而骨子里却在强烈的渴望着感情。浮出海面中的石岜、过把瘾就死中的方言,以及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的张明,都是表面上看似玩世不恭,骨子里却情深似海的真正男子汉。在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当张明从狱中出来回到家中,想象起吴迪自杀的情景,他感到的是一

13、种无法忍受的孤独与恐惧,握着警察的手瑟瑟地说:“我怕,我怕”这也说明了他们内心的痛苦、怀念与犯罪感。永失我爱中何雷骗石静,都是为了石静。何雷一直也都是深爱着石静,至死都是,在隐瞒事实、欺骗石静的过程中他比石静还要压抑,还要痛心。当小说最后石静和董延平来医院看何雷时,何雷“面无表情地望着她我已经无法作出任何表示了,连笑一下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一种东西还是自由的,它从我眼中流出,淌过我毫无知觉的面颊,点点滴在那只向我伸来的美丽的手”这种无法掩盖的真情,与他们曾经的轰轰烈烈、洒脱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真情的自然流露,也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之感动,甚至流泪。顽主们对纯真感情的追求,其实是隐含了他们具

14、有人性温情的世俗社会的留恋和回归。再一点,痞子们看起来游戏人生,潇洒快意,实际上内心大多数充满焦灼,苦闷,空虚,甚至悲哀。他们嘲弄一切,颠覆一切,为人顽出了一个无价值的世界,但价值虚无的焦虑又反过来困扰着他们使他们越顽越迷茫,越迷茫越顽。实际上他们也是一种“多余人” 。浮出海面中的石岜说自己的妈妈:“是个地道的有中国特色的妈妈。总希望我和大家一模一样地生活,总觉得她有义务指导我向她那样过有意义的生活。大家参军时,也要我去参军;大家上大学时,也要我去上大学。希望我入党,再娶个女党员。什么都考虑得很周到,就是不问我想干什么”。石岜不想自己的生活被别人安排,也不想过和别人一样的千篇一律的生活,他要过

15、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怪“妈妈”不问他想干什么。可是,他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吗?石岜自己很茫然,文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还有李缅宁与肖科平分手,“我”与杜梅离婚,方言远走他乡等等都是他们不能忍受平庸乏味的世俗生活,对此生活抗争的表现。尤其是方言,竟苦心积虑的安排关山平勾引自己的妻子周瑾,为的只是找借口结束自己的婚姻生活重获个体生活,尽管他们并没有感情问题。关山平分析方言这样做的动机,只是想幻想某种奇遇,想过完美无缺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在现实中存在吗?方言找得到吗?这里作者又借关山平的口给出了答案,即“这世界到处都一样,他无处可去,我相信他只不过是换了个环境换了一些人,但肯定还过着和这儿同样的生活”。这种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想要改变现实生活状态,却发现哪的生活都是一个样,陷入了价值认同的危机和无处可逃的悲哀。这个价值认同的危机和悲哀不仅仅是他们的,同时也是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