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45782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巷深处教学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巷深处桃源县黄石镇中学 熊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道德、情感、价值观:感悟母爱、赞美母爱,感受人性美。 教学设想1、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的情感是重点,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2、课前让学生欣赏片段 母爱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课堂。 4、以学生谈感受母爱、理解母爱和根据对母爱的理解,说一句很美的话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的美点精粹。由浅入深,逐块推进,让学生自由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相互质疑

2、,理清作品内容,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受母爱,学会做人。 导入:用孟郊的游子吟导入,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初步感悟、理解伟大的母爱。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吗?让我们齐声朗读这首诗。(展示课件一)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了母爱。学生:母爱。老师:同学们,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了这浓浓的母爱。可是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个出生才一个多月的婴儿,被遗弃于山顶。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把她抱回了家,并倾注了她所有的爱。这就是母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小巷深处的那份浓浓的母爱。感知课文速读提要:1、 课文中的“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们是怎样的母女

3、关系?“我”是一个弃婴;“母亲”是一个盲人;她们是母女的关系。2、 “我”的家在哪里?谁支撑这个家?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什么?“我”的家在小巷最深处;由盲母支撑着这个家;靠盲母夏天卖冰棒,冬天租棉被勉强维持生计。3、 “我”和“母亲”因为什么原因分开?分开了多长的时间?“我”摆脱了贫穷的家到县城去读书;与母亲分开了有三年之久。 理解课文1、 双目失明的养母为了“我”做了哪些事?2、 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展示课件二)题目要读一遍,并提示学生边速读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要点提示:0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0厌恶: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

4、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0淡忘家,与家完全隔绝。0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流泪。变化的原因:幼年纯真的我对生活满足,为母亲而骄傲。我长大以后,因虚荣心作祟和无知的缘故。开始厌恶自己贫困的家,淡忘了母亲,乃至与家完全隔绝。老婆婆的一番话,深深教育了我,打动了我。悔悟,情感回归)(展示课件三)第一题的答案: 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登的小房子。 拿出了她所有的积蓄150元。 有人说:“为了这个丫头,英姨改好了!” “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是绝对不会错的。” 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并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 而“我”厌恶这个家时,她抑制自己

5、的感情,表现得很平静;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个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 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进城不与我见面,又孤零零地回家。第一题的答案:“我”的感情变化 满足厌恶淡忘悟悔(展示课件四)满足 厌恶 淡忘 悟悔师生一起讨论: (教法:通过领悟课文相关段落,让学生自己得出上述四个词语,并逐一板书。)品读课文1、 找出课文中描写母亲外貌、神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辩不出色彩来。对皮肤、手及衣着的特

6、写,表明这正是“母亲”为生活所迫,历尽了苦难艰辛,含辛茹苦,饱经沧桑的真实写照。 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这段外貌、神态描写,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于自己无知、爱虚荣的深深自责。(体现出了深沉、无私、伟大的母爱)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展示课件五)2、 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三自然段,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展示课件六) 应当抓住“我”的

7、悔恨内疚,良心发现,表达对母亲的大恩大德。几段文字以浓重的抒情,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是盲眼母亲收“我”,养“我”供“我”呵护“我”,才使“我”这个弃婴在人世间生活长大上学,“我”深深感到死爱面子,羡慕荣华的庸俗和无知。“我”又回到了深深的小巷,这小巷是母爱的港湾。母亲的形象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母爱是最崇高、最美丽的,最无私、最圣洁的,母爱是永恒的话题。感悟课文(展示课件七,音乐起) 老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伟大的母亲。同学们,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天下的母爱都是崇高的,此时此刻,你想对你那同样崇高的母亲说点什么呢?那就请你们全体起立,向我们伟大的母亲、向我们伟大的母爱致敬,一起大声地

8、连说三遍:“妈妈,我爱您!”(说完便展示课件八:世上只有妈妈好)拓展练习 同学们,文中养母的无私母爱,养女的情感变化,震撼人心,催人泪下。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同学们,你了解你的母亲吗?你知道你母亲的艰辛吗?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在平凡的生活中母亲是如何关爱和关心你的。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各位感人至深的故事吧!播放母亲颂课外作业 本节课,我们通过诵读课文与分组讨论,对这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文中写养母对“我”的爱,是在抒写“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过程中逐步展开的,这些生活中琐细的事表现了深沉、无私、伟大的母爱!我们做儿女的,要善于从这些琐事中体会父母的无私的爱。课文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文中养母的无私母爱、养女的情感变化,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请围绕“母亲”去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赞美母亲的小作文。要求:有真情实感。 语言朴实。 首尾注意呼应。 书写认真规范。 不少于300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