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白沙祠堂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45530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说白沙祠堂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话说白沙祠堂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话说白沙祠堂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话说白沙祠堂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话说白沙祠堂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话说白沙祠堂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说白沙祠堂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说白沙祠堂篇沧海桑田千秋代 花开花落家祠堂白沙去广州,仅有一江之隔,七八分钟的水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加速了白沙的经济发展。走进白沙,随处可见节节拔高的楼盘、拥挤热闹的广告牌、车水马龙的商业街,若不是那青砖老建筑、若不是那镌刻祠堂之上的文字印章,若没有翻开散落民间的零散史料,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岭南村落,已有800年的历史。(配图:白沙比较繁华的夜景)由于年代久远,又经历了荒唐年代的“破四旧”,没有谁能说得清开村之初的故事,&老先生在五百年的历史之谜中探究白沙开村年代及其族姓中,曾援引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南海续志卷廿五“杂录上”上的故事,推知白沙的开村年代大概是南宋理宗赵昀淳祐年间(淳

2、祐元年辛丑至十二年壬子),即1241年至1252年间。采访册上的记录是这样:麦义先锋庙,白沙西北约,乡人也.宋咸淳间阵亡。其袱逆流归有鸟巢焉!母出汲见之曰:此我儿物,启示剑在,鸟悲鸣去。乡人创庙以祀。剑今埋神庙下。还有一个记录玄武北帝庙的故事,讲此庙与宋咸淳十年建。(即1274年建)又是合村议事的乡约,奉麦大为村主,牌位奉祀后堂。从两个故事得到一个比较确切的时间概念,麦义从军而任职至先锋(麦义极有可能参加了南宋末年张振孙、陆秀夫的抗元部队,直至阵亡),最后阵亡与咸淳间(1265-1274)应当与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年龄;如果麦义在白沙(时称蓝溪)出生或者幼年随兄麦大奉母到蓝溪开村,由此上溯二十至三

3、十年,据辞海中国历史纪年表,可推知开村时间在1241年至1252年。(配图:关于族谱、乡志或者故事传说的书册、简笔画)乡中耆老相传,麦姓最先到达白沙,所占地理位置较佳。现在白沙小学西面隔河大少彬的院子至大庙巷对面涌口,先时曾为卖姓所有,只是后世逐渐式微而致产权易主。与麦姓同时的,据说还有温姓,上世纪三十年代仍有其后人居住兰花园附近,只是经历了日寇侵华的历史酷劫,其后人不知所踪。接着是“南滘杜永思堂”先民,稍后到达的是西北“杜孔安堂先民,据其族碑记载是难宋理宗赵昀景定四年癸亥(1263年)到达。还有南桥陈、沈、冼,具体到达时间与西北杜孰先孰后不详。“东头杜在其后;苏姓到达的时间不详,其祖祠在杏花

4、桥北岸凌恵屋东边,然后与东头杜三房厅祖祠紧邻,明末崇祯年间,其先苏巨源与佛山李待问(崇祯户部尚书)、里水陈君济同为南海三大富豪。雄性则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其先祖熊乐天从增城新塘沙贝村迁来白沙。此外,三丫濠靠东头还有周、何二姓,明万历廿三年大庙铁钟款证明,在此之前已居住于此,现尚有周姓后人在此地居住。尽管姓氏不同、宗族大小不一,尽管各个宗族的发展各异,尽管日后宗族内部又有了小的分支,但各姓氏的先人们成为白沙最初的居民,形成了白沙最初的姓氏格局。他们世世代代劳作在这里,日出而作;勤勤恳恳耕耘在这里,日落而息。岭南多祠堂,白沙也不例外。走进白沙,祠堂是绕不开的话题.据村子的老人介绍,白沙各姓

5、氏宗族都有自己的祠堂,大大小小共&座,但历经历史的风雨飘摇,只有杜氏大宗祠、潘氏祠堂、陈氏祠堂、陈家祠堂幸存至今。每一座祠堂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一、 杜氏大宗祠杜氏大宗祠坐西向东,耳山墙硬山顶,内为抬梁式木架构,原为三进,20世纪50年代第三进被拆,先保留头进、二进及回廊,面积约870平方米。(配图:杜氏大宗祠正门全景)800年前的南宋末期,杜氏先祖盘天公一路颠簸一路困顿,虽然路阻且羁,虽然前途卜定,他们依旧满怀希望,从中原一路向南,经南雄珠玑巷,最后抵达浔峰洲东南角,落脚生根。(配图:杜氏祠堂杜氏一支来源的碑记图)拥有盘天公这样赋予远见卓识的先祖是杜氏的幸运,他认定,这是一块

6、极有前途的腹地,与广州一江之隔,作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广州,经济异常发达,外贸商船的西岗码头就在对岸。彼时的盘天公认为,落脚之地虽然常遭水淹,无田可耕,但正好养鸭,鸭在城中广有销路,只要勤奋劳动,读书明理,子孙后代就必有出头之日。当然,日后的事实也的确证明,盘天公的想法和选择是正确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昔日的芦苇荡,今日的鱼米乡。为了感谢先祖的恩德,经济大有改善的杜氏子孙,赤资白银八百六十余两,于乾隆17年(1752年)建造了新祠堂.根据两块碑文记载,杜氏大宗祠有过三次搬迁,第一次在乾隆17年,从位于三丫濠的旧祠堂搬到新祠堂(地名烧灰基),第二次在乾隆59年,又搬回三丫濠旧址,碑文说年

7、景不顺,听了风水佬胡言,不料搬后更糟,方知上当,于是12年后,又搬回烧灰基,时维嘉庆丙寅年(1807年)。(配图:杜氏大宗祠迁建图)杜氏先人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祠堂名“孔安堂”,即有“得夫子训诲而得安”之意,今天看到的杜氏祠堂,当年是按照学堂规格建造的。一走进杜氏祠堂,就有一种不同于其他祠堂灰暗、压抑的敞亮感,其实原因就在这里-祠堂要做学堂,瓦面要比一般祠堂高出一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杜氏宗祠开办孔安家族小学堂。【黄岐街道志】(这之前呢?)祠堂大堂前天阶两旁的厢房,每房可坐学生五六十人。祠堂的后楼,教书先生住在楼上,后楼上下还可以供五个班上课,祠堂辟有花园,天阶种有花木,恬然幽静的

8、环境最适合学堂不过了。那个时候,祠堂花园里还有一棵多人不能合抱的参天红棉树,这树上鸟儿叽叽喳喳,整日不得闲,看它们飞来飞去,一定也把孩子们之乎者也的童音带到了远方。(配图:杜氏大宗祠天阶)就是在这里,杜氏的先辈们习得知识,明白事理,因为有这种对教育的重视,也就不难解释杜氏宗族里名人辈出的状况,从这里走出了南海县第一任县长杜国彪,走出了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杜棣芬,走出了联邦家私董事长杜泽桦,走出了说起祠堂做学堂的事情,就不得不提抗日战争时期白沙小学“迁址”孔安堂的故事.1942年,日本人攻入白沙,看好白沙小学并将其抢占作兵营,学校只得搬回祠堂。村子的宁静被侵略者打破,求知问道的脚步却不会因此而停

9、下.走,上学去!变了的只是上课的地点,变了的只是上学的路线。杜棣芬老人对此事印象深刻,1945年他入小学的时候,刚好赶上祠堂做学校的末班车。那一天,突然全校集中,老师宣布“中国胜利,日本投降!”那颤抖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那一天,还是小孩子的他当然不会有太多的感慨,然而这一天,足以令白沙所有人铭记一生。(配图:抗日战争期间做学堂的老照片)这祠堂听久了夫子的教诲,听惯了孩子们的嬉闹欢笑,一朝不再是学堂,想必心里多少是有些空落落的。可是,这空落又被巨大的喜悦、强烈的自豪感淹没,胜利了,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当时光匆匆走过,每当忆起这一天,应当都是清晰如昨的吧.这一次,学生又搬回白沙小学,上一次,充满屈

10、辱与愤恨,这一次,洋溢骄傲与自豪.在杜氏大宗祠的功德簿上,除了辟作学堂,还有一笔是不能忘却的,时间回到1938年,9月.彼时日寇侵华、广州沦陷,澳口、南岸等乡民近300人逃难至西郊牛牯沙(大坦尾),但当时的生活环境不允许,流离失所的乡民们陷入生存的困境,正是在这生死关头,杜氏大宗祠以最大的热情接纳了苦难的同胞,让他们在祠堂的后楼安定下来,为他们解决了食宿问题,一直到情况比较稳定了,杜氏大宗祠才送客回乡。患难见真情,因此大家就立下“乡亲”不解之缘,受到杜氏大宗祠的恩荫的人们,大恩不言谢,愿以容日图报.日子就这样了过了许多年,乡民之间友好往来,和谐融洽。尔后,澳口、南岸等乡民乘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步走

11、上了发家致富之路.1986年,农历五月初十,正值白沙锦龙盛会之日,澳口、南乡的村民以龙舟、醒狮簇拥前来拜访,共度盛会,寄托真情,他们的亲人曾经受恩于白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无论是在五月初十锦龙盛会还是老龄康乐园成立等节日或者活动里,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直到今天,这种联谊活动,依旧如火如荼.友好村之间礼尚往来、聊表乡亲之意,可见一斑。时间进入建国后,祠堂也跟着从旧社会来到了新时代。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祠堂也被赋予新的功能。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新的功能之一,竟是拆祠堂取木材。在今天看来,这疯狂地举动无异于杀鸡取卵,可是在当时,什么都阻挡这个时代拥抱新生活的热情?当

12、时的&水库建设需要水闸,杜氏祠堂上好的木材当然成为不二之选,祠堂的第三进就这样消失。白沙的沈氏祠堂、冼氏祠堂、苏氏祠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拆。被拆的那天应该有很多后人在现场吧,当时的祠堂已经收归国有,纵使族人有着千万个不愿意,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祠堂一点点倒塌,倒塌,就在自己的面前。1958年,大炼钢铁,那棵几人仍不能合抱的大木棉树也摆脱不了厄运,和村子里的好多大树一样,化作钢炉外的熊熊烈火。除了第三进祠堂,剩下的两进就做了藤业部。白沙是有名的藤乡,这里家家做藤,上至八十老翁老妪,下至乳臭未干毛头小仔,人人会编藤.自从开始编藤,祠堂里日日荡漾着的,不再是香花缭绕,而是藤蔓的香气.吃过早饭,到祠堂上

13、工,成为多数家庭的生活常态,这样的生活倒也过得有滋有味,毕竟这是一种和平安逸的生活,在编制藤蔓的同时,编制的也是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里,祖先们看到自己的后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奋劳动赚得生活的资本,也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五六岁的小孩子也要到祠堂上工,赚得微薄的一点工钱。揪花、揪席边是孩子们的工作,他们软绵绵的小手做不了什么大的工作,就是这样的细致的小活对孩子也是一种考验,可是,这就是生活,尽管考验,也全当苦中作乐,有了孩子们的做小帮手,家里还会多出一点收入,就是揪花这样的小工作,做完一张藤席,他们可以得到5毛钱。(配图:祠堂做藤业部的老照片)尽管此时祠堂的功能有些错位,但也幸

14、好是因着这错位,才在文革中得以保存。此时的潘氏祠堂做了公社的饭堂,陈氏祠堂做了藤长的办公室,也因此在这场浩劫中得以幸存.但是,祠堂的本来模样却在这个年代遭遇了最彻底的破坏,所有祠堂的牌匾都被拆被砸,祠堂里,那些精雕细琢的东西全都被石灰抹住,直到祠堂回归各个宗族,它们才重见天日。这种抹石灰的痕迹,在白沙随处可见,最显眼的一处在三堂书院的门前,抬头看,有一个灰色的五角星的模样,据村民介绍,这个五星,但是是被抹红的,红星闪耀,充斥了无尽的象征意义。今天,当我们走进杜氏祠堂,重新审视这个宗族圣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并不是祖先的牌位,而是天阶里蓬勃的生命力-枝繁叶茂。天阶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充满了生

15、活的味道,两株大的石榴树果实累累,饱满的果子咧嘴向阳,挂满枝头。在岭南文化里,石榴代表着多子多福,在祠堂里栽种石榴树,可谓意味深长。(配图:天阶里的石榴树)杜氏的后人们,的确没有让他们的先人失望,环顾祠堂,就会发现,杜氏子孙,追求的不仅仅是多子多福,更多的是社会贡献,是功成名就之后,对故土的回馈.哪怕只是一介草民,也愿意发出自己的一点光和热.杜氏大宗祠的两块碑记上写满了的,正是这种这种情怀。迁建杜氏大宗祠碑记和新建杜氏大宗祠碑记,一个立于嘉庆丙寅年十一月改迁之时,一个立于1997年重修之际,这中间的时光隔了整整190年,190年的时光里,历史赋予孔安堂多种身份和角色,它曾经是书声琅琅的学堂,是

16、流离失所苦难同胞的避难所,是火热年代里赶超英美的练兵场,它盛满了欢笑,也包容了苦难,它忍受了屈辱,也承载了荒唐。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当我们问及杜氏族人,祠堂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竟是出人意料的一致:变了的容颜,不变的根与源。(配图:两块碑记)祠堂是什么?问祠堂,祠堂无语.阅尽风霜,祠堂早已归于宁静,它承载着清明祭祖和锦龙盛会的热闹喧哗,也享受着安宁时光里的静谧与祥和。在这里,多少人衣锦还乡,为祖先上一柱香,多少人祈祷平安,祈愿来年又是一副好光景,这样的场景,自古至今不曾改变吧?(配图:看祠老人)二、潘氏大祠堂潘氏祠堂始建于清末,在1999年得以重修。门口处石刻曰:“乙卯年孟秋重修,这是第几次重修没有得到潘氏后人的认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第一次重修,据潘氏族人回忆,90年代重修祠堂中间横梁,发现龙口处的铜钱,由此推断祠堂90年代的重修至少是第二次。潘氏祠堂两边有偏房,镬耳山墙,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