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43607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2B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

2、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2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 分子空隙变大C氧气和液氧都可助燃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结冰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分子体积变大3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需要检验纯度B可燃性物质燃烧一定产生火焰C制氧气的药品一定含有氧元素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3、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5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高锰酸钾,B是高锰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6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7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A卢瑟

4、福B拉瓦锡C道尔顿D门捷列夫8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以通过过滤达到的是()A硬水变软B无色无味C澄清D无细菌和病毒9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H2SO3+2H2=S+3H2O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成物有沉淀B反应物是H2SO3和H2,生成物是S和H2OC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D每1份质量的H2SO3和2份质量的H2完全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S和3份质量的H2O10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木炭,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

5、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11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2是锶离子结构示意图C从图3中可以看出这种元素是金属元素D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1220时,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甲和乙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30时,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C40时,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D30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乙13下列气体可制成霓虹灯的是ANeBN2CO2DCO214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

6、催化剂,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条件下反应。如图是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单质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15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后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甲同学使用红磷的量太少,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甲同学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D

7、甲同学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列是初中化学常 见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B实验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18(8分)13g锌与14

8、8.4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记的学习笔记,请你帮他一起整理完成:(1)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 B C D (2)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_)A CH2O B C2H4 C CH4O D CH4(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

9、,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_)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3220反应后质量/gx2820A 该反应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 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C 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5:4D 物质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4)3.0g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_)A 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 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 四示中x的值为4B

10、该反应中甲丁是化合物,乙丙是单质C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D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答案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题目详解】A、星火燎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燃烧是剧烈发光、发热的化学变化,星火燎原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水滴石穿是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积水成渊是将水聚集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披

11、荆斩棘只是将其斩断,变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D【答案解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题目详解】A、分子是运动的,桂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能闻到桂花香的香味,故A正确;B、分子间有空隙,受热时空隙变大,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故B正确;C、氧气和液氧都可助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D、分子间有间隔,水结成冰时,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

12、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3、B【答案解析】A.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一定需要检验纯度,此选项正确;B. 可燃性物质燃烧不一定都产生火焰,此选项错误;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制氧气的药品一定含有氧元素,此选项正确;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此选项正确。故选B。4、B【答案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不正确;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C不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

13、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故D不正确。故选B。5、C【答案解析】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无需使用催化剂,因为A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两个反应的速率相同。故选:C。6、D【答案解析】10g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g+4g10g=2g,所以该反应中,每10gA恰好与2gB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g2g=51。7、D【答案解析】A、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

14、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选项A错误;B、拉瓦锡首先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B错误;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选项C错误;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D正确。故选D。8、C【答案解析】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将硬水变软,故选项错误;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色素,故选项错误;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通过过滤可得到澄清的液体,故选项正确;D、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杀死细菌和病毒,故选项错误。故选C。9、D【答案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硫是沉淀,故A正确;B、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故反应物是和,生成物是和,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不是质量,故D错误;故选:D。10、A【答案解析】甲中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从而使水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