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42620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加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米=1.81000=1800毫米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2、甲、乙竹筏一前一后以相同速度匀速前行(不计空气阻力),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以乙为参照物,甲竹筏向前运动B以岸为参照物,甲竹筏是静止的C甲上的人竖直向上抛可乐瓶,它将落回原位D甲上的人竖直向上抛可乐瓶,它将落在抛出点的前方3、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

2、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4、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置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水瓶对桌面压力分别为 FA 和 FB,则()A PAPB

3、,FAFB BPAPB,FA=FBCPA=PB,FAFB DPAPB,FAFB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式正确的是( )A16克=16克0.001千克=0.016千克B16克=16克0.001=0.016千克C16克=160.001千克=0.016千克D16克=160.001=0.016千克7、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8、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A锥形瓶B烧杯C量杯D量筒9、如图所示,标出了四个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其中正确的是()A BC D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

4、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B“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D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12、如图是在镜中看到的时钟的像由此可知,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A7:15B7:45C6:15D6:4513、量筒内原有50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后发现它的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

5、56毫升该木块的体积为( )A6cm3B0.6dm3C12 dm3D12 cm314、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下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15、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_,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速度为_。2、

6、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3、湿衣服晾干,这是_现象。早晨,花草上会形成露珠,属于_现象。4、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式是:摄氏温度:冰点时温度为0摄氏度,沸点为100摄氏度,而华氏温度把冰点温度定为32华氏度,沸点为212华氏度所以1摄氏度等于_华氏度,若你的体温是37摄氏度,即_华氏度5、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折射角_(填“大于”“小于”

7、或“等于”)入射角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所示a、b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表示物点或像点,完成成像光路图2、如图为围绕月球表面的运行的“嫦娥X号”卫星,请作出“嫦娥X号”卫星受到月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已知表盘每个小格为0.5s,则:(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cm,AB之间小车运动的时间tAB=_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

8、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选填“大”或“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

9、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填“大”或“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D2、C3、D4、D5、B6、C7、C8、C9、A10、A11、D12、D13、D14、D15、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方向 3108m/s2、吸收 反射3、汽化 液化4、1.8 98.65、120 小于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40.0 1.5 26.7 小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2、vs/t 较小 4cm 2s 0.03m/s 偏大 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