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40614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3 定义3.1 检验方法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相应检测要求。 3.2 检验方法确认:证明使用法定方法在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是否能获得可靠结果,是否适用于相应的检测工作。在本质上和验证一样,但不一定是验证项目的全部。3.3 药典方法: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典收载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3.4 法定方法:法定方法包括药典方法、国标方法等。3.5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3.6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3.7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3.

2、8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试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3.9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3.10 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质的特性。3.11 检测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3.12 定量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3.13 线性:是指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3.14 范围:是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浓度或量的区间。3.15 耐用性:是指在测定条件有小

3、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4 职责4.1 标准验证岗4.1.1 提升现行质量标准工作时,对研究后确定的标准草案进行检验方法验证工作,以确保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科学性。4.1.2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质量标准草案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方法适用性、科学性。4.1.3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应研究建立设备清洁验证残留物检验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4.2 理化检验岗4.2.1 对首次采用的药典或国标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方法确认工作,以证明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4.2.2 对标准验证岗研究后确定的质量标准草案中变更后的检验方法进行确认。4.3 微生物岗4.3.1 凡有国家检测机构对成

4、品或中间体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进行确认过的,则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检验,否则需要按照药典附录要求进行方法学验证。4.3.2 建立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应进行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和控制菌的测定。5 规程内容5.1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原则用于检验的分析方法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但不限于以下情况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5.1.1 新建的检验方法,包括新建的产品检验方法和设备清洁验证残留物检验方法等。5.1.2 检验方法需变更的。5.1.3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5.1.4 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

5、的检验方法。5.1.5 将法定方法用于测定新药,或将某一品种的法定测定方法用于另一品种。5.1.6 检验用设备主要部分改变。5.1.7 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5.1.8 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时,方法应重新验证。5.2 需要验证的分析项目有:5.2.1 理化检验方法: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检查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试方法也应做必要的验证。5.2.2 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定量检查,控制菌的定性检查。5.3 检验方法验证内容有:5.3.1 理化检验方法:准确度

6、、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视具体方法拟定方案。5.2项下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可供参考。5.3.2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数的计数方法验证(菌液回收率),控制菌的专属性的验证。5.4 检验方法应有详细说明,并提供足够的信息,能使经过正确培训的检验人员可靠的进行检验。5.4.1 理化检验方法要说明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检测条件(如色谱检测器)、所需试剂、对照品、结果计算的公式和系统适用性试验。5.4.2 微生物检验方法要说明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使用的菌种、菌液含量、所需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计数方

7、法、结果计算的公式。5.5 检验方法验证应该依据验证方案执行。方案应该包括所有项目的检测方法和接受标准。验证结果应如实填写,准确完整记录在验证报告中。5.6 理化检验方法验证的分析项目 项目内容鉴别限量检查含量测定及溶出量测定定量限度准确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注: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要验证中间精密度。重现性只有在该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做。如有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以上表中列举了在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验证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项目,“”表示通常不需要验证的项目,“+”表示通常需要验证的项目,如遇特殊情况,仍应根据具体分析

8、对象和情况而定。5.7 检验方法确认的基本原则5.7.1 法定方法中的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检查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需要酌情考虑进行方法确认,其余方法不需要进行确认。5.7.2 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个实验室的检验方法转移,可采用对照试验法,即取同一批样品,按此法在两实验室分别进行实验,将结果进行比较。5.7.3 检验方法确认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定量限。视具体方法拟定方案。5.8项下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确认内容可供参考。5.7.4 检验方法确认应依据确认方案执行。方案应该包括所有项目的检测方法和接受标准。确认结果应如实填写,准确完整记

9、录在确认报告中。5.8 理化检验方法确认的分析项目原料药理化检验方法确认的项目项目内容鉴别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滴定法HPLC准确度精密度视情况而定视情况而定视情况而定专属性视情况而定+The 鍥 lies the 檯鐗祦视情况而定The Zhu 涘簲閾 play Ti?检测限鍒嗙 Drive Geng$悊The Heng 笁鏂 Gui 墿 Xian?Xi 撳偍定量限The 閲囪 breathes heavily the 鍓嶇 Jiang 鏃 Duo 棿+The 鍥 lies the 檯 Lu 繍 Xi 悊The 閲嶅姏 Liao 忚 Chuai 鏋 ?制剂理化检验方法确认的项目The 鐗祦 X

10、iang 戠粶项目The Juan ? Hai Xiang 戠 ?内容鉴别检查(不溶性微粒检查、含量均匀度、溶出度检查)杂质(有关物质、残留溶剂)含量测定准确度视情况而定视情况而定视情况而定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视情况而定+注:以上表中列举了在不同类型的检验方法确认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项目,“”表示通常不需要确认的项目;“+”表示通常需要确认的项目;如遇特殊情况,仍应根据具体分析对象和情况而定。5.9 理化检验方法验证各分析项目的内容描述5.9.1 准确度: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均需做准确度验证。准确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5.9.1.1 可用已知纯度的做加样回收测定,即

11、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纯度的被测成分对照品,依法测定。用实际值与供试品中含有量之差,除以加入对照品量计算回收率。 公式中:A表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一般是采用重复性结果的均值。B表示加入对照品量 C表示实测值5.9.1.2 数据要求:a)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用6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加入的的量与所取供试品含量之比控制在1:1左右;b)或设计3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一般中间浓度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含量之比控制在1:1左右。5.9.1.3 记录结果:应报告供试品取样量、供试品中含有量、对照品加入量、测定结果和

12、回收率(%)计算值,以及回收率(%)的相对平均偏差(RSD%)。5.9.2 精密度:5.9.2.1 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来表示。5.9.2.2 重复性: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用6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或者设计3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5.9.2.3 中间精密度:是同一实验室的变化(通常是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的设备等),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如果进行重现性评价,中间精密度就不需要了。5.9.2.4 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检验相同产品的结果应平行,样品批数至少是3批。

13、5.9.3 专属性:5.9.3.1 应该在鉴别试验,限度检查、含量测定等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5.9.3.2 鉴别试验:以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除去含待测成分药材或不含待测成分的模拟方),不得干扰测定,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应附加相应的代表性图像或图谱。5.9.3.3 含量测定和限量检查:以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除去含待测成分药材或不含待测成分的模拟方),不得干扰测定,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色谱法、光谱法等应附代表性图谱,并表明相关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可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进行峰纯度检查。5.9.4 检测限:确定检测限的常用方法如下:5.9.4.1 直观法:

14、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供试品进行分析,试验出能被可靠的检测的最低浓度或量。5.9.4.2 信噪比法:仅适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浓度供试品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根据响应值的标准差和斜率:检测限度其中S:校正曲线的斜率,S值是被分析物的校正曲线的斜率。:响应值的标准差,值可根据空白的标准差:通过分析11份空白样品的分析,测出分析背景响应值的大小,然后计算这些响应值的标准偏差。5.9.4.3 数据要求: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检测限结果。5.9.5 定量限:确定检测限的常用方法如下:5.9.5.1 信噪比法:仅适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定量限。根据响应值的标准差和斜率:定量限度。S:校正曲线的斜率 :响应值的标准差S值是被分析物的校正曲线的斜率。值可根据空白的标准差:通过分析11份空白样品的分析,测出分析背景响应值的大小,然后计算这些响应值的标准偏差。5.9.5.2 数据要求: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定量限结果。5.9.6 线性:5.9.6.1 可用一贮备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