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三颗枸杞豆2.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40544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 三颗枸杞豆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 三颗枸杞豆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 三颗枸杞豆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 三颗枸杞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 三颗枸杞豆2.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方 沫【教学目标】. 学会概括在小说情节时点出小说主旨. 学会从人生三味(情味、趣味、耐人寻味)的角度品读小说中的美点. 了解中国“三”文化并结合小说中与“三”有关的内容,进一步解读文本【教学重点】. 学会从人生三味(情味、趣味、耐人寻味)的角度品读小说中的美点【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三”文化并结合小说中与“三”有关的内容,进一步解读文本【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明确三味师:每个人的人生都蕴含三味,情味、趣味、耐人寻味。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三颗枸杞豆去寻这三味,同时也要见证一个小男孩人生的启智之旅。有关文章的写作背景简单地介绍一下:

2、作者程海当初在乾县文化馆工作时,曾在乾县祝家堡驻队,路遇一位癌症病人,与其聊天时注意到,这位垂危病人对树叶的观察如此之细,那种生命临终结前对大千世界的感悟、对生命的留恋,使程海感触颇深,回去不久,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程海就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篇三颗枸杞豆。师:先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PPT板书)二、情节概括,提炼三味师:首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生1:“我”因为逃学在树林里邂逅三叔,通过和三叔的相处,“我”从他临终赠送给“我”的三颗枸杞豆中获得启示,成长为一名植物学家。师:你概括得很不错。但是提醒大家,故事情节的概括,如果能顺势点出这篇文章的主旨,故事就耐人寻味了,因为

3、好的故事总是耐人寻味的。生补充:三叔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教育“我”要珍惜时间,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师:很好。这个概括是有趣、有情、有思考的浓缩(),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人生三味的角度来品读人生。(PPT板书)情味、趣味、耐人寻味三、品读文本,找寻三味1.品读人物说三味师:刚才这位同学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看样子这篇文章里一定有不懂得珍惜时间的人。谁来说说?生1:“我”不懂得珍惜时间。师:我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PPT板书)我在文中读出了_味,从文中“_”处看出他是一个_的人(或:让我有_的感受)。生2:我从文中读出了趣味,从文中“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有山有水。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

4、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可以看出这片小树林充满了乐趣,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喜欢自己的故乡的小山村。师:你不仅概括了趣味,其实还概括出了情味,因为喜欢、有感情,所以说起来如数家珍。谢谢你,请你在白板上相应的地方板书出来,记得带上小树林里的小伙伴呦。师生对人物性格进行互动交流,品读文本的同时进行板书。小结:同学们的分享很精彩,不仅有对句子的品析,还有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原来这是一个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故事。这两个人交往的故事也发生在一个奇妙的地方。2.品读环境说三味师:小树林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我们不妨来说说小树林?师生对环境描写进行互动交流,品读

5、文本的同时进行板书。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你们有什么发现么?(将学生板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勾画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发现文章中蕴含的“三”文化)生1:我发现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和“三”有关的内容。师:这个发现真了不起,课文中原来藏着这么多妙不可言的三呐。三、解读文本,从三入手1.了解中国“三”文化师: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道:“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三”在中国文化中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是被赋予了深厚内涵的文化符号。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儒家修身 道家养性 佛家修心。但它们不约而同赋予了至高、至尊、至广的文化内涵。道家讲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以地位最高者为“三

6、尊”(君、亲、师);佛教“三宝”(佛、法、僧);众生所居之所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2.聊聊中国“三”文化师:这三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它们对三的理解和定义,通过长期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和渗透之后,已经成为我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不信,我们来说说看,进入抢答时间:(PPT展示)你知道有什么节日和三有关么?你知道什么成语和三有关么? 你知道什么故事和三有关么?你知道什么俗语与三有关么? 你知道我们课文中什么和三有关么?(请生开火车)师小结:三是实,是“吾日三省吾身”(生背);三是虚,是“三人行,必有”(生背);三是虚虚实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三”如此奇妙,我们不妨回到课文,对课文再作解读。3.重读文本再说“三”(PPT展示)(齐读)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有山有水。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面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生1:“三”是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的源泉。师:这样的“三”告诉我们:万物微小,却又生生不息;生命短暂,却又源源不断。(PPT展示)(齐读)他拉着我,坐在一根伐倒的树干上,把这朵花擎到我的眼前,说:“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什么?”我听见他的声音有点怪异,不由心里惊诧起来。“时间不多了。”他又重复了一句。什么时间不多了?我丝毫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生2:“三”虽然无穷无息,但“三”也是有

8、限的生命,不能浪费。师:这里的“三”告诉我们不经审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因为人生苦短,去日苦多。(PPT展示)(齐读)我还仔细看过香蒿、拉拉草、荠儿菜、蒲公英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太迟了!什么太迟了?太迟了生3:“三”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然一切悔之晚矣。师解:这里的“三”告诉我们:唧唧复唧唧,明日复明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PPT展示)(齐读)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师小结:“三”充满了生机和思考,充满了遗憾和警示,充满了约束和克制,三是有限又是无限,这就是文章中三叔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是一面镜子,让我窥见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他是一把钥匙,启迪我审视时间、生命和存在;他还是生命的密码,是遗憾的总结,也是追寻的开始。同时,三叔还是一个警世的符号,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伤及皮肉,而应该是征服心灵,提醒我们生命中不该一味贪图趣味、情味,还应该体味生命中的耐人寻味。今天这堂课,从人生三味到文化“三”味,又从文化“三”味重新咀嚼人生三味。我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把握当下,无愧将来,从有限中延伸出无限的生命思考,时时追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只有这样,我们才生命虽有限,却不枉此生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