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40111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

2、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将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3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0 g沉淀。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2%B24%C36%D50%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清新的空气B液态氧气C蔚蓝的海水D澄清石灰水4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B氧气用于气焊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用25%50%的酒

3、精给高烧患者擦拭身体退热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 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312110反应后质量/g未知40616A物质 Z 一定属于化合物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反应过程中 Y、Q 的质量比为 5:2D物质 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大量的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9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的是()A舍勒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伽德罗10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5、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1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12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

6、置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棉花的着火点150。步骤: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将U型管放入80热水中。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步骤: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燃烧着的棉花熄灭。(1)步骤中棉花和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2)步骤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3)步骤的操作及现象是_;(4)能证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步骤_。14根据下列装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用A装置制取氧气,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

7、式是_ ,基本反应类型为_。(2)用B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当看到有_时开始收集。(3)C装置也可用来收集氧气,如图放置时,氧气应从_(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C装置中充满水时,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端通入。(4)用A、B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直接的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铁夹未夹在试管中上部酒精灯中酒精超过了容积的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氧气收集完毕后,未从水中移出导管便熄灭酒精灯1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不宜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从食盐水中析出晶体,原因是_。(2)乙是验证质量守

8、恒定律的实验。若实验中红磷用量太少,对实验结果_(选填“有”或“无”)影响。(3)丙是探究铁锈蚀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实验。实验中不易生锈的是铁丝球_(选填序号);其中铁丝球与对比,探究目的是_。16小军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其作用是_。 (2)该装置还有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_。(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写两种):_;_。(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净水了!对此,你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是_,若要制得纯净的水,还需要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9、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配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含碘量20mg-30mg/kg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贮存方法避光、避热、密封、防潮请回答下列问题:(除第(1)小题外,其它题均需写出解题过程)(1)由食用方法和贮存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_;(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_;精确到0.01%(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_g碘酸

10、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精确到0.01%(5)若含碘量按最高量计算,若要摄入0.15mg的碘元素,则应补充该加碘食盐_g。18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丙氨酸由_种元素组成;(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I.空气(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2)利用图1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木炭磷充分燃烧过程中“压强时间”关系如图2,其中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

11、复到室温时两瓶内的气压。反应开始时,两个集气瓶中压强都瞬间变大的原因是_.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_(填标号).A红磷或木炭的用量多少对实验测定结果均没有影响B实验测得P1=P0,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C实验测得P2P0,原因是反应生成物状态为固态D利用图2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可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II.水(3)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填标号).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4)用图3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与b管中相连接的是电源_(填“正”或“负”)极。该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填标号).AH2O BH2和O2 CH和O在电解水过程中,图4所示关系正确的是_(填标

12、号).(5)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高效分解水,有望克服利用水制氢气的高成本难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

13、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C【答案解析】生成50g的沉淀需要二氧化碳为x,CO2+Ca(OH)2=CaCO3+H2O44 100X 5044:100=X:50x=22g所以消耗氧气为:2232/44=16g,碳元素质量为:6g,生成一氧化碳质量为y,2C+O22CO32 56 32-16 y32: 56=16:yy=28g,碳元素质量为:12g,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50100%=36%故选C3、B【答案解析】A清新的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B液态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正确;C蔚蓝的海水,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澄清石灰水,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B。4、B【答案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题目详解】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