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40074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这些你做到了吗 -浅谈高考文言文复习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瞿丽娟2012年高考已是尘埃落定,2013年的备考又将摆上日程。经过历史证明,文言文阅读已成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作了较大的调整,在文言文方面的调整除了赋分由18分增加到20分外,主要是把文言句子译文的辨析从客观阅读题中抽出,由I卷移到II卷,由选择题变为主观题,直接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考试说明变了,测试要求变了,文言文应怎样复习,怎样提高得分率?这无疑是广大高三师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对此略陈一孔之见。一、 阅读 阅读是培养语感,吸取知识营养,学习表达技巧的最佳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讲,大

2、量的阅读感知了大量的信息和语言现象,这些信息和语言现象积累得越多,书面语言就越发展,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就越强。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规律是:一遍读,动遮雾漫;两遍读,云开雾散;三遍读,则云雾难见。回环阅读:粗读细读重点浏览。通过回环阅读,考生便可较全面、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人物、事件、词语及语境等诸多信息,这就为解答试题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基于这种认识,高三前每个学期初,我都给学生开列出必读的优秀书籍的目录,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学生升入高三之后,除了指定一些优秀篇目外,我还在班上订阅了语文月刊、语文教学通讯、读者、羊城晚报等报刊。这些刊物上的文章语言规范,可读性强,很有文学价值和趣味性

3、,同学们读书看报的积极性很高,并从中吸取了许多营养。例如语文月刊的“习作园地”栏目,对学写记叙文极有帮助;“诗海探珠”中的诗词、散文中优美的文笔更是一种美的熏陶;“语文博览”中的文摘、史料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羊城晚报的短评栏目词锋犀利,评论性强,对于学生立意谋篇,学写议论文大有裨益。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考生最容易患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综观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

4、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就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何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通读材料后就能明白,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总叙之后具体写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计退凶奴,饮食与士共之,引刀自刭,天下皆为尽哀;突出表现了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廉洁自律、爱兵如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性格特点;作者对其大加赞赏和推崇。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既克服了先入为主、不

5、及其余的毛病,又利于局部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二 积累多读还不够,一些好文章,读一两遍印象不会深,我还督促学生做读书笔记。这也就是要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部分,熟记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掌握文言实词应注意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学习文言虚词,就要了解其意义、用法以及古今变化。“教纲”列举的120个实词和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18个虚词,乃重中之重,要多花时间,对那些精彩优美的句子,要求学生读熟并尽可能背诵下来。大作家巴金少年时就把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文章背熟。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出它们的好处,也

6、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集,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可见熟读背诵的好处。读得多了,背得多了,久而久之,自然融会贯通,出口成章。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在多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三/要有推断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查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因此,其正误必须根据上下文意推断。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比如上文举到高考语文2002年全国卷11题A项对“竟死”的理解,我们根据上下文,在“竟然因此而死”、“终究死在这上面”、“一直到死”几个义项中,很容易选择后者高考好的文言文,也是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推断。只有真正深入到那种语言环境中去,一篇文言文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