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蜡烛》有感范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0398402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蜡烛》有感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蜡烛》有感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蜡烛》有感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蜡烛》有感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蜡烛》有感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蜡烛》有感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蜡烛》有感范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蜡烛有感范文 读蜡烛有感范文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蜡烛,读后心里很不平静。 故事讲的是,一个单身的女子刚刚搬进了新家。新家隔壁住着娘仨。一天晚上,那一带突然停电了,那女子只好点上蜡烛。没一会,突然传了敲门声。原是邻居家小孩,小孩紧张地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她们家穷得连蜡烛都没有,可别让她们粘上了。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没有!孩子从怀里拿出了两根蜡烛,说:我妈妈怕你没有,让我给你送两根。女子听到这里,把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读到最后,我同情起送蜡烛的小女孩,痛恨那个阿姨了。阿姨不该把邻居家的好心当成驴肝肺。这样的事我就经历过了一次。 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伙伴正在开心地玩着,她奶奶突然把

2、我的朋友叫过去,说了一阵子话。朋友听到后马上就告诉我说,是她奶奶说我不是个好孩子,让她不要和我玩。我很生气,马上就回到了家里,想和妈妈说说这事。谁知道妈妈没等我说,就催我说:你朋友的奶奶今天没吃饭,你赶紧把这两块月饼给送过去! 我怀着委屈的心情,很不情愿地到了我朋友家。给我开门的是朋友的奶奶。我问老奶奶:奶奶,你家过端午节买月饼了吗?我刚要说妈妈听说你没吃饭,让我给你送两块月饼,老奶奶就没好气的说:没有!我心里很生气,当我告诉老奶奶,是妈妈听说您没吃饭,让我给送两块月饼时,老奶奶不好意思了,当着我的面告诉我的朋友,以后你俩要好好处,做好朋友。 通过故事和我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地误

3、解好人心,那样会很伤害人的。 作者简介:汤慧壹,是一位从没有踏进过正规学校大门的坚强女孩。该女孩患先天性心脏病,到了上学的年龄也无法走进校园读书。在女孩奇迹般的好起以后,10多岁的她要坚强,立志读书。仅仅在外辅导班辅导不到一年,就学完了小学四年级以前的全部程,新的学期将直上五年级读书。该女孩喜欢读书和写作。此作品完成于鲅鱼圈梦苑辅导班,推荐老师黄义年。 身临其境半截蜡烛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小说,我们分析小说时,大多数是以小说三要素入手,季锋老师巧妙地将人物、情节、环境三者相结合,而将这三者串联的线索,便是教会学生去“读”,去感受,例如在分析小女儿杰奎琳的人物形象时,对于“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

4、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嘛?”这句是分析杰奎琳的关键,在初步阅读之后,季老师请同学们划出关键词,对于“娇声”一次,季老师十分重视,首先带着学生去体会娇声是什么意思,然后模仿娇声的语气,进展朗读,并分析小女儿杰奎琳和大儿子、母亲的区别,再次指出“娇气”一词的重要作用,指导朗读,先由个别学生进展朗读,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全班合作朗读,在笑声中使得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形象以及杰奎琳成功的原因。 板块清晰季老师这节课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主题明确,内容清晰。季老师在教授这节课时,板块分的十分清楚,全文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母亲

5、、大儿子、小女儿,分别对这三块进展人物分析,教学目标明确,旨在让学生体会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智慧与勇敢,体会她们的爱国情怀,同时,三个板块即独立又统一,在独立的分析三人之后,季老师在宏观上对三者进展一个比较,得出他们有勇有谋、沉着冷静等特点。例如三人的出场顺序,二儿子选择与亲人同生死、共命运以及小女儿独有的“娇气”。 注重细节季老师的教学分析以找关键词入手,在分析每一板块时,季老师都会提示学生圈一圈、划一划最有特色或者最关键的字词,圈划出来之后,对词义进展探讨,在理解词义的根底上,理解词句,例如“一场危机似乎都过去了”,对“似乎”一词的理解体会。抓住关键词进展分析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把握细

6、节,一个不起眼的词,很可能就是把握一个人物形象的关键,比方伯诺德夫人把蜡烛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显眼”一次那么表达伯诺德夫人的机智。 迁移技法阅读是为了写作,在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之后,季老师便提问学生们小说阅读的感受,一位同学说出“一波三折”四字时,季老师要求学生们把这写在课文标题上。“一波三折”实际上是小说情节上引人入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一点,说明学生已经很深入的理解了课文,也是这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我认为,我们语文的任务不是把每一位学生变成文学家,而是帮助那些可能成为文学家的学生实现梦想。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牵涉到写作手法,使学生化外在的文字为自己的知识。 半

7、截蜡烛一文主要讲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母亲伯诺德夫人,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他们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他们一家为了保存住情报,为了保护国家,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地周旋,为我们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我读完全文后,我被一种精神所感动,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一天晚上,几个德国军官闯入了伯诺德夫人的家里,紧接着那“半截蜡烛”就被点燃了,他们一家知道只要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情报就会暴露,也同样意味着他们一家人生命的完毕,然而,伯诺德夫人一家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他们怀有一个冷静的心理,时不时的转动自己机智的大脑,这样“困难”一词就会在他们

8、面前销声匿迹了。 伯诺德夫人的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勇于和敌人周旋。杰克慢慢的站起来,伸手端起烛台,想要去柴房搬些柴点燃,用火的光芒来代替“半截蜡烛”,可是却遭到了德国中尉的厉声喝道。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便上楼去了。正当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真是因为对祖国有强烈的爱,才使伯诺德夫人一家奋不顾身、铤而走险;正是因为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才使他们变得机智、勇敢。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卓越的奉献,让我们的国家耸立在世界强国之中,不在重复往日英勇的中国军队战死沙尝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不再重复无辜百姓流离失所的场面。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