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39467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铁有磁性》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磁铁有磁性》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磁铁有磁性》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磁铁有磁性》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铁有磁性》教学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磁铁有磁性教学案例【背景】本课教学内容为修订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时磁铁有磁性。本课有三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二是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三是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虽然学生对磁铁能吸铁深信不疑,但对磁铁能吸什么和不能吸什么,在认识上是模糊的;他们对磁铁能隔物吸铁也是认识明确的,但往往认为磁铁能隔着所有物体吸铁。所以教材设计的两个实验从操作上分析是简单的,而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层面看,却能强化学生的认识,修正错误的看法。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方法和过

2、程。【过程】(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1、师:孩子们,你们玩过磁铁吗?是怎么玩的?(学生交流)老师手上这块看上去黑黑的、摸上去硬硬的东西是磁铁,磁铁有很多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吸住别的东西,他们有磁性。(实物照片:铁制回形针、铁钉、铁夹子、铁珠子、铝片、铜导线、木片、纸片、布片、塑料片、橡皮筋、玻璃珠)师:这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学生猜测)2、师:这只是你们的个人的观点,为了检验你们的观点对不对,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做实验)3、出示记录单让学生观察,了解实验所要做的事。老师把12种材料都装进科学学具袋里了,请大家先取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顺序,用磁铁逐样验证,并把实验的

3、情况发现写在记录表的验证栏里。4、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选好组长和记录员。5、教师巡视指导。6、交流汇报。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由此推知,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实验的结果和我们刚才预测的结果一样吗?(总结: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是铁做的 铌。 。)7、师:科学家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接下来我们利用磁铁的磁性来做一些事情。(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1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制的物体。那如果老师在磁铁与铁制的物体之间隔一层其它物体,比如说纸片、木头等,磁铁还能吸引他们吗?(引导归纳:隔着少就能吸,隔着多就不能吸。)2谁能

4、根据我们小组已有的材料,设计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两个问题来设计实验的方案,首先确定能不能吸,然后探究能吸多少,最后可以更进一步研究什么情况下不能吸。)3根据已有的材料进行实验,也利可用身边的材料,如:自己的手,衣服,书本等作为阻隔物。4学生自主探究,填写实验记录单。5、汇报实验结果小结:从我们的实验可以知道,磁铁隔着纸片、木片、布片、塑料片都能吸铁。(引导学生得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概念。)下面老师就用磁铁的这一个特点把这条概念固定到铁板上。有了神奇的磁铁,我们就能检验哪些物品是铁制品。(三)利用磁铁检验铁制品(可演示)1、揭开“验钞机”的奥秘,其实就是一块磁铁

5、。看来老师用磁铁做的验钞机不能检验钱币的真假,却能检验什么?(检验物体是否是用铁做成的)2、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不同版本的5角和1元硬币各2个,当磁铁靠近的时候,硬币能否被吸引?学生先猜测,教师用磁铁验证。教师用磁铁吸起卷笔刀,引导学生重温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概念。【反思】科学探究的进行,需要建立在材料的基础上,是一个以原有知识经验为支撑的层层深入的过程。所以,在设计本案例时,我首先十分强调材料的结构性与使用的高效性。把“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两个验证性的实验,利用同一组材料进行研究。使课堂环节紧凑,科学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材料的频繁更换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我把原教材中“探究得出科学概念1运用概念1识别铁制品探究得出科学概念2”的过程,调整为“探究得出科学概念1探究得出科学概念2运用概念1和2来识别铁制品”的顺序来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材料的安排,更是因为生活中的物品组成的材料比较复杂,仅凭磁铁能吸铁的单一知识难以解释磁铁吸起卷笔刀和钢芯镀铜的5角硬币等现象。所以调整教学顺序后,不仅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得到训练,也保证了科学概念和科学解释的严密性。因此,本案例的教学思路可以概括为:把众多的实验器材结构化,提高使用效率;把分散的探究实验组合化,形成理论支撑;把深奥的科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习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