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38732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压力性损伤,常发生于长期卧床、不能自由改变体位者及危重病 患者等,且由于皮肤表层保护屏障受损易受到外界来自皮肤、胃肠道、 尿路黏膜的微生物感染,常伴发菌血症;若进一步发展,轻症表现出 局部反复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创面;重则引发全身败血症、骨髓炎等 甚至危及生命。压力性损伤因其治疗难度高及医疗成本增加等,依旧 是临床医生经常面对的难题。什么是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PI)又被称作压力性溃疡、压疮,是骨隆突处 的皮肤或软组织因受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等压力的作用导致局部发生 损伤。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因素压力性损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致病因素 、风险 因素 、影响愈合因素等,且上

2、述因素并无明确分界线,如营养不良 既是致病风险因素,亦是影响愈合因素。同时压力性损伤的发展、预 后与患者住院周期、医疗花费及生活质量皆有较大的相关性。致病因 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外部因素包括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内部因 素包括年龄 、发热、低蛋白血症、自主活动受限等。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早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防护计划,确认危险因素及防护优先级 别。重视专业防护及治疗护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压力 性损伤的发生、发展。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护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经常评估患者情况,调整全身状态,加强营养,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健康宣教,不断增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意识;做好减压护理:合理应用气垫床

3、、减压垫等;定时翻身,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间歇解除身体各部位的压力,对高危部位有选择性地使用敷料保护,是预防压力性损伤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不可忽视低危险等级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重视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如导管、吸氧管、通气管道、颈托、支具等。压力性损伤的治疗就整体治疗来说,应首先纠正原发疾病的同时,及时全面评估 患者的营养状况,常规评价患者体重及其营养摄入情况,积极纠正营 养不良;同时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压力性损伤预防的健康宣教,家庭 护理亦甚为重要。局部治疗是针对创面进行处理,主要以局部手术和保守治疗为 主。目前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清创术及局部皮瓣转移术等术 式(临床实践表明,清创术中选择

4、合适的消毒剂有助于创口愈合(帝 肤葆液体敷料),研究证实初期积极行相关的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预后较好。然对于进展及中后期患者行清创术固然可以减少坏死组 织的重吸收,但因正常与失活组织混杂,为了防止清创不彻底而选择 扩大清创范围,导致周边正常组织受到损伤引发患者严重疼痛,恐惧 感加重,故而患者排斥手术,导致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下降。另外, 重建部位和毗邻组织受组织缺少,供养能力差等因素的影响也极易发 生压力性损伤的复发、切口裂开等,此时对于创面的修复则更为艰难。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生物敷料、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药物治疗等,利 用外用药物的化学活性、微生物的污染和溶解、炎症过程的原理,并 结合冲洗

5、祛除创伤表面组织碎片以及换药的方法。负压引流技术在目 前临床应用广泛,其通过高分子泡沫材料帮助创面保持清洁,且压力 分布均匀,可有效改善深部创面的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同 时牵拉周围组织,进而快速缩小创面,临床效果确切。物理干预疗法 主要包括紫外线 、高压氧、电刺激等,电刺激可直接刺激肌肉力量 改变,间接影响压力的重新分布,同时还可以增强胶原蛋白、 DNA合成、ATP浓度等细胞活性,增加组织灌注,减少水肿,促进血管再生和趋电性,诱导细胞迁移,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另外,中医治疗压 力性损伤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有研究报道应用传统中草药和针灸 等中医方法治疗压疮效果确切,且具有安全性高、治疗花费低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