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徐卫东.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38169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徐卫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徐卫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徐卫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徐卫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徐卫东.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的低碳生活【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萌发环保意识。2、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低碳生活。【活动准备】:1、向祖父母(爷爷、奶奶)了解过去的购物情况,用绘图或家长记录的方式填写购物调查对比表(如下表)。2、用废泡沫、积木等搭建成“邋遢市”和“新干县”,其中邋遢市里散乱放着一些垃圾(香蕉皮、酒瓶、纸盒等)。3、5只贴有5种标志的5只垃圾分装桶。4、有关处理垃圾的视频。【活动过程】:一、评选“卫生城市”1、引导幼儿观察用废泡沫、积木等搭建成“邋遢县”和“新干县”,比较新干县和“邋遢县”的环境,启发幼儿说出你喜欢哪座城市?为什么?如果你住在新干县你感觉怎样?2、请幼儿用

2、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邋遢县,如果你住在邋遢县会有什么感觉?4、教师小结:邋遢县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新干县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些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吗?二、统计自己一天的垃圾数量1、统计自己一天会产生哪些垃圾 从早上到晚上,如早餐的牛奶盒、包早餐的塑料袋子、区角活动时剪下的废纸、吃水果后的苹果皮、香蕉皮等,吃零食所剩下的包装袋、中餐时老的菜帮子、烂叶子、擦嘴用的餐巾纸等,晚上吃的零食包装袋,牛奶袋等等。三、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视频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哪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

3、成哪些新产品。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 ,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讲解“回收利用”标志的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如下图)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四、我们如何低碳生活1、将购物调查表拿出。讨

4、论:过去和现在的购物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哪些方法好?2、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哪些购物方法可以继续采用? 讨论: 我们可以从自身哪些小事做起?(如:不能浪费纸张,尽量不用一次性纸制品;去超市自带购物袋;把啤酒瓶、牛奶瓶送回店里回收利用,等等。)教师总结:只要大家都自觉做到不浪费纸张,尽量不用一次性纸制品;去超市自带购物袋,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尽量步行;等等这些,那么你的生活便是低碳的、健康的生活。五、游戏,整理邋遢县 组织幼儿清理邋遢县的垃圾,分别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标志分装桶,请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分一分,幼儿了解到一些物品可以循环使用,如小瓶子、易拉罐、小纸盒等;一些物品可以回收后再利用,如旧衣服、塑料、橡胶制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