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380693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三月份月考政治测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市第十八中学20142015年下学期七年级3月思想品德测试卷 出题人:谭幼宏 审题人:李艺本试卷为闭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共60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自尊的含义是自我尊重 不向别人卑躬屈膝 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A. B. C. D.2. 下列属于自尊表现的有 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允许别人指出自己

2、的缺点 取得成绩后,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每天我都是穿戴整齐后才去学校A. B. C. D.3.个人自尊与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A.祖国和民族的自尊与个人自尊之间毫无关系B.两者紧紧连在一起,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个人也很难有真正的自尊C.个人的自尊大于祖国和民族的尊严D.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大于个人自尊4.世界上最美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知耻是最美的服装。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尊。以下关于知耻与自尊的说法正确的是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 不回避缺点、改正缺点,是对自己

3、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尊的表现 真正有自尊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A. B. C. D.废话,敢拒载我就投诉你5.小玲上了初中以后,处处和同学攀比,要求父母给她买国外的衣服和学习用品,一旦父母拒绝了她的要求就赌气不去上学,这表明小玲同学A.自尊心强 B.有志气 C.虚荣心强 D.知耻6右图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B.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D.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7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善意的提醒不予理睬,坚持自己的做法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善意的提醒能使人意识到自身缺点、盲点、误区

4、善意的提醒使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大胆尝试,增强自身实力A. B. C. D. 8豁达是一种大度和宽容,豁达是一种品格和美德,豁达是一种乐观的豪爽,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洒脱的态度下列能体现豁达这一品格的是A.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全盘接受,言听计从C.斤斤计较,据理力争 D.绝对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9. 每当我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时,总会感觉很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能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 别人不仅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陷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得理不饶人,即使自己错误,也非要找到各种借口掩饰A.

5、B. C. D. 10自信的人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下面最能体现自信心的一项是A.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加强了营养和锻炼,长高了不少 B.我昨天病怏怏,对什么事不感兴趣,可今天我的精神好极了 C.今天穿了新衣服上学,得到同学的夸奖,自我感觉好极了 D.虽然我这一次英语成绩不太理想,但我找到了原因,相信下一次会拿到理想的分数11.一个人如果错误的评估自己,就有可能走进自信的误区,产生A.自尊的心理 B.自卑的心理 C.自负的心理 D.自负或自卑的心理12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对自己的认识是片面的 自负者追求的目标根本不能达到自信者的依据是真实的 自

6、信者所追求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A. B. C. D. 13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它们的共同点是A.追求的目标都过高,不可能实现 B.两者都过于悲观,遇到挫折灰心丧气 C.两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会使人远离成功 D.两者都过于自信,可能给人带来高涨的情绪14.从2003年4月1日至今,中国共派出17批官兵战士赴刚果(金)维和部队进行维和行动。这些青年战士们坚持发扬中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出色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得到了联合国有关方面和当地人民的高度评价,为祖国争光,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自信。从事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在国际交往中要自觉的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 我们应

7、该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个人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一个拥有民族自信心的人,他的自信将更具意义和价值 在国际交往中坚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A. B. C. D. 你怎么不学习?我智商太低,不学了15右边漫画中的同学的说法表明他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 有自卑心理 相信自己、尊重自己 面对挫折,自立自强A. B. C. D. 16.韩红虽是国内流行乐坛不可多得的创作型唱将,但她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不自卑,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最终获得成功。韩红的事例告诉我们自信的人乐观,能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人生 自信的人进取,不畏艰难,不断克服困难 自信的人看不到自身的缺点 自信的人专注,目标明确,

8、全力以赴完成任务A. B. C. D. 17.假如人生是一条小溪,自立就是冲击岩石的激流;假如人生是一条路,自立就是斩断这条路上荆棘的镰刀;假如人生是一条航道,自立就是带领你乘风破浪的船帆。这说明人生需自立 自立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前提 自立有利于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 只要自立就能战胜一切困难A. B. C. D. 18.右边漫画蕴含的道理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自立就是凡事靠自己,拒绝他人的帮助 要在社会生活中锻炼自立能力遇事有主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 B. C. D. 19.告别依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A.独立生活 B.拒绝帮助 C.摆脱父母管教 D.我行我素20.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

9、能力的过程。下面是在某中学捕捉到的一些画面,你认为属于自立表现的是A.上课十分钟后,小明才匆匆忙忙走进教室,原因是他爸爸出差没人叫他起床了 B.自习课上,小红只把数学题目读一遍后,就急忙向同桌求救 C.校门口,小娟告别送她上学的爸爸,并叮嘱放学要及时来接她 D.小强分配完劳动任务后,自己也和同学们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用老师监督21.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A.自强 B.自立 C.自主 D.自信22.当今社会,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中学生是否参加家务劳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下列对此看法不正确的是A.中学生学习任务比小学重,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做家务上 B.做家务可以培养中学生吃苦

10、耐劳、注重亲情的优秀品质 C.做家务可以提高中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做家务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自立能力和责任感23.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李军学习了走向自立人生一课后,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愿望。他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做法是A.拥有愿望就足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B.模仿电视、报纸上自立自强人物,成就一番大业 C.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D.大胆地投身于社会实践,逐步培养自立能力24.下列有关自强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B.自强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落后于人 C.它是一个人活出尊严和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D.自强对一个人的

11、成长具有巨大作用25.自强精神的表现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有理想,有志气,不卑不亢 好高骛远,浅尝辄止A. B. C. D.26.培养自强精神应该从A.成年开始,因为只有自立才能自强,成年后我们已经具备自立能力 B.成年开始,因为那时我们才会有自强的能力 C.少年开始,因为这时是我们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 D.初中毕业开始,因为这时我们完成了义务教育,才有时间锻炼自己27.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而是知难而进,在百折不挠中奋起。这体现了我们民族A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 C.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D.勤

12、劳勇敢的民族精神28.一个人能否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 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父母是否辅导孩子学习 B.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偏爱与照顾 C.是不是在名校就读 D.自己主观想不想自强29. 自暴自弃表现在不思进取,落后也不关紧要 不求上进,成绩好坏也无所谓 得过且过,混一天算一天 懒惰成性,怕吃苦A. B. C. D.30.2014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甘书杰是广西南宁人,现就读于桂林理工大学。年幼时爸爸去世,他一边读书一边照顾体弱多病的妈妈。他从来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而是努力改善着家境,让母亲有幸福的未来,让父亲在天之灵能得以慰藉。他以奖学金交学费、以兼职抵生活费、以比赛奖金补贴家用,弘扬孝道、感恩祖国。甘书杰的经历告诉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