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38013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和省略乘号的写法,认识a ,理解a 的意义。2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3渗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提高抽象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引入新课1呈现杭老师来自D市的H学校。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事物名称。2呈现华南实验学校占地约90000平方米,有

2、宽敞明亮的大礼堂,能容纳800人,还有丹阳市首屈一指的校园图书馆,藏书W万册。体会字母也可以表示数。3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用字母表示事物名称或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4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操作做抓小棒的游戏。1. 明确操作要求: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要比老师抓的多2根。2. 教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抓出相应的根数。在此基础上提问: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教师板书出师生抓小棒相对应的根数。3. 老师抓一大把时,问:这时每个学生又该抓几根呢?(1)引导学生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师生抓小棒的根数。(2)体会用字母不仅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

3、量之间的关系。(3)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当a等于60时,每个学生抓几根?当a等于200时呢?(4)理解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二)根据直观图形用字母表示数1. 摆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1)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2)如果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a)根,a表示什么?这儿的a可以是哪些数?(3)当a等于6时,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当a等于20时呢?2. 摆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1)摆a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a表示什么?(2)出示另一个正方形,用a表示边长,问这时的a表示什么?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3)体会同一

4、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三)教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1)自学课本P106的最后3行。(2)师生交流,结合具体例子分别说明字母和数、字母和字母相乘的简写方法?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做想想做做的1。(1)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反馈矫正。(2)比较2和 的不同点,根据的值,分别求出2和 的值。2做想想做做的3。出示线段图,理解图意,自主提出问题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3. 想想做做的4。“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

5、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四、师生小结,积极评价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6、。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在师生共同小结的基础上,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发明人韦达,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