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376311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练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时练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时练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时练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练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练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4、7、9、10产业转移的影响2、3、5、6、8、11、12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13页)(2011枣庄模拟)2010年是我国的“扩大开放年”,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期。结合下表,回答13题:目前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水平环保门槛珠三角某市5 000万元30万元左右1 500元左右禁引污染企业粤北某市5 000万元2万元左右500元左右免征排污费1.有关珠三角向粤北地区转移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

2、环境污染较轻2.结合珠三角的做法分析,对于东南部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A.B.C.D.3.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要鼓励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要降低“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B.C.D.解析:1.A2.D3.D本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第1题,通过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招商门槛和环保门槛高,会将生产规模小和环境污染重的产业转移到粤北地区;土地价格和平均工资高,会将占有土地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转移到粤

3、北地区。第2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不断上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将原有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后,既扩大了市场,又可以集中资金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第3题,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应提高引进产业的选择标准,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1蚌埠检测)如图表示设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企业的用人规模和企业所处的地区。读图,回答45题: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主要设在种植园农业区B.企业主要设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C.人均GDP越低,用人规模越大D.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企业最多5.下列

4、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B.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C.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D.在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步伐解析:4.B5.C第4题,根据图上信息可知企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第5题,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因而,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在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步伐。6.(2011烟台诊断)最近

5、,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省市都调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出了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A.B.C.D.解析:D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靠大量消耗资源获得的,这显然不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广东等地提出向“效益东部”转化,就是为了使经济更好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通过发展科技、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措施来解决。(2011太原模拟)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读图,回答78题:7.跨国公司将汽车厂设置在中国的

6、主要原因不包括()A.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B.跨国公司所在国汽车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C.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汽车工业的迁出地用地紧张、地价上涨8.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移出,肯定会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实力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7.C8.B第7题,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不如发达国家先进,跨国公司将汽车厂建在中国主要是为了开拓市场和降低生产成本。第8

7、题,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移出,有利于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产业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同时也会引起区域地理景观发生相应的变化;产业转移对迁入地而言,承接的多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高污染产业,这有可能会加大迁入地的环境压力,但如果在产业进驻的同时就采取防范措施,环境问题仍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的。如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图回答910题:9.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B

8、.原料C.市场D.动力10.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该公司在第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A.品牌优势B.成本优势C.管理优势D.技术优势解析:9.C10.B本题组以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过程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的理解及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第9题,由图分析可知,无论是第阶段在中国生产产品销往a、b、c三国,还是第阶段在a、b、c三国设分厂就地销售产品,都是为了占有市场。故市场因素是该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第10题,该公司在第阶段中产品的出口销售要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故其成本优势会逐渐失去。随着公司的发展,品牌、管理、技术优势会加

9、强,而不是失去。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14页)11.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以和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2)、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20世纪6070年代的转移和80年代的转移,主要是以型产业为主。(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4)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解析:济南虽不在山东半岛,但属半岛城市群。日韩产业向山东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距山东半岛较近,山东半岛市场广阔,劳动力廉价丰富等

10、。答案:(1)济南青岛(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劳动密集(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4)地理位置靠近日韩;劳动力廉价且丰富;市场广阔;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内部交易成本低等。12.如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图示转移图可以看出M和N之间转移的是生产企业,而不是研发中心;对于M地区而言生产企业移出,减少了环境问题,提高了环境质量;而对于N地区而言却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变化。答案:(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