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发言材料.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373303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发言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项目发言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项目发言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项目发言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项目发言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发言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发言材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中实现新跨越潘口乡是全省在建最大水电工程潘口电站的施工区,是小漩电站的所在地,是谷竹高速竹山县县城互通、跨堵河大桥等控制性工程的重点乡镇,随着2011年小漩防洪堤、一级路、竹山一中等重点项目陆续落户潘口,潘口乡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工地。在重点项目摆布,各类矛盾交织叠加的情况下,潘口乡党委政府没有畏缩不前,而是勇于面对,取得了一连串闪耀竹山的成绩。2007年10月28日凝聚全县40年梦想的潘口水电站开工建设,2009年10月26日顺利截流,2010年11月15日大坝达到348米封顶高程。小漩电站于2008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2009年11月10日实现截流,2010年12月

2、机坑浇筑到237米高程。政府移民站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优秀移民站。谷竹高速公路共涉及拆迁安置148户、耕林地征用1200余亩,过境路段率先实现全线开工。与此同时,305省道外环线、小漩防洪堤开工建设,潘口水电站开发区建设的序幕全面拉开,重点项目建设高潮迭起。2007年以来,潘口乡共为重点项目建设征地1万余亩,移民搬迁2000余人,越级上访记录为零,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程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中,潘口乡党委政府实行“五个一”的办法保障工程施工零干扰,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套实施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

3、制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积极与业主沟通联系,以项目目标为基准倒排工期,对每个重点项目制定详细的建设进度表,制定具体推进计划,加大督促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同时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分类指导,做到分解目标到月、明确工作到周、细化措施到日,全方位跟踪、全过程服务,切实做到目标、任务、要求、措施、进度、人员“六明确”。保证各个项目建设班子拿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服务项目、协调项目、推进项目。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乡广大干部职工、乡直单位和项目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全乡上下重视项目、齐抓项目的良好局面。具体措施为:每一个项目一套班子,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每一个建设工地,

4、有一名分管领导任指挥,一名干部具体协调;每一个重点工地,加派一名派出所干警负责维护工程秩序。每一个专班抽调一到两名乡直单位人员,加强部门协作。二、加强土地保障,确保项目建设按时间节点快速推进潘口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服务业主、工程第一的政治观念,克难攻坚、善啃硬骨头的战斗精神,化解矛盾、确保稳定的责任意识,在项目未核准,补偿政策未出台的情况下,创造了先用地、后征地,先拆房过渡、后建房,先建设、后补偿的“三前三后”工作法及时为两大电站征用各类用地8000余亩。2007年9月因临建工程的需要,一个月征地1560亩。2007年11月我们用5天时间对潘口河河口27户移民实现了整院搬迁

5、,拆房102间。2009年5月,原石料厂废弃,新石料场紧急开工,我们用一个星期征用响水洞耕林地800亩,确保了施工队三天内进场施工。保证了潘口电站于2009年9月26日提前截流,创造了小漩电站当年开工当年截流的记录。谷竹高速采取“三集中”(集中干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的方法推进工作,实行“三到场”的方法化解矛盾,2010年4月和8月分别仅用一周时间全面完成148户房屋拆迁和1200余亩耕林地征用任务,保证了在沿线乡镇中率先取得实在性开工,受到省高速公路指挥部的通报嘉奖。三、深化政企共建,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潘口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政企联席会,进一步完善了政企共建机制,围绕打造政企共建的示范、互

6、利双赢的典范的总目标,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化解工程矛盾,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最优施工环境,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施工、顺利推进,创造了“潘口速度”铸就了“潘口精神”,打造了“潘口模式”。在政企共建机制下,成功解决了电站放炮影响房屋、临时用地征占等棘手问题,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 四、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动项目建设超速推进 实现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目标,关键是需要领导干部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潘口大建设的浪潮中,潘口精神得到了进一步锤炼,特别能战斗、能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善于做群众的“四特精神”已成为潘口干部的一种标志;抢晴天、战雨天已成为一种常态;“5+2”、“白加黑”已成为一种制度

7、。至潘口电站2007年初开工以来,潘口乡党员干部取消了双休日,工程不停、工作不止,连续四年大年三十、初一、初二都有乡村党员干部坚守在工程一线。五、优化建设环境,全力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氛围,潘口乡着重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宣传发动。利用各种资源,全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以此在全乡上下全名动员、全员服务、全面协调的高潮,从而确保全乡重点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快速推进。二是突出思想解放。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让广大干部在活

8、动中找差距、查问题、转作风、强服务、阔思路,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统一了全乡上下的思想和行动,广大领导干部破解难题、加强服务的本领得到有效加强,一批影响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三是突出环境整治。开展了“整治发展软环境、建设服务型机关”活动,让全乡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加强软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全面增强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和效能型机关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实行行政服务承诺制,巩固和深化为一站式便民服务,变管理者为服务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注重服务形式为注重服务效果,变服务一时为服务终生,变低层次服务为“星级服务”,全力清除影响发展环境的种种“顽疾”,着力打造一流的政策扶持环境、社会服务环境、法治管理环境和政治舆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