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谈(已发表).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370732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谈(已发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谈(已发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庭教育谈(已发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谈(已发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谈(已发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 庭 教 育 谈新化教师进修学校:杨晴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与“公种生公,相门有相”若合一辙的古代民间谚语看似封建伦理,危言耸听,可不无有其相对的一面。不然,几个同龄的孩子,生活在同一个村落,学习在同一个班级,为什么他们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个性发展却千差万别?原因有其先天性的本能与后天性的家庭启蒙教育不同而已。呱呱坠地时的几声啼哭,落地后贪婪的几口母乳吮吸,不教自知,这是先天性的本能。至于言谈举止则靠孩子自身从视、听、学上长期积累,其间最靠近孩子的是家庭人员,特别是父母,他们模仿家庭人员走路、说话、交往、甚至习俗嗜好,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子不教,父之过”。这样看

2、来,父母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影响如此深远而责任如此重大,作为父母又怎能推诿,我以家长和身居教学一线教师的双重身份对家庭教育谈点浅见:一、自我检点,做好孩子的先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电视公益广告妈妈,我帮您洗脚,这一生动的画卷,不就展示了一家人老中青三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孩子从妈妈对妈妈的行动中丰富了自己对妈妈的内涵,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这是何等和谐高尚的一幕,这就是直观教学,最能触动人心的一课,不有妈妈对妈妈的爱,又怎能牵动孩子对自己的爱?目下,有的家长整日整夜围在牌场赌桌,泡在花街柳巷或酒团饭局,来往的人,尽是些江湖流浪,他们考虑过耳濡目染的后一代将是怎样的呢?近朱者赤,近墨者

3、黑,上梁不正下梁歪,未能正己,焉能正人?他们正经八儿舍恶就善的教训能被后一代心悦诚服接受吗?假如后一代反问“您怎样哩?”你又如何作答?孟母择邻,你这邻能适合后一代的健康成长的条件吗?读王安石伤仲永之文,未尝不使人唏嘘慨叹:一个农家出身,年仅五岁,笔墨纸砚没见过的孩子,指物作诗立就,并文理皆有可观,能不令人惊诧?人非生而知之,仲永不是生而知之而何?是天才,是神童,假如有良好的家庭,择师而教,择友而邻,加上自己兀兀穷年,定能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何乃不称前时之闻,卒至泯然众人。作为仲永家长,葬送孩子前程,其咎难辞。“子不教,父之过”这就是一面镜子,不管孩子先天性拥有多大本能,最终毁在不称职的后天性的

4、父母的影响下。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民族的悲哀,是故做为父母举手投足,无不在审慎中,让孩子终身受益,这就是教好后一代的起码条件,一失足成千古恨。二、呵护孩子,切忌撒手不管或娇生惯养。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子爱女,在情理中,自提携襁褓到学步成人,饥为食,寒为衣。学诗学礼,无不倾注着父母心血。父母是保护伞,遮风挡雨;父母是庇护神,有求必应,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多陪孩子,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表扬纠偏,因材施教,是教好孩子走向成功的必然途径。就目前看家长对孩子的教养走正中轨道者有之,偏离轨道走向左右两个极端者亦复不少,走右极端的,大半是事业心强或者是游手好闲的家长,特别是打工仔家

5、庭,他们双双常年漂流,把孩子交给空巢老人或者全托管的芸芸众生学校,一年回家一次或几年不回,孩子到底怎样?全是未知数。留守儿童失去的是家的温暖,失去的是父爱和母爱,在冷冰冰的环境中,过着莫知所向,凄惶孤独的生活,说实在话,七八十岁笨手笨脚的老人,怎能管好七八岁、十几岁活泼爱动的孩子,即使交给学校,这么一大群,老师在方方面面能管好吗?杯水车薪,只好任其发展。社会主义新人,是在层层把关良好的教育中,是在特定的环境影响下千锤百炼产生的呢!走左极端的也大有人在,小学有、初中有、高中也有。孩子八九岁了,早晨家长还会给他穿衣服,洗脸,中午把饭送进学校,老太婆一手端饭盒,一手执调匙,一口一口地送进孩子嘴里,虽

6、说小皇帝、贵公主,如此娇惯,以后生活怎能自理?习是养成的,惯了想改就难了。用钱大手大脚,买零食、买玩具,不计成本,孩子开口,家长照办,可惜天上星星摘不了。初中、高中已是五尺汉子的孩子,家长卷起铺盖相随陪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难怪一大学毕业的女生,爸妈不在家,她做了两样时新特殊的菜招待老师;豆腐里放醋,鸡蛋里加糖,弄得老师有口难言,啼笑皆非。娇惯,培养的是废物,只有抽象的书本知识,谈不上人才。三、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严防拔苗助长。人的体能是有限的。譬若举重,只能承受50公斤压力,就不能举75公斤,更不能举100公斤,超负荷就会使肌肉骨骼遭到损伤或者一蹶不起。也似呷饭,不能一口呷完一餐,更不能一

7、餐吃完三餐饭,一口吃出个胖子,这是幻想。日常生活中根据人的体能强弱,总结出机关工厂三八制。学生分高、中、下三等,年级越高,节数越多,课时越长;年级越低,节数越少,课时越短,并在七天中确定一天为星期日,现改为双休日。使人们在体能上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便于更好地工作学习,逸就是为了更好地劳;弛就是为更好地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科学的论断,这是人在自然规律实践中得出的总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为了查漏补缺,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延请家庭教师授业解惑。听过一则惊人事迹:一家长为使儿子升上重点高中,在节假日长期聘请了四个不同科目的教师,早晨外语,上午语文,下午数学,晚上理化,时

8、间虽短,肠胃俱全。结果呢,落榜了。看似苦肉计,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两种结果呢?原因黄盖愿挨打,瞒过了曹操,演好了孙刘合奏曲;一个不自愿,在故纸堆中翻来覆去,刚好熬过五天,本想利用假日,吸口新鲜空气,赏赏自然风光。迫于高压,只好在补课教师讲课时,自己在恹恹欲睡中忙里偷闲,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拨而射之,物极必反,浪费的是时间、金钱,收到的是有种无收的下场,怎不让人心寒?明眼人瞄准了这些家长的心态,推出了花样齐全与学生有关的补习班、加强班,短期的、长期的、大型的、小型的招生广告。患得患失的家长经过几番思考后,终于抛出老本,走进他们布置的小天地,舍逸取劳,哪管孩子意愿?曾听说过一位旅美老人介绍美国

9、的教育概况:他孙子在中国读到三年级后转学美国就读,初到美国时深感失望,孙子的书包是干瘪瘪的,上课时间每天只有两三小时,除此而外,就是老师带着游山玩水,逛商场、进图书馆晚上也不作业,哪像学校?更像托儿所。可一年下来,孙子的成绩跨了不敢想象的一大步。原由他们所注重的是学生实践中的创新精神,不似中国古代的八股,也不似中国早些年公式化的应试教育。他们的游、玩、逛、进是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在兴趣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探索自由空间的无穷奥妙。我们不能挤出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地翱翔,反而剥夺法定的休息时间,开历史倒车,拉孩子的后腿,这不是时代的罪人吗?孟子曰:助苗长者,害苗者也,其斯之谓欤!四、自我更

10、新,是当今家庭教育的新要求。搞好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家长的素质,能否赶上当今教改的步伐,与时俱进。自我更新,是当今家庭教育的新课题与新要求。的确,应试教育的内容比之明清八股取士虽有差异,但目的尽同,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为了跳龙门,魁虎榜,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哪还有闲情逸致去想所当然。素质教育这一改弦易辙历史性的转变,为我们拓开了新天地与浩瀚无边的学习空间,许多新问题在向我们挑战,学习难度增大。这些问题、难度,不仅只是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家长的辅助能力,高、初中的知识内容设计到小学二三年级。记得三年级有这样两道数学题:1、在一个周长

11、为30厘米的长方形中,裁出一个最大边长的正方形,请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初看这题,此题无解,因为已知条件太少,变数太多,但有点数学知识的家长根据正方形四边是相等的,用30除以4得出边长为7.5厘米,可结果却与长方形这已知条件不符,且三年级没涉及小数,只能用30除以4等于7还余2厘米,把这2厘米平摊在长方形的长边上,所以得出原来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7厘米,裁出的正方形边长为7厘米才是正确的。2、小明今年24岁,他一共过了6个生日,请问他是哪月哪日生的?按理说小明应该过了24个生日,为什么只过了六个生日?不懂天文历学,能正确回答平年2月28天,闰年29天,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得出六个生日的得

12、数吗?月份有大有小,时空又如此之长,不展开想象行吗?至于语文中用“南辕北辙”、“声东击西”、“此起彼伏”、“兔死狐悲”两两相反相成的词语成句,家长又怎么理解他们的真实内涵?说真的,单凭老一点的知识是满足不了孩子欲望的。学,然后知不足。这不只是问题的本身,还会涉及到孩子成长的大问题,作为家长,包括我这双重身份的家长,跟着孩子的课程按部就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才能引导、辅导好自己的孩子,与时俱进,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植幼苗的温床,根壮茎粗,才能绽放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卫星的助推器,火凶焰猛,才能射向蓝天,遨游太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迈好了第一步,才有坚实的第二步,第三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