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36472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税金融交流会发言稿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是兔年春节过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县性的重要会议,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财税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财税金融工作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财税金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财税金融工作。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要充分肯定财税金融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竣挑战,全县上下特别是财税金融系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感,深入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力以赴抓收

2、入,千方百计保增长,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亿大关,达到2.35亿元,同比增长43.6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33.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超过预期目标6.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二。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900万元,增收436万元,增长29.78%;地税部门完成6750万元,增收2241万元,增长49.7%;财政部门完成6736万元,增收1146万元,增长20.5%。 2、财政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完成税收收入1.08亿元,增长46.42%,占一

3、般预算收入的70%,高于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特别是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耕地占用税等主体税种增幅较大,全年累计完成8242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3.5%,分别同比增长21.69%、22.04%、150%、36.28%;完成非税收入4623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30%,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3、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65亿元,同比净增支出1.24亿元,增长27.57。财政投入向“三农”、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民生领域倾斜,向城乡基层倾斜,公共财政的职能日益凸现。全年安排农业专项经费7052万元,增长51.

4、8%,其中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涉农补贴3330.8万元,增长37%;安排卫生专项资金5207万元,增长98.8%,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853万元,使全县86%的农村人口享受到医疗保障;安排教育专项资金4498万元,增长33%;安排文化事业专项资金309万元,增长77.5%;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资金5313万元,增长32.9%;安排村(居)级运转经费870万元,全县各行政村和居委会的运转经费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村专职干部工资提高到每年4800元,同比增长100%。 4、财源建设进一步加强。2011年县财政安排新型城镇化

5、引导资金150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引导资金390万元、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260万元,有力地撬动了产业发展和财源开发。全县招商引资项目17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家,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5家。全年完成工业实缴税金1.14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4.7%,工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金大地公司、铜电公司和中方电力公司三家骨干企业分别完成税收2340万元、1548万元、221万元,其中金大地公司和铜电公司税收增幅分别达到2.1倍和1.1倍,成为推动全县财税收入大幅度增长的中坚力量。 5、争资融资工作取得较大突破。抢抓中央实施4万亿新增投资计划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专项资金。全年

6、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8亿元,其中县发改局口子争取的项目到位资金就达9091万元,项目资金过1000万的有水利、卫生、交通3个部门,上100万的有教育、农村能源、房产、畜牧、林业5个部门。注重融资平台建设,致力于做大做强县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和县工业园农业产业化建设投资公司,融资功能显著增强,全年完成银行融资6800万元。大力推动政银企合作,实行地方存贷款挂钩制和驻县金融机构放贷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类金融机构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放贷控制趋严的形势下,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努力扩大信贷投放,互利共赢效应初步显现。截止2011年末,驻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2亿元,贷款余额达5.8亿元,分别增长

7、32%和52%;驻县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9.7亿元,新增2.7亿元,贷款增量居全市前列,其中:建行中方支行累计发放3.5亿元,新增11706万元;县农村信用联社累计发放5.3亿元,新增6705万元;2011年初落户中方的农行中方支行、农发行方园支行分别放贷4750万元和3900万元。 6、财税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实行政府财经领导小组集体理财制度,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乡财县管”体制逐步完善,实现了乡镇财权事权的基本统一。政府采购规模逐渐加大,2011年全县政府采购4787.98万元,同比增长32.5%,节约资金788.35万元

8、,综合节约率达14.12%。引进农发行方园支行和农行中方支行,驻县金融机构达到4家。 7、财税征管力度不断加大。一年来,各级财税部门从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入手,坚持科技兴税,创新征管方式,建立健全了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纳税服务、征管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机制,优化了征管业务流程,不断加大税务稽查、代收代缴、以票控税、税法宣传、退税管理的工作力度,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在税源监控上,建立健全了财税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建立了“联合办公、税检同步、源泉控税、协同管理”的征管机制,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税种、重点项目和新增税源的监控力度,堵塞了跑冒滴漏。全年协助征税366.8万元,清缴往年欠税1645万元

9、,做到了应收尽收。在服务行业全面推行税控收款机,新增税金达680万元。 取得这些成绩,是全县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结果,是全县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结果,我们诚挚感谢,深表敬意。希望全县财税金融系统干部职工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过去的一年,我县财税金融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总量不大。2011年,尽管我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一,但总量排名第六,位居沅陵、鹤城、溆浦、辰溪、洪江等县(市区)之后,比排名第一的沅陵县相差2.4亿元。同时,我县财政仍为“吃饭财政”,去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财政总支出的27.4%,意

10、味着我县财政总支出的72.6%来自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支付总额达2.2亿元,占到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93.6,总体水平仍然停留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上,可用财力非常有限。二是财税结构单一。我县财税收入主要依靠少数骨干企业,例如:2011年金大地公司、铜电公司、中方电力公司等3家企业(金大地公司2340万元、铜电公司1548万元、中方电力公司221万元),分别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5.2%、6.6%、1.4%。过于倚重少数骨干企业的财税结构,致使我县财力风险较大。三是财政支出压力大。从年初的财政收支预算看,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完成37460万元,而支出预算中干部职工工资支出达21412

11、万元、专项支出达15389万元,仅此两项支出就占全年预算收入的98.24%。同时,还有几笔大的支出未列入支出预算,比如:2011年财政挂账3400万元、中央扩内需项目配套资金、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因此,我们的预算盘子是一个很紧的盘子,承受的支出压力超乎想象。四是金融服务网络建设滞后。目前县城虽然设有金融机构4家,但行政中心办公区仅有建行中方支行一家,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在县城设立支行,金融机构不健全,服务网点不完善,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亟待加强。 二、要切实增强做好财税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职责所在、大

12、势所趋和发展所需,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从财税金融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看,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职责所在。财税金融工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快不快、发展质量高不高,除了看经济增长的速度、GDP的规模等指标,更重要的是要看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的财税金融水平。财税金融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财税金融工作既是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准的主要标志和综合反映,又是保障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中方经济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科学跨越关键靠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关键在财税金融。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足用够财政货币政策,用足用够财税金融手段。财税金融还是检

13、验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试金石”。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不懂财税、不懂金融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抓财税、不抓金融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看效益、效益提高看财税、财税增长看入库”的效益观和质量观,牢固树立“拉动发展靠投资、扩大投资靠融资、加大融资靠信贷”的投资观和理财观,善于用财税金融的视角审视经济运行情况,用财税金融的杠杆撬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速。 从当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看,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大势所趋。从有利条件看:全球经济大环境趋暖,预计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好于去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社会事业、欠发达地

14、区、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安排全国财政赤字10500亿元,代发地方债券2000亿元并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明确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左右,等等。今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扩权强县的政策举措。比如,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省财政因调整财政体制集中的收入增量,全部用于减免财政困难县市的财政体制上解和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市的转移支付补助;建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五奖二补”政策实施力度;调整省对县市的“两税”返还,省财政不再按0.1系数集中各县市的“两税”返还;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将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直接分配下达给县市。

15、这有利于我们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为做好今年财税金融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不利因素看: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巨大,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财政实行“省直管县”后,原属于县级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将实行省与县分享,分享比例为2575,按照改革收入分享比例,预计年我县税收上划与返还存在300万元左右的差额。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在我县税收份额中占比重大,这一差额今后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还将不断拉大。面对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要被困难吓倒,而是要提振信心,积极作为,以财税金融为抓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巩固扩大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16、先进县的成果。 从富民强县科学跨越的内在要求看,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是发展所需。经过建县11年的艰苦创业,我县财政收入由小变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县域经济实现了“量”和“质”的全面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财税金融部门功不可没,财税金融工作业绩可嘉。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县委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一年一大步、三年一大变”的阶段性目标,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树立“五新”标杆、跨好关键一步的目标任务,要求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5%以上,达到2.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以上,登上2亿元的台阶。具体分解到征收部门,组织收入的任务分别是:县财政局8630万元,增长28%;县国税局2470万元,增长30%;县地税局7820万元,增长35%;湖天地税局1080万元,增长12%。同时,今年要全面启动创建金融生态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