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33614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要求*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工程设计项目部*年*月一、工程概况*二、勘察的主要依据2.1执行技术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2.2 参照标准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I8792)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3. 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

2、J3793)4.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5.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6.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l0027-2001)7. 铁路工程物探规程8.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公路行业未明确的,执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民建等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三、勘察目的与任务1初勘是根据工可报告推荐的路线走廊带,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对公路工程建筑场地 做工程地质比选,为初步选定工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2根据设计需要,进一步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方案进行

3、比选,最终确定公路路线和构 造物的布设位置.3查明路线沿线及各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基本地质结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桥、隧、路 堤、路堑等构筑物设置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对地基、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类并对 其工程性能作出评价。4查明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性质,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给 出处治的合理建议并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5查明沿线地表水、地下水的分特征及富有情况,并进行水质分析,判断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查明沿线筑筑路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并进行储量估算及开采条件评价四、勘察工作的一般技术要求1 岩土分类岩土分类同时执行路基和桥涵两个专业的分类

4、原则.路基土的工程分类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之规定,路基土的工程分级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B之规定,软土的划 分按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表3.1.1 之规定;桥涵土的工程分类按照公路桥 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2 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由于前期地调是基于路线大方案的基础之上,采用底图为1:10000地形图,而本次地调底图须要 求采用1:2000地形图,对前期地调工作进行强化,加深其调绘精度,其目的是更加准确的查明路线走 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对路基、桥基以及其他构造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做出评价,初步查明不 良地质的分布特征,同时对下一步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5、布置提出依据。(1) 对全线沿路线两侧各200300米范围进行1/2000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调绘内容按照公 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3。4 条规定执行,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密度和定位应符合3。3。2。3条之 规定,要求重点查明土石分界线、风化类别、工程分级、边坡稳定情况及有关不良地质现象。依据公 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第七章、第八章及附录A所列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土的分类,提出本工程影 响区域内所存在的相关类型。(2)地形地貌:划分沿线微地貌单元界限(如阶地、河漫滩、丘陵、低山地形等),查明岩性、 构造等因素和地形的关系。(3)地层:划分界限,调查第四系地层(巨粒土、砾类土、细粒土等)成因类型,分布

6、规律及 岩层产状、岩性、风化程度。查明第四系地层和风化岩层(泥、砂岩)、软弱地层(如有机质土淤泥 质土)对筑路的影响。(4)地质构造:查明岩层接触关系、节理、产状、裂隙、断裂、褶曲的位置、产状规模,并调 查各种岩体软弱结构面(层理、节理、断层等)对筑路的影响。(5)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查明软土、滑坡等分布范围、性质及发生、发展趋势,判明其对筑路 的影响,并提供防治建议。(6)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地表水(江河水)、地下水(井、泉)的类型(孔隙潜水、构造风化裂隙 水等),分布和含水层的补给、排泄条件,以及地表水体与地下水的关系。判明对筑路有影响的井、 泉等地下水、流量、水质(必要时取样)。沿线跨越修建

7、桥梁的江河,应取水样作侵蚀性分析。(7)土石分界及等级: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植被等特征,划出界限,并查明土石成份 和工程等级。(8)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结合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震基本 烈度区的分界位置。(9)原则上一般路基路段仅作工程地质调查,特大桥、大中桥、分离式立交桥、互通式立交桥、 通道和小桥要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调绘的精度按照1:2000比例图控制。对于不良地质和特殊 性土的调绘范围,应当视具体情况和类别以及处理范围、方案,判断是否需要扩大勘察范围,并与设计 单位及时商定.(10)调查成图的工作流程要求流水作业:1/2000野外调查(定点观测、记录、

8、连线)1/1万 上图修整一一沿轴线切纵断面图(地质界限、工作内容等)一一着色一一出版(正式图件).(11)野外调查要求沿轴线调查定界限点,向两边追索不少于8-10个点,必要时用钎探、浅坑揭 露,必须野外连线。对有代表性的岩层标本应采标本样送鉴定,野外描述应如实反映各种现象特征。3 钻探本次工作中,钻探采用回旋钻进施工工艺,开孔及终孔孔径均应满足试验要求,孔斜必须满足工 程钻探要求。对于主要构造物地基勘察,主要采用钻探方法.为最大限度的保证土样不受扰动,在地下 水位以上采用无水钻进,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小泵量钻进。(1) 孔位与高程控制钻孔具体位置和深度原则上以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为准.勘探孔定位及孔

9、口标高需经实测确定.平面定位精度陆地不大于0。1米,水中不大于0。5米,对特殊情况下孔位处钻探确有困难的, 可在与设计人员协商后进行就近移位钻探.孔深、岩土层面深度、地下水位深度的量测误差应小于土0.05m,孔口高程测量误差不超过土0.01m。(2) 孔径:需采取土、岩样的非岩石段、软质岩石段和软硬质岩石互层段,孔径不小于110mm;硬质岩 石段孔径不小于91mm。在孔内作原位测试时,应按试验要求确定孔径.(3) 孔斜:孔深超过50m的钻孔应测孔斜,孔斜要求不得大于1 /100m;定向钻孔、跨孔波速测量 的钻孔,应分段进行孔斜(倾角及方位)测量.(4) 终孔孔深:终孔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不得

10、超过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的规 定,一般不小于设计单位提出的建议孔深(5) 回次进尺:工程地质钻探回次进尺长度jJLt|=r岩层回次进尺(m)粘性土、砂性土1。0 1。 5碎石类土、0.5 1。0;软土0.3 1。0膨胀性岩层0.5 1。0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5m预计滑动面及其以上5m范围小于或等于0.3重要结构面上下5m为0.30。5软硬互层、软硬不均风化带及硬、脆碎基岩0.5 1.0较完整、轻微风化基岩1。0 2。5完整基岩2。56)岩心采取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坚硬完整的岩层中,岩芯采取率不应小于85%; 在强风化、破碎的岩层中,不应小于65%; 粘性土地层,不应小于

11、85%;砂土类地层,不应小于65%; 碎石土类(溶洞充填物)不应小于65%;重点研究的孔段应尽量提高岩芯采取率。 岩溶钻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记录钻具自然下落或自然减压情况及起止深度; 记录发生异常声响、孔内掉块、钻具跳动等情况及起止深度; 记录冲洗液变化情况,如漏水、涌水和水色突变等情况及起止深度;( 7)岩芯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错误!采取的岩芯应按上下顺序摆放,填写回次标签,在一个回次内采得两种不同岩层的岩芯时应注明变层深度。错误!当发现滑动面、软弱结构面、薄层或溶洞时,应加填标签注明起止深度,放在岩芯相应位 置上。错误!岩芯应装入分格式岩芯箱,填写标签,写明层次编号、岩层名称、起止深

12、度。箱体侧面注 明:工程名称、钻孔编号、里程和钻孔深度。 岩芯箱要求:每箱5格,每格长度1m.每格净空不宜小于11cm标识按右框所示: 岩芯照相要求:每箱应分别照相,每箱要有明确的标识,标识应随岩芯一起照入。工程名称:*大桥 第2箱共5箱里程桩号:K60+720左6m钻孔编号:ZK56起止深度:5m10m终孔深度:25.8m施工日期:2008-6-1518分箱照完后,还要求总体照 1 张.(8)岩芯保存 对设计单位和业主要求保留的岩芯,不同层段应按要求缩分或全取,编号后按顺序整齐装入有分隔的岩芯箱,岩芯标签要齐全,岩芯箱外用不易脱落的方式进行编号。岩芯编录和存放清单一式三份, 分别放入岩芯箱、

13、留勘察单位和保管方。对不要求保存的岩芯,在完成所有工作程序并经复核、验收后始得弃置或掩埋(9)编录要求编录表要统一格式样品按序号编号原状样用a、扰动样用b、岩样用y (如某钻孔样品编号ZK5-al、ZK5-a2、ZK5-b3、 ZK5-b4、ZK5y5)。回次深度、回次进尺、岩芯长度、换层深度、样品编号或试验类型、起止深度、杆长、击数、水 位等均应如实记录、记录齐全。钻进情况如实记录,包括进尺快慢(用准确时间表示)、刻取声、钻进过程中垮孔、卡钻情况、均 匀性、返水情况、钻头类型等,特别在岩芯采取率相对较低的白云岩等地段。遇到溶洞时,应准确记录溶洞顶、底板深度,溶洞内有无填充物,描述填充物的成分

14、、状态。 岩土层的描述按回次分层描述;岩土描述基本内容如下:对岩石描述应包括成因、年代、名称、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及岩层厚度RQD 值、岩石的坚硬程度、岩芯的形状(如长柱状、短柱状、碎块状、碎屑状等)、完整性、倾角、节理裂 隙的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有无溶蚀现象及其他现场鉴定特征(包括钻进快慢,钻进过程中漏水返水情 况,垮孔、卡钻情况等);对沉积岩应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成分和胶结程度.土的描述内容包括:名称、颜色、湿度、密度、包含物及有机物的含量等;土的定名按粘土、亚 粘土、亚砂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块石、漂石或混合土(如 卵石混粘

15、性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的湿度按稍湿、很湿、饱和描述;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的状态按松散、 中密、密实描述;粘性土的状态按流塑、软塑、硬塑、坚硬或半坚硬描述。描述内容必须与定名相符。A、对巨粒土 (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块石、漂石或混合土)鉴定描述的内容为:B、对粗粒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应鉴定描述的内容为:名称、颜色、矿物成分、 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性土含量、湿度、密度及层理特征包含物含量等,夹层、互层 、薄夹层还 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C、对细粒土应鉴定描述的内容为:名称、颜色、湿度、状态、包含物的含量及其他野外鉴定特征 (如切面、粘度、搓条情况等)。名称、颗粒级配、磨圆度、母岩成分、大小及含量、充填物性质的和充填程度、密实度及层理特 征.4 原位测试原位测试的方法主要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三种,试验需符合公路工 程地质勘察规范(TJT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