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33515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青蓝工程记录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青蓝工程记录册指导教师: 刘 - 青年教师: 刘 - 凤凰高级小学师徒情况简表指导教师姓名性别职 称任教学科及职务刘-女小学高级英语青年教师姓名性别职 称任教学科及职务刘-女师徒结对情况记载本记载说明:1、师徒结对仪式后一周之内,指导教师应制订好本年度的培养计划。2、“记载本” 每学年一本,由青年教师在每次指导活动后及时记录。3、指导项目与内容包括教学常规检查指导、教学设计审核、教学实践汇报课指导、互相听课交流指导、教育教学总结与反思撰写指导、班级管理与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技能指导、不定期的交流研讨等。4、指导形式指示范教学、检查反馈、主题研讨、案例点评、教学诊断等。5

2、、指导过程与意见可记录主要要点,示范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听课记录不必填在记录册上,另附在备课本和听课笔记上。6、“记载本”中心小学定期抽查,学年末交中心小学归档。本年度培养计划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促进青年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促进青年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我与本校老师刘-结对成功,为了使得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计划:一:活动对象:师傅:凤凰高级小学 刘-徒弟:凤凰高级小学 刘-二、活动目的:1、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2、向年轻教师学习新思路、新理念3、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活动计划:*努力实践,扎身于课堂1.认

3、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学,将课改理念实落实到课堂中。2.多琢磨课,师父每月至少给徒弟上一堂示范课,共同交流,学习师父课堂展示的可取之处,指导徒弟在教学中所出现的困惑,以及探讨在教学中改进的地方。3.多上公开课,鼓励徒弟多上公开课,通过公开课的展示,鼓励徒弟多钻研教材,主动向师父请教,促使他们尽快成长。4.主动与师傅探讨课堂教学,教学或工作有疑惑的地方及时请师傅*鼓励看书,汲取教学“营养”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阅读教学杂志,文学作品,教学理论,专注学习书中选进的教学理念,并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时时反思,提高自身素养上完一堂课,我们应该学会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

4、,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自己的不足,发挥好课堂的精彩之处每个星期写篇教学反思,及时记录自己的得与失;徒弟每上完一堂课,都要进行反思师徒共同讨论反思后,应对的证策,取长补短。以上培养计划,要落到实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但愿师徒在实践中共同成长与进步!本学期具体安排周次日期指导项目与内容指导形式二9.9布置学期师徒结对任务座谈三9.14教学模式探讨、交流四9.24师傅上示范课听课五9.27徒弟撰写精品教学设计并交流与指导交流并指导修改六10.9徒弟上课听课、交流七10.15读书活动共同学习八10.22徒弟老师上课听课、交流九10.30师傅上示范课听课、交流十11.3徒弟老师上课听课、交

5、流十一11.8主题研讨:阅读教学探讨、交流十二11.17教学困惑探讨讨论、交流十三 11.26徒弟撰写精品教学设计交流并指导修改十四12.10读书活动讨论、交流十五12.20主题研讨: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交流、探讨十六1.5读书笔记撰写与交流共同学习十七1.17撰写师徒结对小结整理材料第2学期具体安排周次日期指导项目与内容指导形式二2.21布置学期师徒结对任务座谈三2.28主题研讨:如何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探讨、交流四3.7师傅上示范课听课五3.14徒弟撰写精品教学设计并交流与指导交流并指导修改六3.21老师上课听课、交流七3.21读书活动之共同学习八4.4老师上课听课、交流九4.11师傅上示范课

6、听课、交流十4.18老师上课听课、交流十一4.25主题研讨:如何让课堂高效高质探讨、交流十二5.2教学困惑探讨讨论、交流十三5.9徒弟撰写精品教学设计交流并指导修改十四5.16老师上课听课、交流十五5.23读书活动之二讨论、交流十六5.30师傅上课听课、交流十七6.6主题研讨: 优化课堂作业交流、探讨十八6.13老师上课听课、交流十九6.20读书笔记撰写与交流共同学习二十6.25老师上课听课、交流二十一7.1撰写师徒结对小结整理材料NO:1指导教师姓名刘-被指导教师姓名刘-指导时间9.14指导项目与内容主题研讨:探讨教学模式指导形式探讨、交流指导过程与意见一、直观导入、激发兴趣。二、激发无意注

7、意,轻松识字。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耐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三、演练结合,复习巩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制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自我反思与感受 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清楚地明白了教师在教学时要讲求教学策略,使教学生活化,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识字,学会创造性地学习。NO:2指导教师姓名刘-被指导教师姓名刘-指导时间9.24指导项目与内容师傅上示范课指导形式听课指导过程与意见1、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多角度互动对话。在对话中,学生进入文本,触动心灵,获得独特的体验

8、和真切的情感2、课始,我就安排学生自主、个性化识记,读通读顺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模仿、想象等理解。自我反思与感受刘老师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NO:3指导教师姓名刘-被指导教师姓名刘-指导时间9.27指导项目与内容徒弟撰写精品教学设计并交流与指导指导形式徒弟撰写精品教学设计并交流与指导指导过程与意见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

9、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自我反思与感受 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要简便,教学态度要亲和,教学语言要质朴,教学鼓励语言要灵活多变,百花齐放。我想,我们更是需要如何从教中产生其他更多的受益。NO:4指导教师姓名刘-被指导教师姓名刘-指导时间10.9指导项目与内容示范课指导形式听课、交流指导过程与意见课文简单,但教法却是随

10、人而变。这篇课文主要是教学,可能比较枯燥,但教师就是课堂上的魔术师,将一篇课文变成美味可口的蛋糕,让学生自己来学,主动来学。自我反思与感受这节课我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一、 课堂纪律。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没有彻底贯彻,学生没有养成在课堂上的良好习惯,直接使这节课失色。二、 教学方法的枯燥性。这篇课文本来就是一篇充满运动性的课文,从原理上讲更容易吸引小朋友的眼神。青蓝工程辅导记录辅导教师姓名刘-被辅导教师姓名刘-指导时间10.13指导项目与内容读书活动之指导形式共同学习指导过程与意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

11、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对儿童来说,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这和成年人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谁不考虑童年的这一特点,他就很难理解儿童的心情,经常会碰壁。在树林里度过一个充满阳光的夏季的日子,对儿童来说就像过了整整一年,而在少先队夏令营里度一个月,那就好像过了一辈子。不要用硬性规定的计划来束缚儿童,让他们去仔细地看看各种事,并且看个够。也许,你还可以把儿童放掉整整一个小时,让他们各自去干自己要干的事。这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不如此就不可能有儿童的感知和思维。”自我反思与感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这一百条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每一条意见谈

12、论的是不一样的问题,又生动的事实,有精辟的理论,但其中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与经验,娓娓道来,读起来津津有味,对于我一个新教师来说,真是最好的补品。NO:6指导教师姓名刘-被指导教师姓名刘-指导时间10.30指导项目与内容示范课指导形式听课、交流指导过程与意见以情激悟,让学生在对文本充分的感受阅读的快乐,以情激情,感化学生,积淀情感。刘老师通过提问学生的亲身体验,而引发对掌声的感触与深思。将主动权交予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我反思与感受刘老师的教学有这样几点特色,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学生语言发展。总之,老师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NO:7指导教师姓名刘-被指导教师姓名刘-指导时间11.8指导项目与内容阅读教学指导形式主题研讨指导过程与意见树立新的阅读及阅读教学理念,实施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是改变阅读教学低效现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一、正确、合理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