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332900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查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自查报告省教育厅: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必将促进我校按照“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和原省教委关于印发的通知的精神和规定,现将我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自查情况汇报于后:棠湖中学创建于1991年,占地面积159亩,现有教职工241人(其中任课教师188人),在校学生2797人(初中25个班共1242人,高中30个班共1555人)。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中学,1998年评为省文明单位,2000年评为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我校作为一所实施全方位改革的新型学校,一创办就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建校要求,确立了“改革立校、开放办校、科研兴校、民主治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树立了“学校新、机制活、发展快、质量高、效益好”的社会形象。评为省级重点中学后,我校随即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确定为“第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继续发扬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精神,对照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标准,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双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校的“创建”工作,成立了“棠中创示范性高中领导小组”。在各级领导的亲切

3、指导下,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校已完成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各方面工作,2000年12月通过了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初评,2001年4月1617日省教育厅有关领导来校进行了调研。一、办学思想开放、民主、创新、全面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办学思想,就将产生什么样的办学行为,形成什么样的办学风格。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1世纪经济社会信息化趋势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在吸收中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总结教育教学实践,我校确定了“开放、民主、创新、全面”的办学思想。(一)开放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坚持开放办学。当今世界正向高度信息化

4、、多元化发展,“地球村”将越来越小,我们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要勇于竞争,也要善于合作。开放,体现了充足的自信、竞争的胆略、兼容的气度、合作的智慧。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坚持开放办学,我校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发展。(二)民主(三)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学校保持竞争力、生命力的关键。没有创新,就不可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就不可能实现超常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我校创立、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包括:办学机制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方法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办学机制创新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教育观念创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学手段、

5、方法创新是优化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是对教育功能新的定位,其价值取向不仅注重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更强调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守成型”向信息时代的“个性化”、“创新型”转变。(四)全面“全面”的办学思想,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及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包括质量效益、社会效益、辐射效益、产业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处理好全面与特长、整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对学生整体而言,要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对学生个体而言,既要全面培养基础素质,又要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全面提高办学效益,要在立足于全面推进的同时

6、,突出办学特色。二、人才培养目标“五会一长”按照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学生基本素质标准,确立了“五会一长”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做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质;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到“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三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文明人、做一个现代人)。“会求知”。有强烈的求知欲,有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主动、生动地学习,有一定的

7、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筛选和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能结构,达到教学大纲对各学科知识和技能规定的基本要求。“会生活”。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热爱生活、善于生活的人;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能分清是非、美丑、真伪、善恶,初步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有一定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会健体”。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努力提高生理机能,增强身体素质;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发展非智力素质,有稳定的情绪、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动机、正确的态度

8、、良好的性格、坚韧的意志,养成自信、谦虚、勤奋、诚实等良好品质,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耐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会创造”。能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各科知识,创造性地发展各种能力和自身特长;树立强烈的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的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实践能力。“合格+特长”和“优秀+特长”。在全面提高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具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特长。每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都必定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能,我们必须用心研究他的特点,发掘他的潜质,科学引导、精心培育,使他的特长脱颖而出。对大部分普通学生,我们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特长”型人才,经过高校学习或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成长为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或专门人才;对一

9、部分基本素质发展得好的学生,力争将他们培养为“优秀+特长”型人才,经过进入一流大学深造和实践锻炼,成长为现代化建设的拔尖人才。1991年建校后,我们提出了“三三”办学设想,即:第一个三年(19911994),按省级重点中学标准完成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教工人员到位;第二个三年(19941997),达到省级重点中学的办学标准,进入省级重点中学行列;第三个三年(19972000),形成一套有棠中特色的办学经验,成为具有一定示范性、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学校。近10年来,全校教职工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基本实现了“三三”设想的目标。为此,我校决心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深层次、高水平地推进

10、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探索、构建“四维”办学模式:“超前模式”。立足现实,展望未来,面向世界,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脉搏,及时修订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发展上确保思维的先进性,在改革上保持适度的超前性。“创新模式”。以永争一流的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途径、管理的新模式、办学的新理念,创造新的突破,不断刷新“纪录”。“产业模式”。把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建立和发展与市场经济、 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办学机制,积极探索教育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四、办学特色改革意识浓、办学机制活、教育管理实、办学效益好早在建校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将学校建设成“办学思想先进,管理科学有序,师资队伍精良

11、,硬件设施一流,富有特色的示范性现代化学校”的办学总目标。几度春秋,几度耕耘,我校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改革意识浓我校的创办,本身就是双流教育改革的产物,因此牢固树立了“在改革中求发展”的意识。改革,是棠中的立校之本。我校利用新学校没有旧有办学机制和模式束缚的先天优势,抓住机遇,一建校就实施了以“三制一包”(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经费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内部改革,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我校不断深化、完善改革。(二)办学机制活“三制一包”是我校办学机制的核心,也是机制创新的标志。1999年6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陶武先视察我校后说:“三制一包”的

12、机制创新,使改革落到了实处,值得推广和发扬。校长负责制:校长对县政府负责,全校教职工对校长负责,校长每年同县教委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接受全校教职工的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同时,校长拥有解聘权,以保持教职工队伍的动态优化稳定。我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包含了校长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校长必须在一年一度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扩大会议上作述职报告,答复提案和意见,接受质询和民主评议,由全校教职工进行无记名信任投票。校长有权解聘教职工,教职工代表大会也有权通过“不信任校长案”,服务和监督都是双向的,从制度上确保了全校整个肌体的健康和活力。全员聘任制:本着“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13、才尽其用”的宗旨,按照“公开、公平、双向、择优”的原则,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激励并促使教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结构工资制:将国家财政下拨的工资作为档案工资,全部投入浮动,教职工“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破除平均分配,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2000年9月,学校进一步深化了分配制度改革。经费包干:县财政按人事编制及有关政策将教育经费下拨给我校包干使用,学校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合理地配置资金。在“三制一包”中,校长负责制是灵魂,全员聘任制是基础,结构工资制是动力,经费包干是保障,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有利于调动全校上下积极性、

14、有利于开拓创新、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灵活机制。(三)教育管理实按照科学、务实、高效的原则,我校建立健全了校长决策指挥系统,制定并执行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在校长决策指挥系统(图表1)中,校长立于学校全局的角度,在充 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则,对学校的总体工作、重要工作作出决策,进行总体的部署、指挥、协调、控制。在此之下,建立了中层执行系统、基层落实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这一管理运行系统遵循5个“尽量”的原则:机构设置尽量精干化、工作方式尽量规程化、领导关系尽量短程化、职责权限尽量简明化、成效考核尽量数量化。我校制定、完善了48个岗位职责和一系列规章制度,全校上下各司其职,令行禁止。为了

15、进一步增大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我校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即校务、财务“两公开”。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在办学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1999年,学校被评为成都市“民主管理先进集体”。建设高水平的领导班子是确保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的关键。我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人员精干。班子成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改革意识、创新精神,提高思想水平、管理能力,并确立了“制度情感德治”(任一因素为零则结果为零)的管理理念,加强与教职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融洽、默契的关系,注重道德内化,促进和保证了各项管理的落实到位。(四)办学

16、效益好办学效益是对办学思想及其实践的检验。我校的办学效益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效率高,发展快。建校后“三年见成效,五年评省重,十年创示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一般人认为几十年都难以实现的目标。2、全面提高了办学效益:质量效益优、社会效益好、辐射效益强、产业效益高。(详见第七部分)五、办学行为师资建设、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课程结构和教学的改革与实验、科研兴校、通过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我校的办学行为是“开放、民主、创新、全面”办学思想的实践,同时也促进办学思想逐步完善和成熟。(一)推进“名师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师资力量对于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