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32287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三下)单元试卷分析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说明 1.形式: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试卷的内容更加侧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试题也更加强了对学生全方面思维能力的拓展。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上,也许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的不到位,所以有很多的学生感觉有些难度。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套试卷考查的知识,对概念类的试题考查得较少,比较侧重学生对知道的运用能力考查。特别是对生活中位置与方向的实际认知情况的考察偏多一些。 4.试卷特点:如果说这张试卷有什么明显不同以往的特点的话,那就是它更

2、加强调数学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对动手能力的强调更是体现在了试卷中,试卷的三题与六题就要求学生在试卷上进行画图。与生活的联系在这张卷子上体现的更加充分自然。二、试卷分析本次检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及根据这些方向描述简单路线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从学生成绩看,不够理想,9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不多,本班满分的只有1人,不及格的还有2人。 本次检测学生对于基本的“根据方向找位置”掌握的还不错,如第五题智力魔方得分率是100%。 1.学生试卷批改情况。 第一题的2小题做错的比较多,主要的原因是有些学生对北极星的位置不确定。第六题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

3、对地图不了解,所以把拉萨与乌鲁木齐填错了位置。第八题中“走那条路最近?并说出行走路线。”这是一个难点。第三题是看实际的图画出示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学得还是可以的,这道题很少有丢分的。 2.从统计来看,各班这次抽测成绩还算可以。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的掌握较好。特别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地图上的方向和实际生活中的方向都有一定的理解。 3.学生的成绩从全面来看,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说明整体水平基本可以,但部分学生成绩很低,说明学生的学习还存在着问题,教学还存在死角,这些同学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要想办法引导他们赶上去。 4.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于加强。有的

4、学生的书写太潦草,造成学生的失分率很高。还有的学生的方向感太差,对于路线的转换出现了一些错误,也有一些学生对于“谁在谁的哪个方向”这类的问题理解上有困难,这也是失分的一方面原因。 三、试卷检测的意义单元检测的结果说明,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乃至对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采用一个单元一次检测,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进行相关测试的主要手段。它既可以减轻统一测试给小学在保持政策连贯方面带来的影响,亦同时发挥其在实施新课程中加强对教学质量情况的及时监控的积极作用。当然,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完善,在测试的方法、测试的内容及其他方面允许有不同的更佳的选

5、择。每一个单元的质量抽测与实施新课程、开展发展性评价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好处,我们会坚持下去的。 四、方法措施 本次检测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不仅要继续查漏补缺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不能让他们越掉越远;课堂上还要加强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的教学,帮助学生多了解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同时还要研究分层作业的设计,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第二单元属于计算部分,在这个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单元尤其重要,

6、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计算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逐题分析 在这张试卷中,分别出现了除法口算、除法估算、判断商的位数、除法笔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针对这张试卷中重点题目进行试卷分析: 1、基本练习 这部分主要是基本计算,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判断商的位数 (1)个别同学的口算能力需要加强。(比如:26+44=90 28004=70) 54060= 是下学期要学的,所以不扣分,但课上也讲过。 (2)除法估算的知识失分率较高,主要失分原因:学生对于除法算式的计算在选择算法上存在困难,这道题既可以用估算解决也可以用笔算解决,但是如果笔算起来会很浪费时间,因此需要注意这道题如何运用

7、估算解决这道题,如:4237与60比较,可以这样估算,将423估成420,然后计算4207=60 因为将423估小了,所以估算的结果小于实际结果,因此4237的结果应该大于60,所以应该填大于号。还有一类题可以运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商的关系来解决,如:5454与4544,除数相同,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因此应该填大于号。 (3)题是判断除法算式商的位数,对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最高位是百位,商是三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商是两位数。 (4)题笔算除法,失分原因:少横式结果,少余数,少验算,横式结果抄错 2、解决问题 1题失分

8、人数较多,失分原因:审题不清,重点失分在第二问,问题是:如果每个社区用2辆车送棉衣,平均每辆车运多少件?应该用第一问得结果解决第二问,一些同学错误理解为是5个社区的总共棉衣数,用4802。 引申注意的问题:注意问题前后的联系性,有时出现两三个问题前后是有一定联系的。 2题重点失分在第(2)小题,失分原因:选择估算算法,但是横式没有注意约等号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课标”中提到“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课标”中也提到“应避免繁杂的运算”,但是基本训练还要坚持,计算还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

9、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经常地、有计划地坚持训练。 (2)要注重思维训练,不要“应试”训练。 思维训练就像口算训练一样,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因为现行教材中的题目都比较简单,难度较小,学生遇到灵活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转变教学观念,用足,用活教学资源,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会感觉到生动有趣。这样做可以有利于学生(至少是一部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3)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4)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课标”中多处提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

10、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玉仁教授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难,难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发展。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学习有困难”的。造成他们“学习有困难”的原因很多,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既然在我们的班级中学习,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更多地关注他们,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检测质量分析全班人

11、数缺考人数参考人数总分数平均分优秀率90以上良好率76以上及格率60以上35人0人35人78.680.7%90%100%成绩10099-9594-9089-8584-8079-7574-6060以下4人4人8人5人2人8人4人0人主要问题本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统计的基础上的后续学习,本单元的重点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并掌握和理解当统计的数据比较大,而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比较小时,统计图中的起始格和其它格的单位量表示不一致,并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这一单元中还学习了“平均数”,要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出

12、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单元的知识基本上掌握,大部分同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也反映出了个别同学的个别问题。 试卷中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90分以下的同学,主要是因为审题时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本单元试卷的分值比较大,所以造成了失分较多。 1第三大题解决问题中的第1题:(3)( )年级植树的总棵树最多。( )年级平均每班植树的棵树最多。 一个问题问的是全年级植树总棵树,一个问题是平均每班植树的棵树。全班四个同学在此题丢分,没有认真审题。每小题3分,共6分。2第一大题基本练习中的第2题:此题是一道30分的试题,在一道题中要

13、解决很多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出错,可能就会导致后面一连串的问题错误,有三位同学在这道题中丢了十多分。3第三大题解决问题中的第3题:有四位同学不太理解此题的数量关系,题目中要求的是“小明第三次跳了多少个?”解决这个问题,要先用平均数求出三次跳绳的总数量,然后用总数量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数量,得出小明第三次跳绳的个数。还有的同学用的是其它方法来解决此题,因此,这道题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中有三个同学在解答此题时遇到了困难,希望这些同学今后能在这方面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同时还要学会上课专心听讲,这样的题目课堂上老师也给同学们讲过、练过。如果课上没听懂,课下一定要及时问,直

14、到弄懂为止。在本次测试中以下同学获得满分的好成绩,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 邓晚秋等4人其他同学努力、加油呀!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试卷分析 一、成绩情况 1.90分6人,8089分12人,及格29人,不及格6人,人平分69.5.二、 试卷分析本次测试的内容是第五单元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学生能够迅速准确计算整十整百乘整十整百的口算、会估算、还要正确笔算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试题。本单元我们用了9课时的时间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学生刚刚学完后我们进行了此次单元测验,从测试结果看,大部分学生不但已基本上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了计算的方法,而且还能够准确计算。但是个别同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是本次测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本练习第2题此题实际上考察的就是笔算乘法的算理,有个别学生在填写第二步时出现了错误,第二步应该算的是10个26,得260元,这些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但是计算过程中体现的算理不是很清楚,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其中的道理。2基本练习的第6题的第(2)小题。1258积的末尾有( )个0。 3 2 1此题学生的错误一是没有准确计算,就选择了答案;还有的同学计算正确了,末尾应该有3个0,但是在选择答案时,就错误地把3填在了括号中。 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证工整书写的前提下,不但能答完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