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320392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形之手挥舞 北京楼市失真华远地产再次在土地市场上铩羽而归。尽管以最高价竞逐,但华远还是未能获得北京昌平两块限价地的开发资格。早在今年7月16日,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和通州区马驹桥镇两宗地块的竞拍中,虽然华远地产分别报出了4.9219亿和11.397亿的全场最高价,较底价平均高出一倍,但最终还是在综合评定中败下阵来。而在8月11日,华远地产与另外7家房企竞拍通州宋庄镇地块时改变了出价方式,投出了最低价9.98亿,结果仍然落败。11月24日,通州梨园镇砖厂村居住地块竞标,华远地产联手另一家企业再次报出17.8亿的最高价,高出第二名2.2亿。无论怎样努力,似乎都无法改写华远地产自2001年起就没有在

2、公开市场上拿到过一块土地的事实。愤懑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11月19日在博客上留下这样的文字,“价高者得不得不被迫退居二线,为防止拿到天价地后被上级约谈,政府修改了土地的出让办法,也再一次将腐败延伸到土地出让之前。”但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眼里,华远地产拿地未果,更多是企业自身实力的原因,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为了调控房价,北京市越来越多地采用行政调控。“这也是不得已为之的办法,如果市场化手段管用,何必还要用行政手段呢?”顾云昌对本报记者说。暗标时代的“高价地”今年2月中旬,北京首尝土地暗标出让方式。龙湖旗下子公司北京通瑞万华置业有限公司以45.4亿元摘得朝阳区常营居住区三期项目

3、,楼面价9807元/平方米。暗标出让,是指多家竞标者在未知竞争对手报价、方案等信息的情况下同时投标,然后在同一时间统一开标,方案最好或价格最高者得到土地。3月17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曾赞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还要继续评估暗标出让带来的影响。“两会”过后,北京市一日诞生三块“地王”,令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背负了沉重的舆论压力。恰是彼时,北京房价再度快速上扬。业界认为,与高价地的诞生有直接关系,高价地抬高了房价上涨的预期。自此以后,暗标出让的方式被频频使用。从今年前11个月的表现来看,北京市地价并未因此大幅下降。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开数据统计,截至11月23日,今年北京通过招标和

4、挂牌的方式共出让了203宗土地,建筑规模2137.3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和包含住宅用地的地块有52宗,建筑规模875.44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达722.76亿元,平均楼面地价为8255.96元/平方米。而去年全年,北京市通过招、拍、挂方式成交的各类土地有247宗,成交额为928亿元,住宅楼面地价仅为平均6189元/平方米。从近期的土地拍卖来看,即使采用暗标出让,依旧是价高者得成为主流。截至11月23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显示,11月,北京已成交11块住宅用地。其中包括旧宫东站4号地、唐家岭地块等8宗块地都是采用综合评标的招标出让方式。8宗地块有6宗地块最终由报价最高的企业竞得。金科北京

5、营销总监许深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所有外地企业来说,在北京市场拿地已经变得异常艰难,要么砸重金在土地市场上和其它企业血拼,要么走股权合作之路。“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如若仍然保持以往普通的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土地市场的调控效果可能不会很明显,未来政府土地出让或将从以往的竞价出让过渡到目前的限价出让为主。最强烈的价格管控除了对土地市场加以调控外,开发商也遭遇了强烈的价格管控。“项目里有个楼王想卖5万,但去领预售证时建委就是拖着不批,最近我们还在反复沟通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告诉本报记者。不只一个开发商有如此遭遇,如果项目定价高出一定幅度,则会被建委缓发销售证,调低价格才有可能被放行。“开发商遭遇的是双重夹击,”海航置业销售总监高翔宇对本报记者说。所谓双重夹击是指,要么主动降价早日领取销售证,要么晚开盘,晚拿证。但12月1日开始实行预售资金监管的政策,逼迫开发商须早日销售。但并非所有的项目都会乖乖就范。一个售价为每平方米7万以上,并早前就领到销售证的项目销售总监向本报记者表示,不会轻易降价。北京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对本报记者说,当前捂地的都是大开发商,捂盘的都是小开发商,近三年来,小开发商一直处于缺钱的状态,但一旦项目结案,可能面临着永远退出历史舞台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