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0320390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对于口诀的编织过程和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运用以前的方法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把学习的难点放在识记口诀上,本节课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时,先多媒体出示划龙船场面情境图,锻炼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并通过提问方式,解决1艘、2艘、9艘船多少个人的问题,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过度自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

2、欲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制表格并独立填表格,并且思考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让学生初步感悟几个九是多少,为编口诀扫除障碍,分散教学中的识记难点。根据表格中的数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9的乘法口诀。之后放手给时间学生说出9的口诀并试背,再请学生背,通过与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自背口诀、巧手记口诀、学生互背口诀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9的乘法口诀,增强学生背口诀的乐趣。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我还结合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解决

3、一定相关实际问题,达到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中数学,培养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个人情感价值。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9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没有让学生发现规律。在解读品味,感悟口诀中,没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编的口诀发现口诀存在的规律,以便学生更容易识记,没有引导学生根据前后句的口诀,来推导出自己忘记的口诀。没有让学生说说9的乘法口诀与8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的相同点,也没舍得花点时间让学生根据口诀的特点去熟记口诀。2、教学语言缺乏准确、精练。数学科的特点是教学语言要精练准确,要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巩固训练,而我在上课的过程

4、中,自己却一直在唠叨,教学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精练,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又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导致后面的巩固练习时间不够,无法进行知识扩展。 3、练习的设计过于普通化,没有层次性,思考性较差,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在巩固训练中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4、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会烦锁地进行碎问,而

5、且技巧不高,没能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没能通过追问,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不能有效地促成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资源。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当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就应该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5、不能很好地进用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在本节课中,我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语言枯燥无味,缺乏激情,不能用多种手段来变化评价,不能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这些缺点都有待于自己今后教学中不断去改进和提高,从而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面和教学能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