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31044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应有的精神.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应有的精神教师是支撑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精神是教师职业成长与发展的灵魂,弘扬现代教师的职业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舆论导向,不仅是履行教育的责任和使命的要求,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教师要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人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尊严,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对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以为:在面对全面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而这个“蜕变”和“跨越”的核心要素正是需要建构

2、一种乐学善思、坚毅进取,奉献拼搏的教师精神,让每一位教师拥有一身的正气,一生的才气,一世的文气,一脸的神气,满腔的锐气来适应伟大时代的变革,从而使教师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 正气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是人类真、善、美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莘莘学子人生的导师和引路人。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形容教师,德行高尚,一身正气,这是为师的首要素质。面对当今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多元思想的碰撞,教师尤其要有浩然之气,才能在知行统一中让我们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实现教育的“真”,就要摈弃伪圣、摈弃庸俗、摈弃狭隘。人们常说“经

3、师易得,人师难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坚守心灵宁静,建设精神家园。树正气,淳师风,守规范,扬师德,学做人师,追求卓越,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时代重任。才气 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 能原谅 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对老师站稳讲台是多么的重要!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如果没有方方面面知识的“源头活水”,就远远不能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

4、生的兴趣。一个良师,足以让学生回味一生;一个庸师,足以让学生评判一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结交德艺 双馨的 老师,你的才气将直接决定你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仰度和影响力。况且,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择师而学的状况将无情地摆在了老师的面前,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教师的“才气”,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业务能力强,善于驾驭课堂,你可以像央视实话实说节目那样,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心灵沟通。如果你专业知识渊博,幽默风趣、嬉笑斥骂皆成妙语,你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让学生被你的才智

5、、才气所折服。做一名良师,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人师,应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只有更新知识,创新理念,超越自我,才有厚实为师的教学底气。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才气横溢,充满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我们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气 教师身上应该多些书卷气、文气,少些酒气、油气、老气、俗气,这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特殊需要。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就是“书卷气”。这是一种文化底蕴、智慧力量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必须是博家、杂家,不是通晓天文地理之才,没有博古通今之智,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你又怎么能成为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和心灵的塑造者呢? 新课程的开放性、

6、研究性、选择性、多元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诸多特性使教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一次性学习的时代早已过去,教师必须持久地学习,并且在读书学习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实践反思和感悟积淀,才能学得真知,悟得真理,进而厚积薄发,才能成为博学多才、富有书卷气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要把读书当作你的第一精神需求,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一个只教眼前书而不广泛阅读的教师是不可思议的。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教学成

7、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范。 神气 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气魄。慵懒、涣散、自卑、萎靡,都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态势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充满激情与活力,神采奕奕,亲切自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师生共同进步,校园面貌也会焕然一新。反之,如果教师整天无精打采,拖沓慵懒,纪律淡薄,不思进取,则会给学风、教风、校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精”“气”“神”。教师精神振作,讲课充满自信、激情飞扬,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打动学生,造就学生的精神和气魄。教师气聚神凝

8、,语韵抑扬、铿锵有力,能孕育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教师神思洒脱,讲课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缺乏“精”“气”“神”的教师,失去了“精”“气”“神”的课堂,收获的也许永远是失望与失落! 锐气 是一种胆量,一种魄力,一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境界。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有一股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锐气。回顾我国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从科举制度到应试教育,从广泛提倡的素质教育,再到近年来兴起了人性化教育。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应试教育在渐渐走向衰落,素质教育则日趋走向成熟,人性化教育如日东升,势不可挡。消除浮躁,深刻反思,研究探索,开辟出教

9、育改革的一片新天地,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 新课堂理念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有强烈的,锐气十足的创新意识,要有培养创新人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气魄。 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要根据学科特点激发创新活力,抓住机遇,钻研新课程,探索新教法,不因循守旧,不盲从权威,要求新、求异、求变,让创造的种子在教育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学创佳绩,需要锐气,学校创名校,也需要锐气。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服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教师队伍,需要每个教师都要发扬团队精神,锐

10、意进取,追求卓越,为学校整体工作的稳步推进挥汗出力,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教师精神是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做一个信心坚定理想远大的引路人、传承文明的实干家、奋发创新的开拓者和为人师表的新楷模。教师要夯实学习力,做严谨笃学的文化人;要增强创新力,做创新创业的开拓者,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要提升教师教育力,做教书育人的实干家;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于律己,以身立教,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积极应对职业压力,善于化解精神负担;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教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以主流的精神引领学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打造公信力,做勇立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老师们:让我们拥有一身的正气,一生的才气,一世的文气,一脸的神气,满腔的锐气,勇当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雁,为迎接更加美好的教育的春天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