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306318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向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较多。【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

2、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5.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3、,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3.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4.通过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旅游业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著名的狮城是那座城市吗?你知道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在哪个国家吗?让我们一起到东南亚去旅游,你就会得到答案!二、自主学习、

4、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主要组成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3、总结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读图2-3回答:4、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教师精讲点拨】日本国内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于西亚,油轮必经马六甲海峡【探究结论】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贫乏,要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 个性化修改印度洋,最后到达中东。马六甲海峡位

5、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因此马六甲海峡就成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学习任务(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自主学习: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形象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如何?2、分析总结中南半岛的河流特点(流向与流速)3、分析判断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和河流特点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总结地形地势与河流间的关系。(总结)河流的流向与流速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读下图回答:1、A、B、C三点中何处海拔最低?2、美国地势东西 ,中间 ; 北

6、部 ,南部 。3、D处的地形以 为主。学习任务(三)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1、自主学习: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分别是什么气候?有何特点?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假如你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位农民,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又该如何呢?【探究结论】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播种,旱季收获;热带雨林气候区随时都可以播种,全年都可收获。学习任务(四)1、自主学习:读图2-3,回答1、东南亚主要国家有哪些?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哪些?位于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哪些?2、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个性化修改3、

7、东南亚的内陆国有哪些?4、完成P36页活动题4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读图2-3,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分布有何特点?【教师精讲点拨】可从所处的地形、水源等方面给考虑【探究结论】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1、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火山地震频发,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2、假如到东南亚地区做一次旅行,请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下列用品中选择,并说明理由。伞 防水凉鞋防晒霜 羽绒服太阳镜 晕船药品轻便的登山鞋 防暑药品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对于本节的学习关键是通过读图认识本区重要

8、的地理位置,特别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通过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五、巩固练习:1、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是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的必经之地。2、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C印尼D缅甸3、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C为 ,海域D 国家:E ,F 半岛G (2)A是 海峡,它沟通了 洋和 洋(3)B地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4、综合能力训练六、附板书设计东南亚一、位置和组成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马六甲海峡二、地形与河流三、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长四、本区主要的国家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已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教师仅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一般学生缺乏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比如不能在地图上找出已记住的地名,本节课要注意加强这些的训练。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辅助,以便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