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0301927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常识练习题附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文学常识练习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进士与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与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

2、,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C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

3、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3、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结合孔雀东南飞、过秦论A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B初七与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作各种游戏;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朝,这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C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思相同,它们都是指天地四方.D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旦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以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旦、黄昏、人定.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

4、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

5、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

6、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7、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熟.B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意思是安抚集聚.C厘两京、#、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是治理处理.D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原文: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

7、.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B外

8、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C临幸,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D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与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11、下列对

9、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0、A#,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D弑: 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原文: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

11、.父恪,陈特进、广州刺史.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阳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义宁二年,宇文化与弑炀帝于江都时齐郡贼帅乐伯通据丹阳,为化与城守,法兴使果仁攻陷之,于是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

12、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B.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熄的年号.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

13、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

14、日的典章制度.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1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C功曹是古代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事务.D桎梏,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梏.2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在本文指的是丈夫的父母.C.国家在古代有国家和帝王别称两个意思,在本文中是前一种.D.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