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294103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肾浊肿病理实验报告篇一:13 护理病理实验教案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科目:病理学部系:基础医学部专业:护理年级:13护 理 1-5 班任课教师:张海林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篇二:病理学切片1、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表层纤维帽,深部 2、 风湿性心肌炎:心肌间质各处的结蹄组织呈灶性 3、慢性胃 溃疡: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针形胆固醇结晶,钙盐 沉积,底部为肉芽组织,动分布,风湿小体,成纤维细胞。 瘢痕层。脉壁中层平滑肌萎缩4、肝硬化: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5、慢性新月体 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或环状物。6、急性肾炎:肾小球毛细 血管内皮

2、细胞和系膜细胞明显肿胀增生。7、小叶性肺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胧性渗出物为 8、 大叶性肺炎:肺泡内的纤维蛋白性炎,中性 9、急性蜂窝织 性阑尾炎:管壁大量中性粒细胞主。粒细胞。弥漫侵润。10、慢性宫颈炎:11、炎性息肉:增生的腺体,疏松的 结蹄组织,小12、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附近的肝血窦高度血管等,且伴有水肿和炎细胞侵润。扩张充血(槟榔肝)。13、纤维肉瘤:胶原纤维,核分裂像多久,胞浆14、肠 伤寒:伤寒小结或伤寒肉芽肿。15、栗粒性肺结核:结核结 节。少。16、皮肤乳头状瘤(低倍):乳头多大数回和分支 17、 鳞癌一级:癌巢、角化珠。18、肾浊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水 肿):胞质内出现许多红

3、染多少不一,与基底部组织分布明 显。颗粒。19、脂肪肝(肝细胞脂肪变性):胞质内出现许多 20、 慢性肾炎:纤维化、玻璃样变性。大小不一的圆形空泡。篇三:病理学实验考试a 玻片诊断答案1.蜂窝织炎性阑尾炎(3 分):部分粘膜上皮及固有层变性坏死(0.5 分),阑尾腔内及浆膜层有炎性渗出物(0.5分),由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和少量纤维素组成(0.5 分), 血管扩张充血(0.5 分)。2. 肝癌(3分):肿瘤细胞成索状和片状排列(0.5 分), 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可见多核瘤巨细胞(0.5 分),细胞核大 深染(0.5分),核分裂像增多(0.5 分),部分肿瘤细胞胞 质丰富而红染,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

4、形。3. 慢性胃溃疡(3 分):表层可见少量渗出的纤维素(0.5 分)和中性粒细胞(0.5 分),渗出层下方为数量不等的坏死 组织(0.5 分),坏死层下方为大量增生的肉芽组织,最下层 为瘢痕组织层(0.5 分),血管、细胞少儿胶原纤维多,溃疡 周围胃粘膜有肠上皮化生。4. 主动脉粥样硬化(3 分):内膜增厚凸起(0.5 分), 纤维组织增生、玻变(即纤维帽)(0.5 分);纤维帽的深部见 大量粉红染的无定形的脂质和坏死物,其中有较多呈针状空 隙的胆固醇结晶(粥样病灶)(0.5 分);底部及周边部可见肉 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中膜萎缩(0.5 分)。5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5、(3 分):肾小球体积增 大(0.5 分),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0.5 分),以内皮细 胞和系膜细胞增多为主,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近曲小管 上皮细胞变性(0.5 分),肾小管官腔内出现蛋白管型、红细 胞或白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0.5 分)。6. 慢性支气管炎(3分):支气管腔扩张(0.5 分),部 分支气管上皮有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壁增厚(0.5 分),纤 维结缔组织增生,腺体增生肥大(0.5 分),支气管壁可见散 在或灶状炎性细胞浸润(0.5 分),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 主。7. 毒性甲状腺肿(3分):滤泡呈弥漫性增生(0.5 分), 滤泡大小不一,以小形滤泡为主,内有胶质样物质(0.

6、5 分) 及大量空泡(0.5 分),间质中毛细血管丰富,血管扩张充血, 有纤维组织增生,少量炎性细胞浸润(0.5 分)。8. 霍奇金淋巴瘤(3 分):散布着数量不等,形态不一的 肿瘤细胞(05分),肿瘤细胞包括多核R-s细胞,单核R-s 细胞,多形性细胞(1.0分),可见多种炎症细胞(0.5分), 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细胞等。9. 门脉性肝硬化(3分):形成假小叶(0. 5分),假小 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有脂肪变性,坏死及再生(0.5 分),中 央静脉多偏位或缺如(0. 5分),假小叶周围增生的纤维组织(0.5 分)中有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浸润及新生细小胆管。10. 慢性肺淤血(3分)

7、:肺泡壁变厚及纤维化( 0. 5分), 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0.5 分),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 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即心衰细胞(0.5 分),肺泡壁内毛细血 管扩张充血(0.5 分)。11.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3 分):病变多以小支气管为中心呈灶状分布(1.0 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0.5 分),表面附着黏液性渗出物,管腔内大量炎细胞浸润(0.5 分),以嗜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为主,肺泡腔变圆,轻度 扩张。12. 混合血栓(3 分):白色血栓(0.5 分):淡红色无结 构的呈分支状或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边缘可见中性 粒细胞附着(0.5 分)。红色血栓(0.5 分):充满小梁

8、间纤 维蛋白网的红细胞所构成(0.5 分)。13.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3 分):心瓣膜损伤,在心 瓣膜上附有一巨大的赘生物(0.5 分),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 维素构成(0.5 分),其内含有大量淡紫兰颗粒状的细菌团 (0.5 分)及深蓝色的块状钙化灶(0.5 分)。14. 肝细胞水样变性(3 分):肝细胞弥漫性肿大致肝小 叶结构不清(0.5 分)。肝细胞基质疏松淡染,胞核略增大淡 染,位于细胞中央(0.5 分)。有的肿大,变圆的肝细胞胞质 空亮如膨胀的气球,称气球样变(0.5 分)。有的胞质内有粉 红色嗜酸性细颗粒(0.5 分)。肝窦受压变狭或消失。15. 大叶性肺叶(3 分):病变均匀,

9、肺泡腔内渗出的纤 维素增多(1.0 分),相邻肺泡纤维素丝经肺泡间孔互相连接, 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1.0 分),部分肺泡间隔毛细 血管扩张。16. 纤维肉瘤(3分):肿瘤无明显包膜(0.5 分),瘤细胞丰富,弥漫一片,成束交叉排列(0.5 分),细胞呈梭形, 胞质少,呈“鲱鱼骨”样排列(0.5 分)。核大,染色质密集, 可见核分裂相(0.5 分)。17. 高分化鳞癌(3 分):癌巢内细胞分层明显可见细胞 内角化(0.5 分),棘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0.5 分),癌巢 中央可有角化珠形成(1.0 分)。18. 皮肤乳头状瘤(3分):肿瘤呈乳头状(0.5 分),间 质为血管和纤维组织(0

10、.5 分),可见疏松结缔组织,毛细血 管和少量淋巴细胞,增生的上皮细胞层次增多(0.5 分),(由 表及里分别为角化层,颗粒细胞层,棘细胞层级基底细胞层 样细胞),可见细胞间桥(0.5 分)。19. 肠阿米巴:坏死组织和活组织处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圆形,核小而圆,胞浆略呈嗜碱性,其中可见红细胞、淋巴 细胞和坏死组织碎片,滋养体周围有一空晕。20. 淋巴结转移腺癌:正常淋巴结构尚存,部分组织被 破坏。于淋巴结边缘及皮质、髓质区可见多个大小不一,形 状不规则的癌性腺体,部分区域癌细胞呈实性片状,癌细胞 有明显的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21. 炎症细胞:(1)嗜中性粒细胞:呈球形,胞核分 25

11、个分叶,胞浆淡红色,内含中性颗粒。(2)单核巨噬细胞: 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胞浆丰富,常含有吞噬物。核 呈圆形或肾性,长偏于细胞一侧。(3)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淋巴细胞核圆,染色质浓密成块状、着色很深,胞浆极少;浆细胞:比淋巴细胞稍大,核呈圆形 或卵圆形,偏位,染色质凝结成块状,贴近核膜,形成车轮 装分布,胞浆丰富,呈伊红,核周围有半月形淡然区,称核 晕。(4)嗜酸性粒细胞:比中性粒细胞略大,核一般分为两 叶,胞质内含粗大红色颗粒。22. 新月体肾炎: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毛 细血管壁断裂,血液流入肾小囊并凝固,导致肾小囊上皮细 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有新月体的肾小球呈弥漫性,构成新

12、 月体的主要成分是增生的肾小囊上皮细胞,其间混有单核巨 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23. 肝血吸虫病:肝脏汇管区附近,见数个椭圆形或破 溃虫卵,其周为深红色或深蓝色的,虫卵结节,结节中心可 见虫卵,前者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者周围可见 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物及异物巨细胞,周围肝细胞 受压萎缩。24. 肾透明细胞癌:低倍镜下,细胞排列呈实性片块或 条索状癌巢,有的则呈腺管样结构;高倍镜下,癌细胞多边 形,体积大,胞浆透亮,胞核小而圆,染色深,位于细胞中 央,间质少,血管丰富,可见出血,坏死。25. 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的表面有一层渗出物和坏死组 织,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毛细血管呈条

13、索状与表面垂直,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核大、胞浆染红。 成纤维细胞呈星状或梭形,细胞核呈椭圆形,染色质疏松, 胞浆丰富,散布于毛细血管之间,可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等各种炎症细胞。26. 肺结核:低倍镜下,肺组织周围有多个散在、大小 不一的结节状病灶,病灶中央大片粉红色区为干酪样坏死组 织,干酪样坏死灶周围见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 巨细胞,后者胞体巨大,胞浆丰富,多核,核呈圆形或卵圆 形,在细胞的周边部呈花环状或马蹄形分布,外围尚可见单 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同构成结核结节。27. 肝脂肪变性:低倍镜下,肝小叶结构存在,肝小叶 周边部的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空泡边缘清 楚,高倍镜下,病变轻者,肝细胞胞浆内有少量较小脂肪空 泡:病变重者,肝细胞肿大、变圆,脂肪滴融合成大的空泡, 细胞核被挤在细胞的一侧。(b)标本名称:1肾盂积水,2胃癌,3肝硬化,4.肠出血性梗死,5.支气管扩张,6.纤维肉瘤,7.脂肪肝,8. 乳腺癌,9.肾浊肿,10.结肠息肉,11.阑尾炎,12.主动脉 粥样硬化,13.慢性肾炎,14 乳腺纤维腺瘤, 15肺淤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