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25957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1. 课程设计的目的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全

2、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

3、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2.1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生产条件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

4、,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2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3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1张。4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像在工厂接受实际设计任务一样,认真对待课程设计,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认真地、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2)课程设计是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3)学生必须以科学务实和诚信

5、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已所做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4)在设计中学生应认真阅读有关设计资料,其中查阅参考资料是课程设计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因而学生应该独立查阅参考资料,并进行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3.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课程设计内容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两大部分,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如下。3.1分析研究被加工零件,绘制零件图在得到设计题目之后,应首先对被加工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有:(1)弄清零件的结构形状,明白哪些表面需要加工,哪些是主要加工表面,分析各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2)明

6、确零件在整个机器上的作用及工作条件;(3)明确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4)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对各个加工表面制造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画被加工零件图的目的是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并非机械地抄图,绘图过程应是分析认识零件的过程。零件图上若有遗漏、错误、工艺性差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地方,应提出修改意见,在绘图时加以改正。学生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仔细绘制,除特殊情况经指导教师同意外,均按1:1比例画出。3.2明确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1)根据产品的大小和零件的生产纲领,明确生产类型是单件小批生产、成批生产还是大批大量生产。(2)根据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

7、,如:工序是集中还是分散、是否采用专用机床或数控机床、采用常规工艺方法还是新工艺或特种工艺等。3.3选择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确定毛坯尺寸毛坯分为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等,毛坯的选择应该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正确地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可以使整个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合理,故应慎重对待。其工作步骤为:(1)根据零件的生产类型、材料和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零件形状的复杂程度、尺寸的大小、技术要求和生产中的可能性来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2)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毛坯余量);(3)计算毛坯尺寸。3.4选择加工方法,拟订工艺路线(1)选择定

8、位基准根据零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毛坯的具体情况,按照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一般先考虑精基准,然后选择粗基准。当某工序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对它的工序尺寸进行换算。定位基准选择对保证加工精度、确定加工顺序及工序数量的多少、夹具结构都有重要影响。零件上的定位基准、加工表面和夹紧部位三者要互相协调、全面考虑。(2)选择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切削加工方法有车、钻、镗、铣、刨、磨、拉等多种,根据各表面的加工要求,先选定最终的加工方法,再由此向前确定各前续工序的加工方法。决定表面加工方法时还应考虑每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集中精力先考虑主要表面、

9、主要技术要求及关键技术问题的加工。(3)安排加工顺序,划分加工阶段,制订工艺路线确定各表面的加工顺序,包括切削加工顺序、热处理工序和辅助工序。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一般应: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热处理按段穿插,检验按需安排。还需考虑工序的集中与分散等问题。在对零件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工艺路线。对于比较复杂的零件,可以先考虑几个方案,经分析比较后,再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3.5进行工序设计和工艺计算(1)确定各工序所用的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助工具选择的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的类型、规格、精度,应与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大小、精度高低、生产类型和工厂的具体条件相适应。

10、机床设备的选用应当既要保证加工质量又要经济合理。在成批生产条件下,一般应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刀具、夹具。这时应认真查阅有关手册或实地调查,应将选定的机床或工装的有关参数记录下来,如机床型号、规格、工作台宽、T形槽尺寸;刀具形式、规格、与机床连接关系;夹具、专用刀具设计要求,与机床连接方式等。为后面填写工艺卡片和夹具设计做好必要准备。(2)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根据工艺路线的安排,要求逐工序、逐表面地确定加工余量。其工序间尺寸公差,按经济精度确定。一个表面的总加工余量则为该表面各工序间加工余量之和。在本设计中,对各加工表面的余量及公差,学生可直接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或其它相关资料中查

11、得。(3)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常不具体规定切削用量,而是由操作工人根据具体情况自已确定,以简化工艺文件。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则应科学地、严格地选择切削用量,以充分发挥高效率设备的潜力和作用。对于本设计,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已确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公式计算1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其余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可由切削用量手册或其它相关资料中查得。(4)计算时间定额课程设计作为一种对时间定额确定方法的了解,可只确定1道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可采用查表法或计算法确定。3.6填写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序卡片中的工序简图可按比例缩小,用尽量少的投影视图绘出。简图也可以只画出与加工部位有关的局部视图,除加工

12、面、定位面、夹紧面、主要轮廓面外,其余线条均可省略。简图中的加工表面用粗实线表示,其余均用细实线。应标明各加工表面在本工序加工后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对定位、夹紧表面应以规定符号标明。3.7设计专用夹具在完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础上,设计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显然该零件的生产纲领、零件图和工序图是夹具设计的依据。生产纲领决定了夹具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零件图给出了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具体要求;工序图则给出了夹具所在工序的零件的工序基准、工序尺寸、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以及本工序的定位、夹紧原理方案,这是夹具设计的直接依据。(1) 绘制夹具装配图。画夹具装配图是

13、夹具设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注意事项如下。尽量采用1:1的比例绘制,使图形具有良好的直观性。根据视图大小,也可采用1:2或2:1比例。用双点划线绘制被加工零件的外形轮廓、定位基准面、夹紧表面和加工表面。工件在图中作透明处理,不影响夹具元件的投影。尽可能以操作者正面相对位置的视图为主视图,视图多少以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夹具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各种元件间的装配关系为准。一般情况下,最好画出三视图,必要时可画出局部视图或剖面图。合理选择和布置视图,注意在各个视图间留有足够的距离,以便于引出件号、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在适当的位置上画上缩小比例的工序图,以便于审核、制造、装配、检验者在阅图时对照。装配图按夹紧

14、机构应处于夹紧状态绘制。对某些在使用中位置可能变化且范围较大的夹具,例如夹紧手柄或其他移动或转动元件,必要时以双点划线局部地表示出其极限位置,以便检查是否与其它元件、部件、机床或刀具相干涉。为减少加工表面面积和加工行程次数,夹具体上与其它夹具元件相接触的结合面一般应设计成等高的凸台,凸台高度一般高出非加工铸造表面3-5mm。若结合面用其它方法加工时,其结构尺寸也可设计成沉孔或凹槽。夹具体上各元件应与夹具体可靠连接。为保证工人操作安全,一般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GB/T 70.1-2000)沉头连接坚固,若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还需用两个圆柱销(GB/T 119-2000)定位。对于标准部件或标

15、准机构,如标准液压油缸、汽缸等,可不必将结构剖示出来。装配图绘制完成后,按一定顺序引出各元件和零件的件号。一般从夹具体为件号1开始,顺时针引出各个件号。如果夹具元件在工作中需要更换(如钻、扩、铰的快换钻套),应在一条引出线端引出三个件号。如果某几个零件在使用中需要更换,在视图中是以某个零件画出的,为表达更换的零件,可用局部剖面表示更换零件的装配关系,并在技术要求或局部剖面图下面加以说明。此外,夹具装配图上应合理标注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最后应画出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写明零件名称、数量、材料牌号、热处理硬度等内容。(2)绘制零件图绘制1个关键的、非标准的夹具零件。具体要求如下:零件图的投影应尽量与总图上的投影位置相符合,便于读图和核对;尺寸标注应完整、清楚,避免漏注,既便于读图,又便于加工;应将该零件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理要求等完整地表示出来;同一工种加工表面的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对于可在装配后用组合加工来保证的尺寸,应在其尺寸数值后注晨“按总图”字样,如,钻套之间、定位销之间的尺寸等;要注意选择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某些要求不高的形位公差由加工方法自行保证,可省略不注;为便于加工,尺寸应尽量按加工顺序标注,以免进行尺寸换算。3.8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设计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进出口许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