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256663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刘卓 2014级研究生六班 学号201481895010摘 要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概念和思想,对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和现代认识的梳理,进而从全面的角度论述中药药性的概念及其自然辩证法思想,指出中药药性的思想与自然辩证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结合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辨证使用。从自然辩证法高度阐述中药药性这一认识对明确和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关键词 中药药性、自然辨证法思想、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

2、特有的自然哲学观基础上的,表现为天人相应的世界观,阴阳五行的辨证方法,取类比相的认识论等诸多方面。而中药药性理论也与中医理论一脉相承,广泛地应用各种自然哲学的思辨方法认识中药、解释药理、指导用药。同中国医学一样,中药药性理论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重视。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药学理,它为什么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我认为,中药药性理论科学的、合乎自然规律的认识论是其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下面,本文即就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中药

3、药性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论。1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药学经过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草创期, 到魏晋六朝得到充实发展, 在唐代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药典式药学体系)-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更是资料丰富,内容广泛,体例完备,但关于中药药性药理方面的论述却相对较少,尚停留在经验用药的水平,未形成有完整理论的中药药性、药理体系。随着北宋后期医学理论探讨风气的开展和运气学说的广泛应用,金元时期的医家便对经验用药进行整理,转化为理论指导下的用药。早期是通过内经某些自然哲学观点对药味进行归纳,如刘完素在其素问病机玄病式-药略一章中以“凡物虽与人异, 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又借药物

4、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 善假物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也。”1.1五运六气与中药药性 五运六气学说自唐王冰之后被古代医家广泛接受,金元医家用其整理药性,而以缪希雍为首的本经复古派用它来解释药性。缪希雍在本经疏证-原本草药物气味指归中指出“夫物之所生也,必禀乎于天;其成也, 必资乎地。”正是根据这种自然哲学观来对各种药物的药性进行阐述,如关于天门冬一味,本经疏证中说:“天门冬正禀大寒之气以生,得地之阴精独厚,味虽微苦甘而带辛,其气大寒,其无毒,以甘多者为胜,味厚与气、阴也降也。除肺肾虚热之要药。”以上对天门冬药性的阐述集中的反应了五运六气学说的天地一体观、天人相应观,是古代自然哲学观在中药学研

5、究的最经典的体现,这类探索药性理论的方法被大多数的本经复古派医家采用。12 生长条件与中药药性 药物生长环境对药物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来自中国古代先民非常朴素的唯物观,如本草经读中对浮萍一药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水萍生于水中,其叶入水不濡,是其所能敌水也。故凡水湿之病皆能治之,其根不着土而上浮水面,故又能主皮毛之病。”这种方法也正是古代医家寻找新的一种有效方法,从药物生长环境的特点,用取类比象的原则,推导其在人体中可能的作用机理。13 药物形色与中药药性本经复古派医家认为药物的颜色、形态同样影响中药的药理作用,这正是古代自然哲学观中万物一理理论的一种生动体现。如张志聪的本草崇原中黄芩一药:

6、“黄芩, 味苦, 色黄, 内空, 能清胃之热”; 徐大椿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更加直接,言此药为“以形为治”。两位医家都认为黄芩色黄而入手足阳明经。色黄而性属土而治牌胃之病。根据古代自然哲学观的观点,这种特定的颜色( 即五色归五脏),特定形状,决定了该药的药性,造就出特定的功能。正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素问-五运行大论篇) ,用外在表现来推导内在规律,用药物形色来认识中药药性。除了以上 3 种方法解释药性外,还可以根据药物的生长特点、五行生克、药物名称等方法分析药性。这些方法都从各种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自然哲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使我们对中药药性理解更加全面深刻。2观察和实验方法是中药药性理

7、论形成的基础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取感性资料的主要方法,在各门科学形成的初期,都首先靠观察和实验方法而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观察方法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有目的地对自然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药物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生活实际的需要,人们对药物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其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效应,从而逐步形成了药物的认识,中药也是如此。对于在药物能治病的认识形成之前,还不会形成药的概念。治病开中药药性理论形成的初期,人们主要是利用观察方法来认识植物和药物,尤其对于药物,更是靠日积月累的详细观察才得以认识其性状、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神农尝百草应该是最早的关于中药的传说,在神农氏一次次

8、的尝试与总结中,中药的作用规律一步步明朗,而这大概就是中药药性理论最早的雏形,也是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中药的基础。不仅如此,当今我们对中药药性的研究亦是建立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之上,我们以小鼠或大鼠制造各种中医病症的模型,观其行及性,并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予以相应的治疗以验证及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从而取得今日的成果,使得中药药性理论得以有如今的发展。3中药药性理论形成的思维方法是逻辑方法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中药药性的形成同样是通过逻辑思维总结归纳而得出的,其中的各个方面均有逻辑思维的具体应用。3.1类比方法对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的认识,古代医家认为,四气来源于天之四时,是取象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9、四时气候而来。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其寒热温凉者,生乎天”。认为中药的属性是由于禀受了四时之气,而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在象思维的影响下,通过与阴阳、五行等理论相互配属、比类,从而形成了药物五味的不同认识。温热凉寒四气取象于天,五味则是取象于地,由地所出,故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 这是类比方法的应用对药物自然属性的认识。3.2演绎推理方法素问指出:“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说明药物的寒热温凉是由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效应而总结得出的。中医认识疾病的性质有寒热之分,故药物的效应属性也有寒热之别。再如中药酸、苦、甘、辛、咸五味,在象思

10、维的指导下,很多药物属性的认识是通过自然属性的认识推测其效应属性的认识,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提出“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知此理,则凡药皆可类推矣”。古人是先从对药物外形、质地颜色、气味、习性、生长环境等自然特性的观察、体验中,意识到该种药物可能具有某种治疗作用,然后再试用于人体进行验证,并加以总结而成。从药物的具体形态、生长趋势、生长环境等方面,用取象的方法来分析它的功能,其“象”就成了某药之所以有某种功能的根据、原理。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指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

11、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演绎推理的指导方法将中药的自然属性与效应属性进行关联,进一步形成了形质药性、气臭药性等理论。3.3分类方法分类的方法在中药药性理论中也有应用。分类是依据研究对象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把对象分为不同类群或不同等级系统的方法。它能使研究的对象更为明确,中药学中分类方法的应用俯首可拾,根据其作用性质的不同将药物作用分为升与降,根据其味道的不同将药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类,根据药物作用机体寒热的不同将药物分为寒性与热性等。同样的,比较的方法在中药药性理论中也有应用。客观世界的事物既具有相同之处,又具有相异之处,在其相同之中包含着差异,而在其差异之中

12、又包含有相同之点。比较方法就是考察对象间同异的逻辑方法,它是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基础,是逻辑规律及各种方法论的前提。比较,在药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将药物分为热性和寒性,又根据热的程度的不同将热性药分为温性的和热性的,根据寒的程度的不同将寒性药分为寒性与凉性,五味酸苦甘辛咸也是如此,尤其是关于淡味的存在与归属。同样的还有升降浮沉的作用,由于上升的程度的不同将上浮作用的药分为升与浮,根据下降作用程度的不同又分为降与沉。这些都是比较方法在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应用。3.4分析和综合法分析和综合的分析方法是将研究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分析的目的不仅在

13、于将复杂事物简单化,便于研究,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易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综合则是将研究对象的各组成部分、方面、元素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联系联合为整体的思维活动,通过综合可以形成对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全面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又为更进一步的分析创造条件,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在中药药性理论中,我们首先要对该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分别配比其适用病症类型,抓住药物各方面作用的本质,然后才是将各方面综合起来,看其所能治疗之病症,二后还要看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药性各方面的相互作用,此即视为药物作用的分析综合全

14、过程。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辨采制用”的指导性理论,与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相一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中医药基本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注目。中药药性理论存在着弊和利, 其优点是从宏观角度认识中药药性, 并能将药性与人体、自然界在同一整体里思考, 有着完整理论体系, 从而在较高综合层面上理解中药, 并指导临床用药。弊病是对中药药性理论认识略显粗疏笼统, 甚至有牵强附会的情况, 这样有可能忽视临床用药的正确经验。而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中药药性理论有助于中药药性理论的解读与传播,更有利于中药科学化合理化的发展,将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参考文献1唐仕欢

15、,杨洪军,黄璐琦.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J.中医杂志,2010,04:293-296.2金锐,张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药性形成的多源性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1:1198-1205.3金锐,张冰.中药药性理论复杂性特征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21:3340-3343.4汪德刚.试论中兽医学中的自然辨证法思想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01:48-51.5祝世讷.药证对应中药的药性、药效规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2:91-93.6王伽伯,金城,肖小河,赵艳玲.中药药性研究回顾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07:572-576.7肖小河.中药药性研究概论J.中草药,2008,04:481-484.8杜文斌,张杰.中药药性理论与古代自然哲学观J.辽宁中医杂志,2004,03:253.9吴嘉瑞,张冰,常章富.中药药性理论中“有毒无毒”涵义辨析及其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9,04:480-482.10孔惠英.我国自然辨证法研究的理论成就J.党校科研信息,1990,19:9-11.11代慧芬,李越然,张大年.对于编写祖国医学辨证法讲义的几点建议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01: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