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241387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 郭园小学 郭海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教师研究的两大问题,其中对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是人们研究较多的问题,而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实际上,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是水乳交融地进行着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地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如果不能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种活动协调为一个统一体,认知活动就失去了动力,智力发展就受到影响,意向就不能落实、持久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教师怎样来开发学生非智力活动的发展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

2、心。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彼此间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表情,对学生亲切和蔼,给学生授之以期待的目光,并用适当的手势、动作等表露出你的真情实感,往往一个微笑会给学生百倍的信心,一句表扬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希望,轻轻地抚摸一下,你就霸占了一颗天真、好学的心。我班有一位女生,数学成绩较差,胆子比较小,数学课畏头畏尾,上课重来不举手回答问题,每当她看我时,我总是微笑着点点头,渐渐地她举手回答问题了,每次我都给以鼓励、表扬。她的胆子越来越大,现在发言可踊跃了,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教师对待学生切忌冷峻、刻板,难以接近,或过分随和,给学生瞧不

3、起的感觉。 第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严谨,简洁,逻辑性强,要坚定自信,快慢得当,铿锵有力或深沉浑厚,能形成一种魅力,使学生感到入情入理,置信不疑,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仰慕之情,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能愉快地吸收和掌握。 第三、教师要能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刻苦锻炼教学才能,为学生树立爱学习、肯钻研的榜样。这样,学生也就能热爱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学习的激情。如果学生对数学兴趣下降,数学学习质量也往往下降;而端正了学习动机的学生,发扬刻苦的精神,很快就提高了学习成绩。同时,非智力因素还影响着学生对智力因素的融会贯通。知识的融会贯通是比较困难的事,越是困难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越明显。

4、明确的动机有利于树雄心,顽强的意志有助于失败后恢复信心。此外,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融会贯通,还需要灵感和顿悟,灵感和顿悟只有在积累和机遇相结合的基础上才容易发生,而浓厚的兴趣,美好的情感,将有助于不倦地积累和经常保持心理上的期待。 第四、要想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还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这就需要辅助以自主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性素质,这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得劲行系统学习至关重要。一个学生群体,由于各人基础、智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解题能力上存在种种差异,教师如只注重教学的一致性、同步

5、性。试图单凭同一内容、同一模式、同一要求进行课堂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相反,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性水平,引导学生自觉调动各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自觉培养非智力因素,既求同又求异,不拘一格,不拘同一形式的学习方法、形式和内容,这对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素质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益处的。在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求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评价,提倡并注重于自我纵向比较,而不注重于横向比较。鼓励学生在每次测试中能争取到的、哪怕只有2分的进步。多鼓励肯定,少批评或不批评,这对想学好、想系统掌握好数学知识,但缺乏信心、畏首畏尾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渴望获得的

6、心理营养。勉励他们敢于拼搏、善于拼搏、勇于提高、不断进取,恰恰是那些感到数学学习困难者最迫切、最需要的精神支柱。自信心、自主性、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必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学生取得成功,又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主性、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水平。 第五、教师要能正确地评价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努力向上和引人注意的愿望,总希望能表现自己,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关心和帮助。因此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提问、回答或作业、试卷的评讲等,一定要恰当、公正,不能随意,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要让学生从批评责备声中体会出老师对自己的善意、爱意。反过来,教师也要能接受学生的评价,敢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

7、。不能一听到学生有不同意见或批评之声,就搬出师道尊严,甚至于暴跳如雷,这怎能建立教师的威信和尊严呢? 第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就会激发起论证结论的欲望,如教完圆柱的体积公式V=sh之后,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2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学生利用公式V=sh解题,很费劲。因此,我就给他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巧妙地计算呢?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学生都有学具模型,经过拼接,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变换不同的

8、位置,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反复验算,终于有几组学生举手发言,他们得出这样一个式子:2025=50(平方厘米)。理由是把拼成的长方体横放下来,则用圆柱侧面的一半作底面,高就是半径,因此得出V=S(侧)2R。他们的思路是如此清晰,推理严密,又完全是一种自我发现。结果,个个学生兴致盎然,动手动脑。学生都有好奇心,都喜欢刨根问底,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学习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猜想、探索,通过自己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获取新知。教师也可以精心设疑、激疑,使学生产生好奇、悬念及要求解释的心理,从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讲一些名人名家学数学的故事,或以数学在现代建设中的作用的事实,使学生明确学数学的

9、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 第七、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情感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运用语言、实验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偶发性兴趣,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来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法必须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当侧重于培养阅读能力时,采用在教师引导下,先让学生个人阅读并辅以小组帮助,大组交流;当侧重于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时,采用教师示范、板演,再小组研究,大组发言交流学生集体评价;当侧重于培养新知识的探索能力时,从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出发,运用联想、猜想、实验操作等方法,大胆探索,严格推理论证。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认识活动的趣味性,避免由于活动的单调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刻苦持久的学习兴趣潜在于自己参与的智力活动中,使学生不断品尝到智力劳动成果的甜蜜滋味。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对情感、兴趣、动机等非智力活动的开发引导,是促使智力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心中要时时刻刻装着学生。只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教育方法,就能使每一堂课都充满勃勃生机,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