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23979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输》重点词语、句子(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输重点词语、句子字词积累通假字1、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愉快.2、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挡.3、 公输盘诎“诎”通“屈” ;理屈。4、 已持守圉之器 “圉通“御”;抵挡。古今异义1、 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2、 所以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领土,土壤4、 虽然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5、 金 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 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6、 文 古义:刺花纹,彩饰 今义:常指字和文章7、 胡 古义:为什麽 今义:姓氏词类活用1. 吾既已言之

2、王矣 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2. 吾义固不杀人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道义3.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4. 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5. 义不杀少而杀众 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6.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词作动词,入侵7. 犀兕麋鹿满之 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8.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9. 公输盘之攻械尽 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一词多义1、再:两次日再食 子墨子起,再拜2、得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助动词。能,能够)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实现、完成)3、说公输盘不说。(通“悦

3、”,高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通“悦”,高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谈论)西江月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解释)4、之宋何罪之有?-公输何陋之有? 陋室铭菊之爱.爱莲说(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动词,往,到)久之,目似瞑 ( 音节助词)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公输

4、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这种)5、 于墨子闻之,起于鲁(自、从)胡不见我于王? (向)今有人于此 (在)6、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替、帮 )夫子何命焉为?(语气词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制造)子墨子解带为城( 作为、当作 )必为有窃疾矣 (是 )7、子子墨子闻之(先生、老师 )(放在姓之后,表示对他人的尊称)愿借子杀之 (你 )8、争争有所余( 争夺 )知而不争(谏诤,直言规劝、劝阻 )9、类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 ( 种类 )1、以将以攻宋(用来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 以牒为械 ( 把 )11、见见公输盘(拜见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 )12、然虽然,

5、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然而、但是)13、已胡不已乎(停止 )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 )14、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的方法)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15、起起于鲁 ( 出发、动身 )子墨子起,再拜 (起身 )1、文舍其文轩 (彩饰)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文理)7、虽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 )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18、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承接连词 )义不杀少而杀众 (转折连词,却)重点句(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个人欺侮了我,希望借助您去杀了

6、他.(3)吾义固不杀人.我坚持道义,坚决不杀人。(4)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牺牲不足的百姓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可以说是明智。(6)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7)知而不争,不可谓忠.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强大()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你坚持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可以说是明白道理.(10)然胡不已乎?但是为什么不停止呢?(1)胡不见我于王?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此为何若人?这是

7、什么样的人呢?必为有窃疾矣.一定是患了偷窃病了。(13)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土地方圆(不过)五百里,这就好比华丽的车子与破车子比。(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我认为大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与这个有偷窃病的行为一样.(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了他。(1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我知道用来抵抗你的方法了,我不说。(1)我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我知道你用来抵抗我的方法了,我不说。(18)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杀了我,宋国就不能守,你们就可以进攻了。(19)

8、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池上等待楚国的入侵了。(0)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杀不尽宋国的抵抗者。特殊句式省略句将以(之)攻宋译文:要凭借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于是见(楚王)公输盘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子) 胡不见我于王?译文:为什么你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倒装句、宾语前置宋何罪之有? 正常语序:宋有何罪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2介宾结构后置子墨子闻之,起于鲁正常语序:子墨子闻之,于鲁起译文: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从鲁国动身.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正常语序:荆国于地有余,而于民不足译文:楚国在土地方面

9、有多余,但在人民方面有不足。胡不见我于王正常语序:胡不于王见我译文: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今有人于此正常语序:今于此有人译文:现在这里有个人。判断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为”表判断。译文:我认为大王派遣官吏攻打宋国,和这一样.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译文:宋国就像人们所说是连野鸡、兔子、鲋鱼都没有的地方。整体把握内容: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课文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

10、步骤:第一步(劝公输盘)使公输盘理屈词穷;第二步(劝楚王)使楚王理屈词穷;第三步(模拟攻守)墨子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注释注释:本课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作者简介: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年),名翟(d),今山东省滕州市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1)公输盘:战国初鲁国的巧匠,又写作公输般或公输班,有人说他就是传说中的鲁班。()云梯: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称为云梯。(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先生、老师);后一“子字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起于鲁:自鲁国出发。起:起身,出发。(5)郢(y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州江陵西北。(6)夫子:先生,这里公输盘是对墨子的尊称.(7)何命焉为:(有)什么教导呢?命:教导,告诫。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8)侮:欺侮。臣:墨子的自我谦称.(9)借:凭借,依靠。 (0)说:同“悦,高兴,愉快.(11)请献千金:请让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请在此为表示敬意的副词。金:量词,前期秦朝以二十两为一金。(2)义:崇尚仁义(13)固:本来,从来。()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12、。再,两次(15)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说,解说,解释。(16)何罪之有:有何罪。这里的“之”字,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1)荆国:楚国。(18)争:谏诤,直言相劝。 (1)知类:明白事理(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20)然:但是.(2)胡:为什么。(2)已:停止。(23)见(xi):引见。(24)见:拜见.(2)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26)敝舆:破车。舆,车()褐:粗布衣服。(8)粱肉:指好饭好菜。(29)何若:什么样的。(30)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31)犀兕:犀x,雄性的犀牛,兕s,雌性的犀牛。(32)鼋yun: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鼍t:鳄鱼。(3)文梓:梓树。(34)豫章:樟树.(5)长zng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36)善哉:好呀。(37)虽然:即使这样;虽然如此。(38)牒:木片。(39)九设攻城之机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机变,巧妙的战术.()诎():通“屈,理屈.(41)所以:用来。的方法。(42)寇:入侵.(43)距:通 “拒”,抵御,抵挡。(4)守圉(y):守卫,圉通“御,抵挡。 (4)禽滑(g)厘:人名,魏国人。(6)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