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023919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道德纪律法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训练 道德、纪律、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1.“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和基础员B.公共生活需要有共同的准则C.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D.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2.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 ) A.公共生活规则有有形和无形两类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3.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如果没有红绿灯,大家各行其道,混

2、乱不堪,陷入无序冲突之中,最终会引发很多问题,这说明( ) A.社会生活需要秩序B.人人要遵守社会秩序C.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D.社会秩序就是交通规则4.“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5.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乱停乱放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小丁同学用小刀在违规停放的车辆上划了一道,以此来教训车主。对此,正确的评价是( )车主乱停乱放是违背公德的表现 小丁的行为是正义的,有利于惩戒此类

3、违规行为小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做到对他人、社会负责 解决办法很多,做事不可任性 A.B.C.D.6.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我国对拾到钱物拒不交出者,一般只进行道德上的谴责,而不视为违法犯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第270条规定,对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者,要处以刑罚。这表明( ) A.我国法律对公民的限制越来越多B.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完全相同C.我国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D.违反道德的行为也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的思想活动也属于道德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B.法律的强制力只表现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4、和制裁C.违法犯罪都要受到刑罚的处罚D.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违反法律8.天津日报:绝大多数中学都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上述校规() A.会限制学生自由,应废除B.会彻底消除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C.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D.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9.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他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B.C.D.10.“有道德而无法律,则道德有时失其作用;有法律而无道德则法律亦有时而穷。”这说明法律和道德。( ) A.相辅相成,不可偏废B.相互渗透,互相替代C.互无关系,毫

5、不相干D.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1.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意味着子女不常回家看望老人会违法。这说明()A.法律和道德是可以互相替代的B.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C.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D.法律和道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12.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但要遵守社会公德,如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草树木,而且要遵守各种法律,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可见,道德与法律() A.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B.都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C.都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D.都是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维持二、非选择

6、题13.中央电视台面向社会评出10大“最缺乏公德”的行为。消息传到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议论开了。小王说:“缺乏社会公德主要是因为教育没抓好。”小李说:“缺乏社会公德主要是法制没健全。”小张说:“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14.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材料一:路上,总有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司机和行人。有司机在斑马线遇到行人加速抢行,有行人无视红灯在车流中强行通过这些行为都是不守规则的表现。不止在交通领域,在其他诸多领域不守规则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中国女游客在泰国不顾工作人员及红旗警示牌提醒,冒着高强度海浪下水游玩导致溺水,引发社会

7、关注。此前还有游客为逃门票翻越围墙误入虎园遭撕咬身亡,有男子横穿铁路在铁轨上和火车比速度等等,这些做法本质上都是无视规则的一种体现,其中有些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材料二:一次,周恩来总理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小黄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看书。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1)材料一中不守规则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周总理守规则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三个方面即可) 15.品评法治生活。张建民,是一名

8、退休干部,他坚持在农村义务普法 20 多年,为 26 万多人次免费上过法律课。一天,有母女俩找到张建民评理。女儿:“张老师,你今天要先给我妈妈上上课,她侵犯了我的人身自由,还打我骂我,”妈妈:“她只有17岁,却跟一个20岁的小伙子谈恋爱。她不听劝,我只能把她关在家里,她还打110报警说我软禁她,您看怎么办?”(1)从法律角度考虑,张老师会对“女儿”做出哪些肯定评价和真诚劝告? (2)张老师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3)从上图张建民的话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16.同学们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老赖”曹某欠债上百万元拒不偿还,并以身无分文为由拒绝还款。后来,法院出动20名执行干警将其住房腾空,予

9、以强制执行。围绕这则新闻,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研讨活动,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对“老赖”曹某的上述行为进行评析。 (2)针对此现象,请你向人们发出具体倡议。 1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马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拨打电话。某公司张先生讲起他的一次危险经历,至今心有余悸:一天下班路上,手机响起,他习惯性地放到耳边接听。正在凝神通话,突然想起汽车急促的鸣笛声,一辆汽车几乎是擦身而过,原来一不留神,他的汽车半边侵入右侧行车线,差一点撞车,张先生吓出一身冷汗。 (1)张先生一边开车,一边接听手机是一种时间统筹法吗?为什么

10、? (2)假如你的父母在开车时,突然来了电话,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分析】“无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混乱,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大到国到邻里间的日常相处,无时无刻不受到法律,约束。约束这就是一种圆。历史上没有一种单纯依靠法律和道德教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所以要建设和谐社会,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大力提高人们的思想品质。既要公民自学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诚信,同时也通过加强和完

11、善的法律制度建设,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只有把自己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才会圆满。所以ABC符合题意. D的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如果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那么社会将会陷入浑乱。【点评】本题考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规则,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C说法错误,是自觉行为;D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

12、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社会是由许多成员共同组成的,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3.【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中行为表明,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否则社会就会混乱不堪,A符合题意,正确。BC观点题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D观点绝对,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的秩序等,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秩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对于单项选择题要选择最恰当的选项,相比较而言A比BC更直接说明了题文的主旨意思。4.【答案】A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相应的轨道,做什么事都要有规矩,守规矩。A符合题意;BC无意义;D错误,人的活动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如果没有共同的社会规则来规范人们行为,人们各行其是,社会会一片混乱,所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规则和秩序。社会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护相应的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