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220244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伴性遗传和变异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1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双亲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则亲代雌果蝇,后代雄果蝇,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Axaxa xaY xAxa xAY BxAxa xaY xAxa xAY CXaXa xaY xAxA xAY DxAxA xAY xaxa xaY 2某男性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

2、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族病史时得悉该人的母亲既是色盲患者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人作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者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A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血友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3人类正常血红蛋白(HbA)p链第99位为天冬氨酸(GAU),亚基玛型异常血红蛋白(HbY)的p链第99位为组氨酸(CAU),发生这种血红蛋白异常的根本原因是() A信使RNA的密码子由GAU变为CAU B转运RNA的反密码子由CUA变为GUA CDNA转录链相应的CTA变为GTADDNA转录链上

3、相应的GAT变为CAT 4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粒,经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长成后的自交后代() A全部为纯合体 B全部为杂合体 C116为纯合体 D416为纯合体 5用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水稻植株的花药培育出来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可以培养出多少种纯合体植株()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6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单倍体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某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个染色体,在四倍体该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 A7个 B14个 C28个 D56个 8用花药离

4、体培养出来的马铃薯的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观察所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9猫熊的精原细胞中有42个染色体,它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可能组成是() A20个常染色体+x B20个常染色体+Y C40个常染色体+xY D40个常染色体+xx 10男性色盲和女性携带者结婚所生的子女中,从理论上讲,女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色盲的比例为() A1:1:1:1 B. 1:0:1:0 C1:1:0:0 D3:1:3:1 11用普通二倍体西瓜(2N22)的花粉授到四倍体西瓜柱头上所结出的西瓜中

5、,果肉细胞、种皮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依次为() A33 33 33 55 B33 33 33 66C44 44 33 55 D44 44 33 66 12与杂交育种比较,单倍体育种可以显著缩短育种年限的原因是() A单倍体的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不发生性状分离 C单倍体高度不孕,不发生性状分离 D单倍体育种免去了费时的杂交过程 13普通小麦(六倍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A6组和3组 B6组和l组 C12组和3组 D12组和6组 14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

6、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 15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 A性别决定 B性别分化 C伴性遗传 D从性遗传 16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病属于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其隐性致病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方式不存在( ) A男性男性 B女性女性 C女性男性 D男性女性 17人类的)b血型是一种伴性遗传的实例,受显性基因控制的Xga+血型对特异性的抗血清有反应,受隐性基因控制的Xga-血型对特异性的抗血清无反应,杂合女性总是有反应,在白人中对特异性的抗血清有反应的女性达90,男性有60,而且有反应的子女的双亲中必有一方有反应,试问Xga+血型遗传属

7、于( ) A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CY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Y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18生物体产生新基因是由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组数变化 D染色体条数增加19在下列遗传系谱中,最可能属于Y染色体遗传的是() 20单倍体染色体组的数目是() A与配子染色体组数相同 B一个染色体组 C奇数染色体组数 D偶数染色体组数 21对于人体来说,来自两个卵的双胞胎() A总是性别相同 B总是性别不同 C性别相同或不同,但非常相像 D性别相同或不同,彼此相似,和一般同胞兄弟姐妹一样 22三倍体植株的培育过程是() A三倍体三倍体 B单倍体二倍体 C二倍体四倍体 D六倍体

8、花粉培养 23有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第一胎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若第二胎是女孩,那么这个女孩患血友病的机会是( ) A1 B12 C14 D0 24某基因的一个片断是,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为G,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A100 B50 C25 D125 25人的伴性遗传基因在() AX染色体上 B性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Z染色体上 26下列各项表示四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是卵细胞的是(A. aY BaXb C aXB DAXB 27将同一品种的小麦分别种在肥分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遗传性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9、 D不可遗传变异 28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1)果蝇的白眼 (2)豌豆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3)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4)人类的色盲 (5)玉米杂交出现高茎皱形叶 (6)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A(1)(2)(3) B(4)(5)(6) C(1)(4)(6) D(2)(3)(5) 29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物是()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八倍体 30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的子房所得到的无籽番茄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单倍体 D三倍体 3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

10、多倍体植株,原因是秋水仙素能() A使染色体复制加倍 B使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使分裂细胞不能进入新的细胞周期 3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原理 33一个男人把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传给外孙的概率是() A. l4 B1/2 C0 D18 34基因型为Aa的西瓜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四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配子基因型种类及其比例是()A两种 3:1 B三种 1:2:1 C三种 1:4:1 D三种 1:6:1 3

11、5基因突变的本质不包括( ) ADNA复制发生差错 B基因的结构改变 C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6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的影响 37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个体是()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六倍体 D四倍体 38韭菜体细胞的32条染色体共有8种不相同的形态,韭菜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八倍体 39现有纯种高杆抗锈病和纯种矮杆不抗锈病小麦(高杆,抗锈病为显性),用最短时间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的方法是() A杂交自交自交 B杂交自交测交 C杂交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 D杂交秋水仙素处

12、理单倍体 40香蕉是天然三倍体,所以它() A无果实,无种子,进行营养生殖 B有果实,有种子,进行种子繁殖C无果实,有种子,进行种子繁殖 D有果实,无种子,进行营养生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共50分) 41(6分)请阅读下列关于多倍体的一段文字,并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回答问题: 多倍体在植物界较为普遍,例如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水仙、无籽番茄是四倍体。多倍体在生产上有重要意义,如四倍体番茄所含维生素比二倍体约多了一倍,四倍体萝卜的产量比最好的二倍体品种还要高。三倍体甜菜比较耐寒,含糖量和产量都比较高,成熟也较早。三倍体的杜鹃花,因为不育,所以开花时间特别长。无籽西瓜是三倍体西瓜,一般食用的二倍体西瓜在幼苗期间用A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把四倍体作为母本,二倍体作为父本,在四倍体的植株上就得到三倍体的种子,三倍体种子种下去后长出三倍体植株,三倍体植株的花一定要用二倍体植株上的花粉来刺激B,这样才能得到无籽果实的发育。 (1)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误,请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