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021905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模式解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涪陵区首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涪陵九中高效课改交流材料和谐发展教学模式涪陵九中四五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涪陵九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升育人质量为目的,以强化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为手段,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涪陵九中独具特色的“和谐发展教学模式”(又称四五一教学模式)。一、模式简介涪陵九中高效课堂模式即“和谐发展教学模式”,又称四五一教学模式。(一)“四”指课堂教学基本思想:学案导学、先学后导、合作探究、当堂达标。(二)“五”指上课流程,即包括五个环节:预习热身目标呈现活动

2、1活动n活动探究盘点提升达标检测(三)“一”指课后反思。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情况,必须及时作好教学反思:包括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和本堂课的亮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依据和借鉴。学生学习后的感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会解决什么,以及在各个环节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预习、活动探究需要改进的方面等。说明:1预习热身(2-3分钟):本模式要求必须先学后导,不预习不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提前预习,晨读时,学科教师批改各小组组长的预习作业(如有必要,可给小组长讲解),课堂上前2-3分钟,由小组长检查订正本组成员的预习作业,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当堂预习,可延至5分钟左右完

3、成此环节。2目标呈现(1-2分钟):将内容目标化,导学案中要呈现该内容。根据课标要求紧扣目标,该目标一定是我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分解,是细化到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能通过目标的解读引发对问题的思考,明确自己要解决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教师亦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该内容。3活动探究(20分钟左右):包括问题导入和释疑巩固。问题导入,始于问题。或是对旧知识的复习提问,或是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再现,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已有经验感受新知,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此环节根据各自课堂的需要,可能有时会与“目标呈现”环节的顺序互换。)释疑巩固:将目标问题化

4、,根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充分利用“反馈矫正程序”,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和没掌握的内容,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并辅之以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多种矫正手段,最终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此环节主要包括探究一、反馈一,探究二、反馈二直至把本堂课的问题探究完成即可。主要方式:学生自主思考解决,然后组内交流、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点评,也可由教师根据各组的展示情况进行点拨,重在思路的引导、方法的提升。本环节一是要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思想。二是要体现评价激励机制:包括学生成果展示、小组激励、小组加分奖励等。4盘点提升(58分钟):教师盘点(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学生提升。学

5、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能够将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并能初步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5达标检测(510分钟):可包括教师、学生点评,文科时间可适当减少。此环节是本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展示,必不可少,原则上应在课堂内完成。二、教学目标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学生学会耐心倾听、静心思考、有序发言、合作分工、责任分担、成果分享。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三、操作程序课堂环节环节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其他说明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用的教材、导学案、草稿

6、本、学习用具(如:双色笔)等1.教师在课前将组长、副组长的导学案作批改。2.预备铃后教师提醒学生可好课前准备预备铃后班长或学习委员提醒同学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同时各个小组长检查同组同学的准备情况,对没有准备的同学要督促其准备好。开始时学生不能完全有此习惯,教师要反复培训,反复检查使之养成习惯。必要时,可以以扣小组的分来达到目的。预习热身25分钟预习教师在上新课前,将预习作业先布置给学生,语、数、外、理、化等学科一般提前一天布置,其他学科可以在课堂上前几分钟完成。1.若是课前学生已经预习好的,教师可以进行预习检查环节2.若是课堂预习,教师要布置好预习的内容,此环节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要明确, 学生在

7、预习时,教师要观察、指导(教师不可能各组指导,但每组预习的情况心中要有数)1.学生以具体任务为驱动。2.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3.问题呈现,即在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此问题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预习的作业一定要简单,让学生大体知道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学案上学生预习的任务一定要明确(即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勾画哪些词句等),且让学生知道如何操作检查1.检查要到位,防止学生不预习就上课,(对不预习者教师要给予适度的处罚)2.学生的讲解要到位,防止学生马虎。1.教师布置任务:请组长、副组长检查预习情况。2同时教师要巡视,掌握各组的情况,指导各组的预习检查,检查不到位的要指出。(检查时学生采用站立

8、式)组长、副组长各检查(检查时用红笔)两名同学的预习作业,若作业有错误者,由组长和副组长给错误者讲解,错的题用红笔纠正,并给予评判分值(采用10分制)。1.如何检查?各学科教师对组长、副组长均要作严格的培训。2.若组长、副组长自己的预习作业也有错,则由没有错的组员接替讲解工作。(这一点要我们的教师在小组建设时,加以培训)目标呈现12分钟此环节也可以在预习环节前进行。1.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2.教师根据课时要求向学生讲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亦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能让学生一目了然)1.学生根据学习存在的问题制定学习目标。2.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学案将学习目标具体化,问题化,将目标分解

9、成若干小问题,学生搞懂各个小问题则完成了大目标。活动探究20分钟左右本环节是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把各个细节设计好,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掌控好各小组的情况。1.教师讲解部分要求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2.学生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周密布置好学习任务(刚用该模式时要反复交代),教师要学生明确采用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还是这些方式的综合。若需要展示的,教师要事先安排好展示的学生。(学生展示和讨论可以同时进行)3.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指导某些组讨论、答疑。(为了给学生平等的机会,教师在每一组指导的时间大致相等)4.学生讨论完毕,教师问:各组有何问题。5.教师针对各组陈述的问题或根据学生的展示组

10、织点评环节(可以由本组的组员点评、也可以由其他组的同学点评,教师根据点评的情况作小组加分奖励或给予鼓掌奖励),若涉及到解题技巧时,由优秀的学生或教师讲解。抽谁点评教师要有给每个同学机会相等的意识。(教师注意掌握时间)6.教师要求学生返回去完成预习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认真倾听,作笔记要简明(防止学生当书记员,教师要对学生培训作笔记的方法)2.每个学生必需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3.学生得到教师讨论的指令后立刻站立起来进行讨论(此指令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边讨论,边完成导学案上的任务。讨论完毕后,教师口令学生统一坐下,并迅速安静下来。4.(各组的问题也许相同,也许不相同)各组陈述有XX问题不明白。

11、(问题的陈述由小组固定的成员陈述,小组建设中,对问题陈述的同学要加以培训,不同的学科陈述的同学可以同)5.某同学点评时,其余同学一定认真倾听没有搞懂的问题(教师强调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目的是防止学生此时不懂又无所事做,形成了点评同学的独角戏,教师可用扣分处罚不认真听点评的小组),6.学生在完成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作业。1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主动学习方式。2.一节课学生要掌握知识点很多,有些知识点不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这些知识点由教师讲解,在讲解时,要多采用启发式。讲解的部分也有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容,此内容可以放手让主动学习,这就是有

12、缺陷的探究学习。哪些内容由教师讲授,备课组一定要讨论清楚。3.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容一定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4.站立式讨论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同时还能防止学生打瞌睡。5.展示的方式:教室前后黑板的展示,小黑板的展示,学生用口头方式的展示。6.学生的点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不怯场的心理素质。点评的学生声音一定要宏亮。盘点提升58分钟使学生的知识条理化,此环节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1教师诱导学生一点一点归纳本节所学习的内容,并加以板书或用多媒体逐一展示(相当于传统课堂的板书设计部分,便于学生课后复习)2在导学案中必须体现。1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共同总结本节的内

13、容。2.学生再次浏览和识记总结的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的知识可能是零星的、杂乱的,通过此环节使学习的知识更条理化。达标检测510分钟是检验本课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手段1.教师巡视、观察,若已经完成了的,教师立刻批改。2.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答案。3.教师抽一定数量的检测作业课后查看,查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情况,作为插漏补缺的的依据。1.学生认真完成检测专作业。2.与教师展示的答案对比,并自己评判检测(或由组长、副组长评判)3.组长督促成员反省错题错的原因,并自己纠正,若自己确实不能纠正,由其他同学帮助直到过关。(上课时间也许不够,课间学生自己也必须完成此环节。)达标检测

14、的习题不宜过多,难度也不必太大,试题的设置一定要紧扣本节知识点。一定要防止试题多、难、超前。四、理论依据涪陵九中四五一课堂教学模式博采众长,拥有广泛的理论来源,如: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理论,知识分类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佐藤学的课堂三范畴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叶澜的课堂生命说等,我校重点依据其中四种理论。(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也叫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内部世界的知识得到发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15、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质变)。当我们能用已有知识经验同化新信息时,我们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知识经验不能认知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的意义建构(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我们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同化,让教师帮助学生以及学生互助等方式顺应,课堂教学重在顺应。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