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21323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予是快乐的(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 设 计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课 型自读课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指导和自学提示,放手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教学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精选两篇相同主题的文质兼美的短文。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指导朗读;启发联想、思考、探究。学法指导朗读方法和技巧;自学要领和策略。研究问题你怎样理解“给予是快

2、乐的”?板 书 设 计24、给予是快乐的误解保罗 男孩 给,永远比拿愉快!理解教 学 过 程预案设计1课前预习本课,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读通课文。2多音字组词。给:gi()g ()乐:l () yu()着:zhu()zhe ()看:kn() kn()难:nn()nn()背:bi()bi()教案设计一、复习导入1导入语: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体现着大家对卡罗纳真挚的爱。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了另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在美国有这样一对兄弟,哥哥十岁左右,弟弟呢,是一个腿有残疾的小孩,那么在这对兄弟之间有着如何感人至深的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4课。3齐读课题,强调读音给(j)予(

3、y)。二、自读课文1独立阅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大声朗读。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课文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1)继续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画出来,并在旁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标注自己的阅读感受。(2)主人公保罗对小男孩有两次误解,你知道是哪两次吗?(3)保罗目睹了小男孩的举动,他明白了什么? 2带着问题去读课文。3自由汇报,解决问题。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汇报。在学生回答时,指导朗读。(1)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比赛读的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2)明确两次误解,通过质疑解疑,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

4、内容。 文中说保罗“理解男孩的想法”,他真的理解了吗? 那小男孩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指导朗读小男孩说的话。(3)明确保罗的感受后,发挥想象,进入课文深处。假如你听到小男孩的话,你会怎么想?你想对小男孩说点什么?那么保罗听到了,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保罗是个什么样的人?4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篇末点题,点明中心)四、拓展延伸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的理解。2轻声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做为小学生,我们以后该怎样做?3听老师读父亲的爱。 说一说你的感受。五、本课小结 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孩子们将来做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和充实。六、布置作业1读后积累你喜

5、欢的词语和句子。2阅读课后一个苹果和阅读链接给比拿愉快课。3任选一篇,写读后感。练案设计保罗从内心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信中说:给,永远比拿愉快。亲爱的同学,你是怎样理解上面两句话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教学反思:这篇自读课文是以两位主人公的对话为主,最感人的内容都包含在对话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然后品味文章中人物的语言,从语言中感悟出人物的思想;最后,让学生谈自己生活中类似事例,并听、读相同题材的短文,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感情无形中得到升华,并促使孩子们行动起来。在引导学生自读自学时,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在学生融入故事后,交流自己

6、最感动的地方,在交流时给予孩子们朗读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想法、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进入了角色,并开始联系生活自主地想象人物的心理,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这个时候,我给孩子们提供自由地发表言论的机会,有个别学生悟的很深,不仅谈到课文中的小男孩,还提到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并能够进行比较。反思到这里,我感到非常遗憾!首先,我应该适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体现出来,使学生把理解与读紧密的结合起来。其次,在个别学生由文中的小男孩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时,我应该及时抓住这个亮点,让孩子们由文本自然的延伸到现实生活,想一想、谈一谈,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更深一些,这样更能够帮助孩子们真正理解“

7、给予是快乐的”。通过学生自读、自学课文,以及阅读感受的集体交流,学生基本能够把握主人公的形象。整个过程是在轻松、开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的,我感到孩子们前所未有的投入,而自己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整个过程孩子们是主角,而我只是一个“引路”的角色。在此之前,我一直跟同事埋怨孩子们思维太窄、思想僵硬,让他们说感受的时候,总说不出个所以然,现在我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之所以说不出个所以然,是因为作为教师的我没有很好地给孩子们搭建平台,没有很好地为他们的“说”作好铺垫。这是我以后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有人说“教育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的确是这样,正因为有遗憾,我们这些初涉讲台的年轻人才会积极地寻求对策,才会有消除遗憾的长远目标,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