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0011589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作者:俞孔坚 张蕾发表:城市规划学刊 2007(05):85-91评论摘要:黄河以其善淤、善决、善徙的个性,塑造了黄泛平原上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本文以黄泛平原的古代城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黄河泛滥区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总结了古代城市三大主要防洪治涝的适应性景观遗产:择高地而居,城墙和护城堤,以及蓄水坑塘。这些文化景观折射了黄泛平原特有环境下真实的人地关系,饱含着古人应对洪涝灾害的生存经验,对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仍大有裨益。 关键词:古城镇 洪涝 适应性 平原 景观 The Flood and Waterlog Adaptive

2、Landscapes in Ancient Chinese Citi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several ancient cities in the Yellow River floodplai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isastrous experiences of flood and waterlog and three major adaptive landscape strategies: sitting on highlands, constructing

3、 city walls and protective dikes, and reserving or digging ponds within cities. It is argues that all these traditional experiences and landscape heritages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vernacular cultural landscape of cities in the Yellow River floodplain, and that have important values to landscape an

4、d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is region. Key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Yellow River floodplain, Flood adaptive landscape, urban water system 引言 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也是最难治理的河流,历史上黄河在其下游洪泛平原之上频繁的决口、泛滥、改道以及与之相伴的严重的泥沙淤积过程为世所罕见。处于黄泛平原上的古代城镇,在与洪水、沙灾的长期斗争和适应过程中,用生命和财产为代价换来了一系列应对灾害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对此,古人已有所认识1,2

5、,今人郑连第3、吴庆洲4、章生道5等都曾在各自的研究中有所提及,针对具体城市在考古、历史、地理等方面也有一些较为细致的研究6,7,8,9。然而就黄泛平原古城整体而言,对其洪涝灾害影响下的景观形态仍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深入的分析,急需开展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黄泛平原古城独特的“水城”景观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这一区域多个城市在形象宣传、旅游招商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中提出了诸如“江北水城”、“水邑”、“中原水城”、“北国水城”等城市特色概念,其中以聊城的“江北水城”最广为人知。对这些水城景观的形成,常被附会以“风水”来解释8,而其作为黄泛平原上独具价值的“生存艺术”10的认识,却远远不够。面对危机四

6、伏的中国城市水生态和水环境,古人的这种“生存的艺术”,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对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治涝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仍由借鉴意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 1黄泛平原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笔者所论的黄泛平原是指海河平原和淮河平原之间的黄河冲积平原,西临豫西山地,东至泰沂山区,地势低平,主要包括河南省的开封、商丘、濮阳、周口地区、以及新乡地区东部,山东省菏泽、聊城地区,以及江苏、安徽西北部地区。 黄泛平原是中国历史上水灾最为深重的地区。据统计,1949年以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发生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约有1500余次,洪水波及的范围约25万平方公里,其间经历了

7、26次大改道,在16、17、19世纪,平均4、5年就要发生一次。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平原内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每至汛期便内涝成灾。如开封在公元11801944的近800年间,境内黄河决口70余次,开封城曾遭水淹6次、洪水围城15次12;又如菏泽地区在1949年以前的3000多年间,波及境内的黄河改道12次、决口164次,明代以来的614年间,发生内涝的年份有224年,城市都屡遭洪水围困,其中曹县、成武多次因水淹毁城而重建13。 水灾也带来了沙灾,洪水将大量的泥沙带出堤外,水退沙留,在地面上覆盖了大片深厚不一的沙土沉积物,摧毁城镇,吞噬农田11。而平原上的古城由于有护城堤和城墙的保护,洪水及其挟携

8、的泥沙大多情况下都被挡于堤外或城外,造成城、堤以外土地逐年淤高,形成“城内之地下于城外,城外之地又下于堤外”2的状况,如明代河官刘天和言,“滨河郡邑护城堤外之地渐淤高平,自堤下视城中如井然”1(图1)。这种状况使城市所在的地势愈加低洼,增加了防洪的难度,积涝难以排出,加重了内涝灾害。一旦护城堤尤其是城墙决口,就会造成洪水灌城的灭顶之灾。泥沙淤积更足以摧毁城市,一次大洪水后的泥沙淤积可达数米之深,原有城市被深埋地下,如很多黄泛平原古城形成的地上地下“城压城”的结构就是这种灾害的写照。 2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适应性景观 黄泛平原古城在与上述灾害过程的长期抗争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治水经验和生存之道,使

9、城市文明得以在严酷的环境中延续发展。这种洪涝灾害的自然过程,与人们不懈的生存实践活动,相互作用,形成了黄泛平原古城独特的适应性景观。主要可归纳为居高、修筑城墙护城堤、保留建设蓄水坑塘三大适应性景观。 2.1居高 远古时期黄河在广大的平原上漫流,先民为了利用肥沃的土壤,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开始,逐渐从丘陵、阶地进入黄泛平原14。由于生产力低下,选择地势高的自然土丘台地建立聚落,就成为一种最简单的防洪策略。在豫东、鲁西南的平原地区,广泛分布有大量龙山、商、周文化时期的人类聚落遗址,绝大部分位于相对较高的岗丘上,这些遗址经历了无数次的洪水冲袭,有的被冲毁而湮没在黄河泥沙之中,有的则仍可见于

10、地表,呈现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土丘,高度大多在25米左右,在当地被称为“堌堆”,它们反映了从远古就有的择高而居的生存经验,成为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15。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黄河两岸堤防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大量从高岗移居平地从事农业垦殖16,所谓“下丘居土”。如古人所说:“先时人众避水,皆上丘陵,今水害除,得以蚕织,故皆下丘居平地也”17。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区,城镇大量兴起。对于这些在大平原上建立的城市,居高仍不失为重要的防洪御涝上策,并有多种形式,包括: 2.1.1择高: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自然地形建城 如淮阳古城以及位于其东南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平粮台古城遗址,均选址于平原上地势相对较高的

11、冈地4;又如睢州(今睢县)古城,据记载其旧城依金锁岭而建,明嘉靖年间旧城毁于水后又选城南凤凰岭建新城18,其所谓的“岭”即指这种高冈。另外一些城市则利用黄河洪泛过程中在古城外自然淤积的高地,当旧城逐渐低洼不宜居住或毁于洪水后,人们往往于堤外高地另建新城,如单县县城、商丘县城、柘城县城、夏邑县城等。 除城市整体择高而筑外,官署、寺庙、文庙书院以及墓葬等重要建筑往往选址于地势较高之处以避洪水。如开封的开宝寺塔,曾建于名为“夷山”的土山之上,虽历经洪水,至今仍出露于地面20;又如睢州旧城衙署据记载建于金锁岭前,地势高耸18。另外,极为常见的是利用远古遗留下来的堌堆遗址,建筑寺庙、书院、墓葬等,既可形

12、成巍峨的视觉效果,又可避洪水。 2.1.2垫城:提高城市道路、街区和建筑基底标高 由于黄河泥沙长年在城外淤积,造成黄泛平原古城普遍地势逐年低洼,于是在城外取土,填垫城内地坪就成为重要的改善措施。如明代虞城杨天精的买土便民说中记载,当地官员曾下令在城墙以外置公地若干,专供城内官民取用,使“城以内乃得平土而居”2。另外,在城外的取土可以和蓄水坑塘的开挖结合在一起,垫高城内场地的同时使城内积涝有排泄容蓄之所,成为一举两得的措施。如明代虞城王尚贤在其虞城河患述闻说提出,应“于堤外堧余开地立隼,又阔开丈深,足以容堤内之水,使城内编户居民各运其土,以寔在巳门面所有之地,公街官路役使堡夫填摊,务要均齐如一”

13、2;又如宁陵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知县熊秉元令居民“就濠取土,修垫房基”,“使城中之水,尽泄于濠”,从而达到“濠水深险,而城势增高”的目的19。 2.1.3筑台:重要建筑选址于高地、修筑高台建筑以及建设避水台 为重要建筑修筑高台基以避水害,是更为普遍的洪涝适应性景观。其中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兴盛一时的高台建筑就是典型的代表,虽然后来这种为建筑修筑高大夯土台基的做法逐渐较少采用,但是重要建筑台基要高于一般建筑物仍是普遍原则。很多古城都有类似的记载,洪水浸城后一般建筑大多被冲毁,而官署、文庙、城隍庙等一些重要建筑由于台基稍高,仍能幸存2122。如曹县志记载,其城隍庙旧址由于地势低洼,每至雨季积涝严重,

14、明嘉靖年间重修时,以填垫基址为先,取土于郭外,填筑基址“前后百余步,增高数尺”,又筑台基倍高于前,完工当年河决入城,水退而殿宇如故22。 另外,黄泛平原古城还有在城内修建避水台的例子。如睢州古城,明代官员吴公曾在当地倡建避水台,他认为“黄河暴涨,弥漫百余里,深弗能逾寻丈,惟四平之地为畏,稍高则可升以免耳”,故修建高台可为居民提供避洪场所,且“累土为台,掘地为池,池可以潴,台可以升”,还可有助于解决城市的积涝问题,是“行一物而二利举”的良策18。2.2城墙和护城堤 2.2.1城墙 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城墙是古代城市的共同特征。但是对于黄泛平原的城市,城墙还是一种重要的防洪设施,正所谓“邻黄河,所虞

15、者不独寇也”23。早期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城,如距今4000多年以前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3000多年以前的河南偃师商都西亳遗址、以及郑州商城遗址等,都发现有具防洪功能的城墙4。 古城的城墙最初一般由夯土筑成,由于土城遇雨涝容易倾颓,所以大部分古城在明清时期都逐步采用砖石包砌,甚至直接由砖石砌筑18,从而大大提高城墙抵御洪涝的能力。同时,大部分古城为提高城门军事防御能力而在部分或全部城门增筑的瓮城,也提高了城门的防洪能力,如菏泽、商丘、曹县、成武、虞城等古城,各城门外均有瓮城。商丘古城的瓮城则采用了“四门八开”的形式,又称“扭头门”,使御洪能力进一步提高24。 另外,由于城门是城墙防洪的薄弱环节,所以在洪水正面冲击之处不设城门是重要的原则。睢州古城就有这方面的教训,古城西北明代时为出入便利曾开小门,称右翼门,后洪水屡次从此灌城,经考察发现此处原是黄河故道,未建城之前常通舟楫,清初经多次填砌,终于闭塞此门杜绝了决口之患18。 2.2.2护城堤 于城墙外再加筑用于防洪的护城堤,构成双重防护,是黄泛平原古城的另一普遍的适应性景观。很多古城在建城之初由于财力有限,往往只修筑城墙,以后逐步加筑护城堤。护城堤一般为围绕城市的环形大堤,也有部分古城只在面向河流的一面修筑局部护堤,但由于这种做法御洪能力有限,所以很多古城都逐步将其连为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