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3.大人国与小人国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78482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3.大人国与小人国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3.大人国与小人国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3.大人国与小人国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3.大人国与小人国人教新课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多次出现在孩子熟悉并喜欢的童话故事中。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出来。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今天,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还是不错,因为孩子们学得开心投入,绘画的内容题材多样,表现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我的教研课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前导入很顺利的进行下来,我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学生熟知并喜欢的童话故事图片导入,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然后通过绘画游戏

2、“谁画的树叶大”,让学生体会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在课件播放时,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眼睛,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让我感到自己付出时间去搜集是值得的。为了让学生巩固认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了一棵树和一个小女孩的图片,并希望孩子们能帮我想办法让小女孩变成巨人。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创作热情被我点燃,我顺势而导:你们一定很想把你的奇遇告诉大家吧,就用自己的巧手来描绘一个心中神奇而有趣的幻想世界。然后提出绘画要求,要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构图饱满;内容设计生动、有趣。并且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主题要突出。一节课下来,

3、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再次进行了反思:我的课堂亲和力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课堂上我关注着孩子的发展,我在努力寻找着一种既适合我同时也适合孩子们的和谐境界开心。一节课在孩子们的惊奇、欢笑、畅所欲言、大胆创造作画中结束了,我欣喜着课堂气氛如我所期待的那种活跃,也尽可能的关注着每一个孩子,虽然他们的进步只有一点点,但我也很开心。也许自己的课堂语言不够生动简练,有时还显得有点啰嗦,课堂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某些环节时间安排得还不够合理,或多或少得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正应了那句经典之言:课堂,是一门永远都充满遗憾的艺术。我希望自己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生机勃发,是生命与生命相碰撞相激荡的和谐奏鸣曲。如同在一片广

4、袤的原野上,我与孩子们一起嬉戏奔跑,一同欢笑,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

5、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我愿把每节课都当作不断走向完善的一个阶梯。也许,完美难以企及,但在努力与寻找中,也会收获一路的别样风光。“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