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76804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柞水信访工作法治化思考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xx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涉法信访事项不断增多,破坏正常信访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而现行法律法规对此缺乏明确标准。因此,运用法律手段标准信访工作,已成为当前xx信访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一、xx县20xx年上半年信访情况 上半年,xx县共受理群众来信82件,接待群众来县访347人次其中集体访16批251人次,到市访5人次,赴省访22人次,进京访3人次,无进京非正常访,无到市以上集体访,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实现了一控四降目标;中、省、市交办信访案件xx件,已按期办结11件,1件xx信访案件正在办理之中。县自立

2、信访案件18件,均已全部办结;全县共排查出各类信访矛盾纠纷223件,已调处办结218件,矛盾排查率100%、调处率100%,化解率97.8%。 一、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坚持县级领导信访值周制度。在各级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每天安排1名县级领导到信访大厅固定接访。对领导接访中涉及的重点信访问题,按照领导接访后批示事项及时转办、交办到县信访大厅相关工作组和责任单位进行落实,信访大厅督查室全程跟踪领导接访交办事项的督查工作。建立县级领导接访、约访、下访工作台账,做到一人一档,便于查阅和工作衔接。今年共有20名县级领导参与领导接访活动,接待群众138人次,受理信访问题29件,解决到位25件。 二、

3、狠抓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作为信访工作落实年活动的重点进行专题安排,对重点信访案件化解进行责任交办。对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所包抓的信访案件逐案进行化解,今年共排查梳理了33个重点信访问题,落实19个县级领导包案,明确26个责任单位,夯实58个包案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全县共有8个重点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三、强化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坚持经常排查调处与梳理、分析研判相结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查找原因,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做到村社区、镇、部门每周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态势,落实调处化解措施,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

4、出镇部门、难事不出县,将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信访网络联动机制、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工作机制、信访工作督查督办机制、信访联席会议定期研判机制、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党政综合办公大楼门前非正常上访处置方法、越级上访劝返处置方法、特殊时期发生非正常上访实施责任追究机制、信访大厅长效运行机制、信访工作考核考评机制、信访工作保障机制,形成以机制和制度促进工作的格局,确保信访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目前信访工作存在问题 从我县今年以来的信访案件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形成上访问题发生的根源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依法行政意识冷淡。少数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者对依法

5、行政认识不足,在执法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等;体制不顺畅,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有利的事,几个部门争着管,麻烦的事,部门之间踢皮球;执法环境差,执法水平低,不能妥善处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关系;监督制约不力,行政违法案件难追究、难处理等。 二司法不公依然存在。一是司法机关中存在个别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如乱收费、乱罚款,随意查封、扣押、使用当事人财物等,而这些问题又得不到及时纠正,导致当事人通过信访途径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二是一部分行政执法部门信访工作还没有纳入标准化管理,过分强调案件的法律效果而无视应有的社会效果,没有坚持有错必纠的原那么,一些显失公

6、正的判决迟迟得不到纠正等。 三基层法制宣传不到位。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民主自治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近20年,近年来,中央制定的农村政策、出台的涉农法律法规都以此为根底,但在我县由于宣传不到位,这一制度的普及率和知晓率还不高,使好多农村矛盾和问题失去了依靠法律解决的根底,形成遗留问题,如农村林权纠纷、宅基地界址纠纷和私自承包村集体耕地、荒地等。 四信访的便捷与低廉本钱。与其他解决渠道相比拟,信访无疑是具有相当优势的,因为信访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领导的批示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因素。由于法律意识的薄弱,人们潜意识里形成了热衷于对权力的崇拜,而无视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存

7、在的争议纠纷,信访不信法的概念占据头脑思维,信访让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更加直接,结果变得更加有效性,而本钱显然低廉,这也成为群众偏好上访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法制宣传,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政府网站、电视讲座和文艺巡演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法律进行深入宣传,同时积极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宣传引导全体公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全体公民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性,逐步消除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思想,有了问题便找党委、政府乱诉、乱访的趋上心理。各级行政执法人员应加强与自身职能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8、,提高业务执法水平,要把对当事人宣传法律作为份内职责,积极开展以案讲法、以案析理,切实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 二加强体制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建立行为标准、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行政执法队伍,减少行政执法层次,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明确行政处分自由裁量权界限,标准行政执法行为,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问题。同时,推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行政行为。 三强化执法为民思想,增强为民效劳意识。要深入

9、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增强干部执法为民意识,从而解决不作为、乱作为及冷、硬、横、推衙门作风,让人民群众相信法律、信赖政府。各部门要积极公开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为老百姓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司法部门要兑现执法为民承诺,严格依法办案,杜绝关系案、人情案,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要注重工作方式,讲求工作方法,注重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防止矛盾激化。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和信访工作问责等方法,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谁引发信访问题,谁负责解决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那么,从源头上

10、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信访工作立法步伐。通过加强信访立法,对上访人主体资格、行为标准、案件处理原那么、处理程序、违法制裁等进行标准,将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标准化轨道,使有冤屈的群众有处伸冤,无理缠访缠诉人受到惩办,保证信访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五坚持民主决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体系。一是拓宽民主参政渠道。在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要广征民意,反复论证。在重大改革举措实施时,要把握最正确时机,区分轻重缓急,做到有序推进,在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尽可能地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二是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对易引发重大矛盾的关键环节,如旧城改造、土地征用、企业改制等,在依法标准操作程序的同时,要将全过程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廉洁高效。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