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66871.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76453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调解6687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民调解6687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民调解6687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调解668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调解6687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样的纠纷适宜移交或委托人民调解?移交或委托方式有哪些?人民调解法第十八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相对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而言,人民调解具有扎根基层、便捷灵活、不伤和气、案结事了的优势。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可以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将适宜人民调解的纠纷移交或委托人民调解。这样,既减轻了基层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的工作压力,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一、适宜移交或委托人民调解的范围一是婚姻、析产、继承、赡养、抚养、扶养、收养、相邻关系等情节简单、法

2、律关系明确的普通民事案件。这些纠纷往往需要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采用人民调解方式,可以用情、理、法来打动、感化、教育当事人,促使其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与执行法院判决来比,当事人更容易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二是法院不受理的。如过了诉讼时效、设置前置程序及违反社会道德引起的矛盾纠纷等,调解是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纠纷的渠道之一。三是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侵占、故意伤害、非法侵入住宅、侵犯通信自由、重婚、遗弃、侵犯知识产权等刑事自诉案件,这些案件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就地解决,当事人省时省力,法院节约司法资源。四是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和故意侵害、损害他人财产的轻

3、微伤害案件和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按照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用人民调解方式解决,可以帮助加害人充分认识过错,得到被害人谅解,既可以使被害人得到有效的赔偿,也可以使加害人免于或减轻刑事、行政处罚。五是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肇事案件引起的民事赔偿。通过人民调解解决,可以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更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六是政府的其他部门依职权也可以把适宜人民调解的矛盾纠纷移交人民调解解决。如信访、城建、医疗、工商、人社、环保等部门。二、移交或者委托的方式1设立人民调解室。很多地方在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公安派出所或城市交警队设立人

4、民调解室。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派出所或交警队在在受理民事案件、治安案件、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的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移交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调解不成的,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或公安派出所、交警队处理。2委托人民调解。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法官认为案件适合人民调解并且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将案件委托人民调解解决。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成功,当事人达成人民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做撤诉处理,或者按照谁委托谁负责的原则,由人民法院制作司法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功的,由法院继续审理。当事人还可以就执行人民法院民事判决的方式、期限等,达成人民调解协议。3.建立衔接工作机制。一是司法行政机关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情况向人民法院备案,使人民法院了解辖区的人民调解组织的建立情况,便于把适宜人民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交给当地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二是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后,对不在公安机关出警范围内的矛盾纠纷通过“110”报警平台或通过派出所直接移交给相关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