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688626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课例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情感目标:(1)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也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

2、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途径。这一数学内容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如下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重、难点相应的对策:逻辑推理的思维性比较强,学生对纯“文字”的推理可能会比较迷糊,但如果在一定情境中,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就会是另一种效果。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情境,有趣的环节,并充分利用媒体演示,使学生在具体形象中,

3、有趣的情境中去掌握抽象的知识。三、教学对象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但因年龄小,爱玩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依据这一特点,结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我设计了一系列“猜一猜”游戏,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创设有趣的情境,多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兴趣;2、活化教材资源,突出数学思考。教法设计:1、在“猜一猜”中领悟:“猜一猜”是学生最乐意解决的问

4、题,这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学生意识到这样不能一次猜到正确答案;然后根据一个条件来猜,接着再根据两个条件来猜,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2、在“游戏”中内化:游戏活动是学生的至爱。这节课我设计了“猜卡片”、“猜皇冠”、“帮黑猫警长破案”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内化了简单推理的前因后果,也内化了推理的思路与方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节课,我根据教学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愉快地参与了教学活动。五、教学媒体设计自制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5、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秘嘉宾,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课件出示,红、蓝两个房子它就藏在这其中一个房子里,谁来猜猜它会藏在哪个房子?(学生自由猜)师:你们想一次就猜中吗?师给提示后问:“现在你知道他藏在哪吗?”请学生猜后说想法,引导学生总结:在猜事物的时候根据提示容易猜准确。二、通过“猜一猜”活动,探究新知。1、猜“双胞胎”姐妹师用谈话引出“双胞胎”姐妹课件出示师:“你们猜猜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学生自由猜)“可姐姐只有一个呀,要想很快猜对谁是姐姐,那我们根据什么去猜?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去猜。放出提示后让学生再猜,并说理由。引导学生说:不是就是2、师生互动猜师:看你们猜得那么有趣,我也忍不住想

6、来猜一猜。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出题,给出提示后师猜。3、小组活动“猜一猜”师:你们表现不错,老师奖励3分钟活动时间给你们玩“猜一猜”游戏。师讲清要求、规则后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或与老师互动猜。4、猜动物卡请3名学生上台各藏动物卡片:鱼、螃蟹、猫,让其余学生根据提示猜他们分别拿的是什么动物卡片,先让1号说提示,师问:听了他的提示,你知道他们分别拿的是什么小动物了吗?(不能、只能猜出1号);我们再听2号的提示(生说提示);现在你知道2号、3号分别拿的是什么了吗?生回答,并说想的过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板书)师小结并揭示课是:像这样的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判断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推理(板书:推理)

7、。三、 实践运用1、猜“皇冠”比赛三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比赛。师出示3顶皇冠(红、黄、绿),生闭眼,师帮各戴一顶,生睁眼后看到其它两人皇冠的颜色,迅速猜出自己皇冠的颜色。评出最快的1名,并让他说理由。2、帮“黑猫警长破案”(1)课件出示疑犯:小鸡、小兔、老鼠。请根据线索判断谁是小偷?课件出示线索一,师问:根据线索一,你知道谁肯定不是小偷?为什么?课件出示线过二,师问:“现在谁知道哪个是小偷?说说理由。(2)小偷躲在一个房间里,请根据提示猜出房间号码。课件出示有关提示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四、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从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活动引入,充分激发了学生

8、的兴趣)(课件中的图片及声效,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瞎猜”“根据提示猜”初步感知推理的方法)(通过课件,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把学生身边的有趣事情引入课堂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儿童知识经验里,已经储备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识经验,所以学生参与积极主动,并能简单说明理由。)(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氛融洽,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在喜欢的互动游戏中探究学习,层层深入,掌握推理的方法,解决重、难点。整个环节,让学生出题,学生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应用练习的设计,注意了趣味性,应用性,采用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竞赛,游戏等手段,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从猜物到猜数,从具体到抽象,突出了数学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