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661914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秋期八年级语文半期试卷注意事项:1. 本次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自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 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A. 炽热(ch)黝黑( yu )溃退(ku)锐不可挡(dng)B. 要塞(si)瞥见(pi)锃亮(zng)震聋发聩(ku)C. 纤维(qin)咆哮(po)杀谬(l)诚惶(hung)诚恐D. 斟酌(zhn zhu)记载(zi)镌(jun)刻深恶(w)痛疾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2、的一项是() (3分)A.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B.王教授殚精竭虑地钻研科学,终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C.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D.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B.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C.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D. 评价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准,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

3、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个部分。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导语是消息的核心。B.“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 或“信札,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叙事或陈情。 C.采薇:采食野菜。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比喻隐居不仕。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者“七律”。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5.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4、)(3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他人 以苦心孕育未来 以宽阔拥抱生活A B C D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5、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乙】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选自与施从事书注:汉:银河。企:祈求,盼望得到。 6.下面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 猿则百叫无绝 绿嶂百重C. 归飞之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猿则百叫无绝 绝壁干天7.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3分)A. 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 B.经纶世务者 (经纶:筹划,治理)C. 春罗被径 (被:通“披”,覆盖) D.信足荡累颐物 (荡:飘荡)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9.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什么情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渡荆门送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

7、杯。10.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渡荆门送别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B.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诗人化静为动,写出了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符合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特征,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C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此诗以醉别开始,以酒抒怀,描写了李白在秋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D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句诗,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动态的自然色彩以静态美,把山色写活了,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 11.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是又有差别

8、,试从修辞的角度结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和“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做简要分析。(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4小题,6分)12.(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5)王维的使至塞上写出了大漠边关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三、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懂得尊重,才有温度李洪兴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

9、被网友们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尊重,这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半夜时分电话响个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门,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场合与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有些可能是朋友间的“情不自禁”,但难免也会让人有一些被打扰的不适,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

10、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的确,尊重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未必见于行动。而在公共领域,有些言行已经不仅不是尊重,更可说是轻慢了。前不久有段视频,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据说每天都有上千人,因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显然不难判断,暂且放下基本认知能力不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间,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尽了。呼唤类似的尊重,或许还需要长久的拉锯。以文物为例,“请勿触摸”“请

11、勿拍照”早成规矩,可是一旦兴致来了,手就不听使唤。而实际上,尊重文物不妨让它“静静地美”。如果还有更深层尊重的话,那就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是给文物以“尊严”。这不仅是最大可能地修复文物、展示文物,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一样,而且是在创意与服务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不管是具体的人、细微的事还是陈列的物,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尊重。很多时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轻佻多了,或许只是少了点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劳,才会打“连环夺命call”;不顾及朋友的感受,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始终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而视代代传承的文脉为玩物,才只会把书画

12、当纸张,把碑刻当石头。无论是“敬”还是“重”,都是诉诸人类情感并培养情操的过程,敬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设”才能立得住。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就是说,对他人不要抱着一种“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面对面的温度。尤需记住,彼此弯腰致敬时头不会相撞,才是合适的距离,也才有真正的尊重。(节选自人民日报)13. 下面材料用作段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3分)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对小儿子迷上了烹饪很不悦,但很快说服了自己,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人生,转而支持他。 14. 文章开头写主持人董卿采访96岁高龄翻译家的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别人。(5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哑巴与春天迟子建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