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65222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在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我读过路遥的人生,二者同样是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感情与生活的冲突。人生以感情为主线支撑全书,而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资料那么更加广博,家庭、劳动、梦想 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是一个更为丰富的世界。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所代表的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相对立又相交织。孙少安作为长子,天资聪颖却迫于家境辍学回家当一个生产队长。他的身上有梦想有尊严,但同时也有职责。职责使他不敢追逐梦想,甚至于放弃了梦想,也是这种职责使他拒绝了深爱着自我的女孩。他的家庭决定了他的职责,他的善良决定了他的选择。而少平,成绩优异,也同样有尊严和梦想。同样应对艰难的生活,少平没有选择放

2、弃梦想而是不断地追逐梦想。无论生活有多么困顿,他都不放弃任何能够读书的时机,他能够花一整天的时间不劳作,看一本被润叶妈用来夹鞋样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是他的梦想,是建立在大哥放弃自我梦想的根底上的,没有少安在辍学劳动,就没有少平的上学读书。同时少安少平都一样的因家庭环境而有些自卑。这种自卑令少安忍痛拒绝了润叶,也使少平 仇视 家境富裕的顾养民。他们既是两个独立的人物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再说说双水村这个地方。它贫穷落后,让少平不停的想要逃离。他觉得前方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他,吸引他离开,可是他最终又回到了煤矿。这让人想到前方中曹文轩所写的那样:人的杯具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

3、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少平在双水村时,有些东西呼唤他向前方,在他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之后,又有些东西呼唤着他回到家乡。平凡的世界讲述的就是一个追求梦想又眷恋家园的过程。这是一个矛盾又痛苦的过程,他先是历尽艰难挣脱这桎梏,而后又不顾一切地回到了以往束缚他的桎梏。他以往的囚笼,成了他此刻的信仰。这很可悲,也很真实。那些以往在城市乡村之间苦苦挣扎,心中迷茫追求又反复的人们,是否也像孙少平一样?这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 小说的结局似乎是杯具主义。一开始读者所期待的有情人都没能终成眷属。润叶另嫁他人,丈夫残疾;少安妻子因病去世;晓霞被洪

4、水冲走,少平毁容;金波再也没找到他心爱的藏族姑娘。晓霞死了,秀莲也死了,少安少平的感情不得善终。全书都属于现实主义,仅有结局路遥安排成了他个人的梦想化。看起来孙家兄弟很可怜,可是他们仅有感情不够美满。如果说悲惨,活着中福贵比他们更为悲惨,他不仅仅失去了感情,还有财富,家庭,亲情 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他一个。少安砖厂办的风生水起,立刻奔小康;少平回归煤矿,等待升职。福贵已经成了行尸走肉了,而少安少平只失去了感情,他们还有生活的期望,所以这是最好的结局。 郁达夫说: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路遥生于陕北贫困之家,因为贫穷被父亲过继到大伯门下,历尽沧桑坎坷,感情不幸。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写不出那种烈火

5、烹油鲜花灼锦的富贵气象。同样,曹雪芹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所以他能写出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黻黼焕烟霞 的红楼梦,家庭的巨变又让他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底层的艰辛。路遥的作品中,都有他自我的影子。少平想要进入城市逃离农村一如他想摆脱农民身份;高加林被黄亚萍抛弃一如他被初恋林红抛弃。这些都是烙印在他灵魂深处的片段,忘不掉,还时不时地痛。所以路遥在创作时这些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跳出来提醒他所受过的伤痛,所以他的作品中主人公结局并不是和美圆满的。可是正因如此,才显得更加真实,因为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不可能都尽如人意。 平凡的世界中也蕴含着路遥对人生的思考。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

6、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正因为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物,故事才会不平凡。孙少平无法选择他出生的环境,就只能靠努力来改变命运。纵使生于平凡,生来平庸,那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正如悟空传中所说的那样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大约是人生于世,为自我的命运作斗争吧。即便不知结局如何,你也曾抗争过,证明了自我有一个不屈的灵魂,百年之后,能无愧的说自我 曾是世间一条命 。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对命运的抗争。为什么不试着去改变呢?假设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因为主宰你生活的,是

7、你自我。被欺骗又怎样?你能够东山再起。 人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是属于中国的黄金时代。可是这一切,真如人们所描绘的那样完美么?如果仅有物质缺乏信仰,又比平凡的世界中物质匮乏却信仰坚决强出多少呢?那个时代,农民的信仰是土地,青年的信仰是知识;那个时代,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却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此刻,人们辞别贫困日渐富足却日渐迷茫精神空虚。应当感谢路遥,他燃烧了自我的生命,为自我的故土黄土地写下一部著作,也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见证。即使遥远,也有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来,人们才能时刻警醒反思,才能创造出真正的 黄金时代 。 在读平凡的世界小说之前,我看过剧版。普通话方言夹杂,服饰土里土气,复原度很高。可是不明白是否因为时代差距太大,总给我一种距离感。而当我阅读原著时,那种距离感没有了,只剩下震撼与冲击。他们的形象,以往无比模糊,如今甚为清晰;他们的感情,以往困惑不解,如今甚为明了。平凡的世界让我直接清晰地窥见了七八十年代的陕北风貌。它是一面镜子,时代的镜子。没有比文字更直击人心、更有力度和深度的记录方式了。所有文艺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很少有高于原著的评价。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平凡的世界并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没有写完他们的一生,我不明白他们今后的生活如何。但我猜,必须有苦有乐,有笑有泪,被击垮了也不放弃期望。正如欧 亨利说的那样: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